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叙永围绕“个十百千万” 乡镇巧打脱贫奔康牌

泸州叙永围绕“个十百千万” 乡镇巧打脱贫奔康牌

叙永县龙凤镇头塘村林加蛋鸡养殖场

四川新闻网泸州5月7日讯(李欣 马骥 记者 岳东)今日,记者走进泸州叙永县龙凤镇头塘村的林加蛋鸡专合社,看到成排的土鸡犹如奏响脱贫协作曲,工作人员正忙着对装箱的鸡蛋,贴上“龙凤扶贫”的标识,送往县内外的各个销售点。据介绍,该专合社养殖规模目前在2万羽左右,年产蛋量500万枚,通过“专合社+贫困户”模式,共计带动15户贫困户养殖蛋鸡4500羽,并向贫困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在脱贫攻坚中,龙凤镇立足现有农业产业资源,巩固竹木、油茶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特色水产、经果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个十百千万”项目计划,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面提升,预计产业扶贫人均增收在3000元以上。龙凤镇党委书记王小波表示,在产业和就业上,当地紧紧围绕“个十百千万”项目作为文章。

据了解,龙凤镇的“个十百千万”产业项目,“个”是成立一个协会,打造一个品牌,探索一个模式。围绕农业产业产销利益链条,整合辖区农业企业、专合社、种养大户,组建龙凤产业融合发展协会,探索“协会+村集体+企业+专合社+贫困户”模式,创建“龙凤扶贫”产业品牌,搭建产销平台,打通市场流通最后一公里路。“十”是加快十一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村集体公司负责人业务培训,逐步完善村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机制、考核机制、资金监管机制。探索建立“村集体公司+N”模式,全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万元。“百”是全力打造百亩特色农业基地。围绕谊合、新松、凤池,全力打造“百亩”特色农业示范带。继续巩固以小龙虾、枇杷、葡萄为主的特色农业,深入推进乡村近郊游农业体验一日游;“千”是夯实千亩经果示范园,推进千户“小产业”。围绕宝合、五桂元、凤林村油茶、李子等千亩经果示范园,强化管护,增加效益;围绕头塘、双桥传统种养产业,鼓励贫困户发展短期有效益的“小产业”;“万”是全域打造万头生猪、万亩竹林基地。依托巨星集团公司,全面建成10个年出栏生猪千头养猪场,实现规模养殖万头突破;继续巩固林竹产业,实现林竹产业规模突破4万亩。

泸州叙永围绕“个十百千万” 乡镇巧打脱贫奔康牌

叙永县龙凤镇凤池村的小龙虾养殖基地

而在贫困群众的就业务工方面,龙凤镇充分发挥园区所在地优势,即打造郎酒玻瓶厂、可乐园食品公司等三个扶贫车间,共吸纳80余人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增收2500-4000元。家住龙凤镇凤林村的贫困户范华群于去年7月进入可乐园扶贫车间务工,月工资在2300元左右,全年的收入在2万元以上,加上相关兜底政策保障,全家能够稳定脱贫。

同时,围绕分散就业设置扶贫岗位。龙凤镇组织镇内60余家小型企业(专合社)共同协商,设置180个扶贫岗位,共吸纳150余人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增收2000-3000元;稳定156个农村公益性人员、护林员、巡河员等岗位;围绕重点项目建立扶贫工地。根据镇内在建项目用工需求,对接项目建设单位建立扶贫工地,在产城大道三标段、叙永三中、叙毕铁路等重点项目开发10个扶贫工地,共计推荐210人贫困技术劳动力就近务工,人均增收1800元。

龙凤镇副镇长周爽表示,通过建立十个扶贫工地,设置百个扶贫岗位,解决千人就近和在外务工就业,实现每人每年万元增收。在贫困群众就业务工方面,龙凤巧打“个十百千万”,从而确保全镇高质量脱贫奔康。(叙永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