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顾恺时(1913-2005),江苏启东人。我国胸心外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著名收藏家。


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顾恺时

从穷苦长工到大户世家


顾家原籍江苏太仓。顾恺时祖父顾西樵(1855--1934),学名汉儒,18岁时父亲病故,故来到崇明内沙谋生,成为昝姓地主家中的帮佣。由于他勤劳淳朴,深得主人信赖,昝姓地主就委派他管理沙地上的柴息。后来沙滩地越涨越多,昝家就与长工们约定,外沙垦荒收成,一半归昝家,一半归开垦者所有。于是,顾西樵就带领卓樵、松樵、启樵、协樵四个弟弟及其余几个单身青年来到大同村附近,夙兴夜寐,艰苦奋斗。寒暑数易,昔日荒滩终成阡陌良田。70岁时,顾家土地已积累到80万步(3200亩)之多,成为外沙有名的大户地主。


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顾西樵雕像


顾西樵富而思贫,乐善好施,每年总要请人做一些薄皮棺材,送给无力殓葬的苦难人,此举称为“化材”。同时,他关心社会民生事业。1922年与三沙董事黄国华、黄召甘建了63间房子,租给别人经商,大同村随之兴起,成为启东东部有名的集镇。为安定社会秩序,顾西樵还发起创办了游民习艺所,将附近的一些盗贼、赌棍、烟鬼等收罗进去,进行教育改造。1928年,启东设县之初,以顾西樵捐款购地二千步,筹建中山公园,即今天的人民公园。

在家业略兴之后,顾西樵坚信“书包翻身”理念,延请永兴沙老秀才吴建兴为业师在家授学。光绪21年(1895)开始,顾西樵在自己宅上创办了一所三沙小学。1928年,他将学校迁至住祝字圩,改称祝字小学。对于子女教育,顾西樵拥有超越时代的眼光。他将多个子女送往日本深造,5子3女,后来皆成为杰出才俊。顾氏众兄弟学成归来后,均胸怀大志,在地方治理、医学事业等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4年,因偶患感冒,顾西樵先生在上海辞世。国民党高官以及上海地方名流纷纷题词致哀,极具哀荣。蒋中正题词:西樵先生象赞 义方启后 蒋中正。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词: 西樵先生遗像 世有谷贻 林森。题词的还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居正、戴季陶等,上海军政代表吴铁城、杨虎,上海名流虞洽卿、杜月笙等,另外还有军队部分将领。


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顾恺时之父顾南群(1892~1964),字泽民,顾西樵第三子,毕业于日本爱知医学专门学校,1917年回国。1918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医院(后改为上海胸科医院、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南洋医科专门学校,任院长、校长。1938年创建南洋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在淞沪会战等国家危难之际,顾南群昆仲能坚持民族气节,积极救助死难将士、流民,得到了国府上下及上海各阶层的广泛赞誉。1949年,顾南群赴台湾,1964年病逝。2008年10月,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建院90周年,该院报经上级批准,为顾南群树立铜像一尊。


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顾南群雕像(现瑞金医院卢湾区分院内)


胸心外科“顾一刀”


顾恺时(1913~2005),1913年1月出生于江苏崇明外沙大同村(今属江苏省南通市启东惠萍镇)。

少年时代的顾恺时就深爱科学。在上海中学读书时,他就和几个化学兴趣爱好者一起成立了学校的中华化学社。校方十分重视这件事,同意让化学社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开展研究活动。顾恺时就和同学们在实验室兴趣盎然地试制雪花膏和香皂等,还写了许多论文,自行出版了铅印的《化学》杂志。尽管顾恺时热衷于化学学科,不过,受父亲影响,他的志向还是当一名医生。

1931年,顾恺时在上海中学毕业,因品学兼优被推荐入天津南开大学生物系,后转入国立上海医学院七年制本科,193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中山、华山、南洋等医院任职。1947年,他和妻子成言嘉赴美进修,先后在美国梅育医学中心、哈佛大学附属马萨诸塞州医院学习胸外科。1949年,两人决计放弃国外优越工作生活条件,回国工作。

