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昔日“貧困戶”今日“勵志哥”

“雖然溫度不高,小龍蝦鑽籠的要少一些,但近期龍蝦收購價每斤25元,價格比較好……”3月20日清晨,在納溪區合面鎮馬橋村4組小龍蝦生態養殖基地,養殖大戶阮明元正在起捕小龍蝦,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阮明元一家有3口人,年邁母親雙目失明,兒子在合面中學上學。2014年,阮明元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幫扶幹部的關心和幫助下,阮明元靠種植傳統農作物和打零工,2016年他家成功脫貧。

2018年初,脫貧後的阮明元想發展產業增收致富,卻苦於沒有門路。鎮村幫扶幹部走訪時得知阮明元的想法後,推薦他發展龍蝦產業。阮明元於是把自家的3畝田地整理成“蝦田”,在農技人員的指點下,他很快學會了全套養蝦技術,當年贏利1萬多元。2019年,嚐到甜頭的阮明元又投入資金5萬元,流轉20餘畝田地養殖小龍蝦。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鎮村幹部還教他玩抖音、微信,線上線下賣龍蝦。

養殖小龍蝦走上致富路後,阮明元又發展花椒產業。“4畝青花椒今年初投產,可收入上千元,加上20餘畝龍蝦基地的收入,今年預計收入近10萬元。”阮明元發展種植養殖業走上了致富路,成為周邊脫貧戶學習的“勵志哥”。對於前來學習取經的群眾,阮明元毫無保留地向他們傳授種養技術。在他的帶動下,合面鎮有10餘戶脫貧戶發展種養業,戶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王超明 瀘州日報記者 朱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