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區貧困縣全域摘帽,易日村的日子,變了

四川藏區貧困縣全域摘帽,易日村的日子,變了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侯衝)2月18日晚7時,四川省甘孜州爐霍縣洛秋鄉易日村,夜幕和雪花一起落下,炊煙與茶香共同飄起。雪域高原上的小村莊格外安靜,彷彿進入夢鄉。

另一個夢,已照進現實。當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佈《關於批准敘永縣等31個縣(市)退出貧困縣的通知》,同意瀘州市敘永縣、甘孜州爐霍縣等31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四川藏區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

在宏大的時代背景下,小小的易日村成為最生動的註腳。雖然海拔位於3600米以上,這裡卻始終是一個不起眼的貧困“低窪”。

村裡2016年底才徹底通電。氣候苦寒,青稞種不了,只能從其他農區送過來。村裡最窮的降擁絨布家,結婚生子後,三口人擠在簡易帳篷裡,沒有床,一家人晚上就墊著藏毯睡地上。

易,有改變之意。“易日村的日子,也一直在變。”村裡72歲的老支書阿索笑呵呵地說。

1949年底,當時的西康省和平解放,揭開甘孜州歷史新篇章,包括易日村在內,實現社會制度一步跨千年。2011年,易日村建起定居點,牧民結束世代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然而,村裡最大的改變,發生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

四川藏区贫困县全域摘帽,易日村的日子,变了

眼下,水泥硬化路通村入組,家家建起了藏家新居,白雪映襯下,深紅色的外牆引人注目。村裡新建了小學,目前有教師15人、學生166名。原本輟學的孩子回到了課堂,相鄰村的家長也把學生送到這裡。

硬件設施改善了,老百姓錢袋子也鼓起來了。

2017年,易日村成立了梅花鹿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養殖梅花鹿90多頭。通過出售鹿茸、鹿胎膏、鹿血等中藥材。去年底,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每人獲得340元分紅。

降擁絨布一家的命運同樣得到改變。拆掉帳篷,一家人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憑藉駕駛技術,他現在負責為梅花鹿合作社運送飼料。妻子在村裡擔任公益性崗位,夫妻倆一年僅務工就可收入一萬多元。

四川藏区贫困县全域摘帽,易日村的日子,变了

放眼巴蜀大地,千萬個“易日村”的日子在改變——

四川“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建成住房涉及126.85萬人、建成率93.2%;累計解決288.31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僅2019年一年,“四川扶貧”用標產品銷售額達到160億元;去年完成50萬貧困人口脫貧、1482個貧困村退出,易日村正是其中之一。四川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底的9.6%下降至2019年底的0.3%。

藏區之外,四川省彝區也有突破。此番“摘帽”的31個貧困縣中,有4個來自涼山州,這也是該州首次有貧困縣摘帽。

“涼山是今年脫貧攻堅重中之重。”四川省脫貧攻堅辦負責人介紹,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四川將瞄準7個貧困縣摘帽、300個貧困村退出和20萬貧困人口脫貧,發起最後總攻;同時對涼山脫貧攻堅工作掛牌督戰,確保啃下最後一塊“硬骨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