1956年,顾恺时把父亲顾南群一手创办的、拥有250张病床、价值上亿元的南洋医院捐赠给国家。在他的带动下,全上海60余家私立医疗机构把3000多张病床和价值重大的设备都捐献给国家,由私立改为公立。1957年,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顾恺时创办了上海市胸科医院,并担任院长。

1958年,顾恺时与工程师邓振秋等人合作,造出了中国第一台人工心肺机。同年7月12日,顾恺时用人工心肺机代替一位12岁少女顾永贞的心肺功能,血液暂时通过这台机器在体外循环。顾恺时抓住这位患有右心室漏斗部分狭窄病人的心脏暂时休息的片刻,迅速把她的右心室上一块1厘米大小的多肉切除了。病人在手术中全身血液在人工心肺机内循环八次,仅用了12分30秒,手术圆满成功。这是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医学界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震动全球医学界。




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有“顾一刀”美誉的顾恺时还开创了中国胸心外科数个“第一”:在国内施行第一例全肺切除获得成功;1954年发明了“骨膜外塑胶球填塞术”和“肺切除并行胸廓成形术”;1957年创制成功无缝塑料纤维人工血管,为我国血管移植开创了新途径;1960年首创心脏二尖瓣扩张器进行二尖瓣分离术,被中外医术权威称“伟大的外科学家”和“医术惊人”等赞词,为我国医学界赢得了国际盛誉。

顾恺时先后编著《心脏血管外科学图解》、《实用肺结核病治疗学》、《临床心血管外科学》、《胸心外科手术学》等多部医学名著。2002年,年届九十的恺时先生怀着对胸心外科专业的无限热爱,又组织编著出版了《顾恺时胸心外科手术学》巨著,为我国胸心外科事业的发展再次做出重大贡献。

1983年,在全国心血管外科学术交流会上,顾恺时与黄家驷、吴英恺、兰锡纯三位教授一起被确认为我国胸心外科四大先驱和奠基人,次年他被聘为美国胸心外科学会终身会员。1985年,顾恺时获“世界心脏直视手术外科学术”会议颁发的“顾恺时医师在心脏血管外科手术方面的卓越成就和伟大贡献”金字奖牌,再次为祖国赢得荣誉。

收藏收成“托孤之交”


不少人知道顾恺时是 “上海一把刀”,但不知道的是,他也是沪上文物收藏界非常推崇的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

顾恺时说过:"1947年我和夫人成言嘉在美时曾多次去波士顿、纽约等博物馆,看到不少我国本土文物,触景生情,深感祖国对人类文化贡献之伟大和艺术水平之高,令人感慨万千。回国后,在工作中巧遇古董商,畅谈之后,一见如故。其后,有机会收藏罕见珍品,实为无价之宝焉。"


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上海博物馆新石器晚期五孔玉刀,顾恺时旧藏


顾恺时夫妇回国后,结交了不少文艺界的朋友,如画家刘海粟、谢稚柳陈佩秋夫妇、文学家秦瘦鸥等。在夫妇俩的床头墙壁上,悬挂着著名花鸟画家江寒汀的巨幅画作……他俩偶尔也会逛逛古玩商店,购进几件喜爱的文物,藏品也就渐渐多了起来。但两人的收入毕竟有限,不可能形成气候。不过一来二去,顾恺时见识多了,有了一定的鉴赏力,成了业余的文物收藏家。

正在这时,出现了一个病人,是南洋医院一位副院长介绍来的,要求顾恺时为他的腹部动手术。此人名叫叶叔重,是做古董生意的商人。诊病之余,顾恺时向他叙述了他在国外看到的文物。玉刀、玉璧、玉笏、敦煌壁画……令顾恺时既兴奋又难过,冷不丁叶叔重插进一句:“那些都是我经手卖出去的!”一时间,顾恺时愣住了。

