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敘永抓非遺引產業 勾畫梘槽苗鄉脫貧夢

泸州叙永抓非遗引产业 勾画枧槽苗乡脱贫梦

敘永縣梘槽苗族鄉群英村扎染蠟染苗繡工坊,遊客正在欣賞作品。

四川新聞網瀘州4月28日訊(李欣 李磊 記者 嶽東)樸素的作坊,精緻的做工,大自然的花鳥魚蟲,通過苗族阿媽的巧手,躍然於扎染、蠟染和苗繡的作品中。在瀘州市敘永縣梘槽苗族鄉群英村,這個地處深山中的貧困村,留守的苗族婦女在精準脫貧中,加入到敘永縣扎染蠟染苗繡專合社,重拾民族手工技藝,融匯現代審美元素,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不僅將扎染、蠟染和苗繡等非遺文化傳承起來,也勾畫出苗鄉脫貧夢。

非遺進農家 精準助農增收

“群英村是苗族聚居村落,通過走訪瞭解,我們認為扎染類項目,非常適合當地老百姓。”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派駐群英村的駐村幹部薛建偉介紹,群英村偏僻、落後,壯勞力不足,要尋找一條適合當地群眾發展增收的道路異常艱難,在幫扶部門和縣、鄉的努力下,對留守婦女和老人開展了技術培訓班,讓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與市場的對接。

據梘槽苗族鄉黨委書記李長青介紹,作為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文化扶貧項目,梘槽苗族鄉以豐富的扎染、蠟染、苗繡等“非遺”文化資源為突破口,將發展特色民族文化產業與精準扶貧結合,通過縣級專合社平臺,對留守在家的貧困群眾開展技術培訓,採取“合作社+村資公司(工坊)+農戶的方式”,帶動覆蓋苗鄉100餘戶、400多人貧困群眾,實現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據悉,通過專合社對群英寸的扎染蠟染苗繡作品,進行統購統銷,由於作品民族元素濃郁,圖案設計古拙簡樸,市場反響也是出乎意料的好。

泸州叙永抓非遗引产业 勾画枧槽苗乡脱贫梦

敘永縣梘槽苗族鄉群英村扎染蠟染苗繡工坊,展示的一件件手工作品。

因地制宜抓產業 帶動群眾脫貧

“全鄉積極開拓產業市場,採用由專合社統籌管理,農戶以土地和勞動力入股的方式帶動增收。”李長青表示,全鄉去年投產甜脆柿1850畝,帶動貧困戶就業200餘人,實現產值90萬元,同時,同時實施養殖業多點多級發展的戰略,以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引進瀘州老窖集團在梘槽實施的養雞場項目,著力提升“梘槽豐巖烏骨雞”品牌,共有烏骨雞100只以上的養殖大戶100餘戶,其中貧困戶30戶。

據瞭解,在瀘州老窖集團的幫扶下,投資1000萬元,以“公司+專合社+農戶”的模式,在梘槽苗族鄉發展“玫瑰計劃”四川牧野豐巖烏骨雞養殖項目,該項目已於2018年11月啟動建設,目前基礎設施正抓緊建設中,同時已完成200只原種雞收購,3月底前完成全部原種雞收購,預計6月底前將全部竣工。項目投產後,可直接帶動5個村500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共養殖出欄豐巖烏雞10萬隻,實現產值900萬元,實現純收入200萬元以上,產業扶貧效果十分顯著。(敘永縣委宣傳部供圖)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