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贫困县全域摘帽,易日村的日子,变了

四川藏区贫困县全域摘帽,易日村的日子,变了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侯冲)2月18日晚7时,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洛秋乡易日村,夜幕和雪花一起落下,炊烟与茶香共同飘起。雪域高原上的小村庄格外安静,仿佛进入梦乡。

另一个梦,已照进现实。当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批准叙永县等31个县(市)退出贫困县的通知》,同意泸州市叙永县、甘孜州炉霍县等31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藏区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

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小小的易日村成为最生动的注脚。虽然海拔位于3600米以上,这里却始终是一个不起眼的贫困“低洼”。

村里2016年底才彻底通电。气候苦寒,青稞种不了,只能从其他农区送过来。村里最穷的降拥绒布家,结婚生子后,三口人挤在简易帐篷里,没有床,一家人晚上就垫着藏毯睡地上。

易,有改变之意。“易日村的日子,也一直在变。”村里72岁的老支书阿索笑呵呵地说。

1949年底,当时的西康省和平解放,揭开甘孜州历史新篇章,包括易日村在内,实现社会制度一步跨千年。2011年,易日村建起定居点,牧民结束世代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然而,村里最大的改变,发生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

四川藏区贫困县全域摘帽,易日村的日子,变了

眼下,水泥硬化路通村入组,家家建起了藏家新居,白雪映衬下,深红色的外墙引人注目。村里新建了小学,目前有教师15人、学生166名。原本辍学的孩子回到了课堂,相邻村的家长也把学生送到这里。

硬件设施改善了,老百姓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2017年,易日村成立了梅花鹿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养殖梅花鹿90多头。通过出售鹿茸、鹿胎膏、鹿血等中药材。去年底,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获得340元分红。

降拥绒布一家的命运同样得到改变。拆掉帐篷,一家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凭借驾驶技术,他现在负责为梅花鹿合作社运送饲料。妻子在村里担任公益性岗位,夫妻俩一年仅务工就可收入一万多元。

四川藏区贫困县全域摘帽,易日村的日子,变了

放眼巴蜀大地,千万个“易日村”的日子在改变——

四川“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建成住房涉及126.85万人、建成率93.2%;累计解决288.31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仅2019年一年,“四川扶贫”用标产品销售额达到160亿元;去年完成50万贫困人口脱贫、1482个贫困村退出,易日村正是其中之一。四川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9.6%下降至2019年底的0.3%。

藏区之外,四川省彝区也有突破。此番“摘帽”的31个贫困县中,有4个来自凉山州,这也是该州首次有贫困县摘帽。

“凉山是今年脱贫攻坚重中之重。”四川省脱贫攻坚办负责人介绍,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四川将瞄准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和20万贫困人口脱贫,发起最后总攻;同时对凉山脱贫攻坚工作挂牌督战,确保啃下最后一块“硬骨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