原来,叶叔重在上海开了一家文物古玩店“禹贡”,店面虽然不大,但收藏品的品位、数量在当时的中国都属第一流的。他的生意也做得特别兴旺,找他的外国人很多很多。1951年至1954年,上海博物馆还从禹贡收购了商代晚期四羊首瓿、西周晚期龙纹大钟等珍贵文物11件。


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商四羊首瓿,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高38.8厘米,口径31.6厘米,底径29.1厘米,重1.4千克。叶叔重旧藏,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说起顾恺时收藏的第一件重要文物,就与叶叔重有关,而且还真有点小故事。

有一天,顾恺时、成言嘉兴冲冲地到叶叔重的禹贡古玩店去拜访。那间古玩店是小小的木板房,一点也不起眼,可里面的宝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夫妇俩自知囊中羞涩,仅仅是欣赏欣赏而已,未作非分之想。不料,叶叔重想重谢这对救命恩人。故而一再追问:“你们看中什么没有?”两人只好笑笑,未作回答。

时隔不久,那位介绍叶叔重请顾恺时开刀的副院长也提起这事。顾恺时终于按捺不住说:“那把马口铁匣子里的玉刀,我很喜欢。但我的力量只不过500元。” 隔天,副院长告诉顾医生:“我给叔重说了,他说只要200元。”那可真是天上掉下一个馅饼!价值连城的玉刀,竟只要200元,那不等于是白送吗! 但是,这话说出去已经两个月了,后面却竟无一点下文。莫非叶叔重反悔了?顾恺时也就不再问及。

一天,副院长对顾医生说:“叶叔重请你吃饭,我是陪客。”在饭桌上,叶叔重捧出一个两尺多长的锦缎盒子,里面正是顾日思夜想的玉刀。原来,叶叔重曾对副院长说:"这玉刀本是无价之宝。我原先以为顾医生在古董方面是外行,没料想他如此有眼力。既然他是知音,如不嫌弃的话就赠送给他吧!今后,凡是他需要什么古董,只须开口便是。"

买了第一件,就有第二件、第三件……顾恺时有点腼腆地说:“真不好意思呀,一件件宝贝,每件他只收我100元,其实值1万元呀!” 但叶叔重夫妇是重感情的人,且为顾恺时夫妇热爱文物的真诚所感染,愿意做这样的“生意”。

随着时光的推移,叶叔重和妻子夏佩卿,不仅是顾恺时、成言嘉的病人,也成了他们的至交朋友。顾恺时夫妇从精鉴文物的叶叔重那里学到不少鉴别、欣赏文物的知识和窍门,渐渐也成了有见识的文物鉴赏家。


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镶嵌兽面纹戈(商晚期),顾恺时旧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1954年,人民政府对文物外流作出规定,对私营文物店号进行整治。叶叔重解放前做过不少外国人的生意,一下子成了整治对象。其时,叶叔重想到了顾恺时。顾恺时了解事情后,原不想沾手,但又怕极品文物流失,故而答允收下那些至宝。谨慎起见,顾恺时要求叶叔重一一开具发票,作为正式的交易。后来,叶叔重与另一古玩大亨张雪庚被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徒刑十五年,财产被没收,在青海服刑并最终命折于此。

在此之前,叶叔重已把家中尚剩的古董,连同自己的六七个孩子全部托付于顾恺时。于是,顾恺时一面用工资收入来帮助叶叔重的孩子们生活,一面却真的成了古董收藏家了。当妻子感受到生活的压力时,顾恺时对她说:友人的家庭有难,我们理应伸出援手,何况,我可以尽力使这批珍贵的国家文物不至于散失。

