受疫情影響出口轉內銷 瀘州“致富菌”急尋市場

四川新聞網瀘州3月12日訊(記者 嶽東)一年農忙始自春,在全力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瀘州各鄉鎮不誤農時同步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今日,記者從瀘州市古藺縣農業局獲悉,該縣1000畝“致富菌”迎來大豐收,原來打算出口歐洲等地,但因疫情影響,正在積極開拓更多的國內銷售渠道。

3月12日,記者走進位於古藺縣觀文鎮的羊肚菌生產大棚,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像一張張撐開的“小傘”,長勢十分喜人,工人們正忙碌著採收成熟的菌菇,一派忙碌景象。“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要抓好生產,周邊群眾分散進入基地上班,採收工人以本村未出過遠門的村民為主。我們嚴格要求工人們進棚採摘時,正確佩戴口罩、不扎堆,並嚴格按程序消毒,工人分散就餐。”羊肚菌種植技術指導員王幫榮介紹說。

“今年,我種了10畝羊肚菌,11月份我把菌種撒下去,經過3個月的管護,現在第一批菌菇已經進入採收階段,預計每畝增加純收入1萬元左右。”村民付志波告訴記者,等羊肚菌採收完,又將土地種苞谷(玉米),讓一份土地2份收入。

近年來,觀文鎮積極探索“基地+農戶+公司”利益聯結機制。依託古藺縣旺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帶動群眾“家門口”創業增收,公司在觀文鎮建有基地7個,面積1000餘畝,並實行統一制種、統一回收、統一銷售、統一管理,可帶動1700餘農戶增加收入。

古藺縣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原本生產羊肚菌大部分用於出口歐洲等地,是市場上的搶手貨。但因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出口受到一定影響,於是,農戶與公司決定將部分產品用於國內市場供應,並制定大幅度優惠措施,為方便消費者選擇。“目前,通過微信已收穫百萬訂單。下一步,將繼續擴大基地發展規模,帶動更多群眾發展羊肚菌種植。積極探索電商銷售平臺,切實開拓海外市場,實現產銷對接,確保持續穩定增收。”

儘管農戶與企業正在積極開拓市場,但還有很大庫存,古藺縣農業局歡迎本地、外地廣大商家、電商平臺洽談合作,共同為古藺山區群眾脫貧增收,為供需雙方“修路架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