书画收藏


顾恺时对藏画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建国初期,顾恺时从友人那里得到几幅古画,他便带着这些画慕名来到谢稚柳先生府上求教。虽然素昧平生,但是以画会友,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谢稚柳的夫人陈佩秋也是名书画家。顾恺时对她的草书赞叹不已,称她的字体秀丽活泼,堪称一绝。“君子之交淡如水”,几十年来,顾恺时和谢稚柳夫妇之间的画谊十分深笃。凡是顾恺时请谢稚柳先生绘画的,他从不谢绝,而且马上应允,并按规定的时间专程送上。

“文革”之后,顾恺时更广泛地和诸位画家聚会。刘海粟先生和他是世交,经常在一起叙旧。有一次海翁专程来顾恺时府上造访,并大笔一挥,绘成《鲲鹏展翅九万里》赠送给他。顾恺时把这幅画裱在客厅正中。

1987年年初恰逢顾恺时的75岁寿辰。他准备了一本册页,由朱屺瞻、谢稚柳、朱复戡、唐云、程十发、刘旦宅等题诗作画。97岁高龄的朱屺瞻原本已经封笔,顾恺时亲自登门拜访,朱老先生念其心诚,便破例为他绘了一幅兰石图,这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啊!


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北宋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高4.8厘米,口径23.2厘米。顾恺时旧藏,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缘于爱国,归于爱国


陆陆续续地,顾恺时、成言嘉夫妇收藏了200多件文物,从玉器和瓷器到青铜器及书画,时间从夏代到清代,其中不少都是是稀世珍品。

“文革”十年动乱中,顾恺时也未能幸免。“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泄露国家机密”,“里通外国的特务”,欲置死地,何患无辞。顾恺时被关了四年大牢。四年的牢狱生活,分分钟都是煎熬。后在成言嘉的四处奔走下,周总理在病中亲自过问了这件事,顾恺时才得以释放。

当造反派前来抄家时,顾恺时义正词严地说:"这百多件文物都是国宝,必须让博物馆来收。否则,一件也不准动。"他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竟把这帮人给镇住了。由于前后几次抄家的“红卫兵”两派对立,不幸中的万幸,这二百多件文物最终得以封存不失。

“文革”结束后,市里落实政策,要把这二百多件珍奇文物发还给顾恺时,可是他坚辞不收,说:"早有捐献之意,还是如数献给国家,让更多的人能鉴赏这批国宝。"


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商兽面纹斝,商代中期的青铜器。高31.3厘米,口径18.4厘米,重1.8公斤。顾恺时旧藏,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1978年,顾恺时和夫人成言嘉教授将毕生积蓄购置的上自夏、商、周,下至元、明、清的225件珍贵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上海博物馆),其中有商代的兽面纹戈、大玉戈、游父癸卣北,宋代的定窑印花云龙盘,南宋的哥窑葵口碗,金朝的钧天蓝釉紫红斑罐,明万历的景德窑五彩花果盘等等,有一把玉刀甚至成了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书画部分则包括:元代赵松雪字卷、宋代朱润清山水卷、明代陈嘉昌花卉鸟兽长卷、董其昌山水大轴等十余帧精品。

为此,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向他俩颁发了褒奖状:“顾恺时先生偕夫人成言嘉女士将历年收藏的商代玉戈、商代兽面纹斝、宋定窑刻花云龙盘、宋哥窑葵口碗等珍贵文物贰佰贰拾伍件率先捐赠给国家,这种酷爱祖国文物事业的精神殊堪嘉尚,特予褒奖。”

2005年7月7日,九三学社成员、上海市政协第一至第七届委员、我国胸心外科的创始人之一、上海市胸科医院名誉院长和上海铁道医学院名誉院长顾恺时先生不幸因病逝世,享年93岁。


大收藏家442期:顾恺时,“上海一把刀”的收藏奇缘



宓正明《忆著名胸心外科专家顾恺时教授》

启东老蔡《启东拓荒先辈顾西樵》

其它


欢迎朋友们提供更多大收藏家资料!谢谢!


大藏嘉——您的艺术财富管理专家

服务10000名会员

收获10%以上年化收益

发现·收藏·传播人类新文化

这是您的追求,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