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前段時間,一個「未來,幹掉廣告公司的是網紅」的論調在營銷圈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誠然,在互聯網時代,“全民自媒體”已是常態,特別是強調專業化團隊運營的當下,互聯網上湧現的KOL乃至MCN機構的內容創意能力以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大有趕超專業廣告公司的趨勢。

但仍然不能忽視的是,僅有內容產出和創意並不是廣告營銷的全部,“大創意”也不盡然為營銷的全部,“整合”的能力同樣至關重要。

廣告公司或許應站在更高的營銷策略層面看待問題。

如何更好的理解KOL,整合資源和創意是未來更需要思考的方向。

近日艾瑞諮詢與IMS新媒體商業集團聯合發佈了《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從KOL營銷價值、玩法攻略、策略趨勢三個維度,深度解讀了中國KOL營銷的方方面面,以及2019年KOL營銷未來的趨勢走向,在實際操作上更是提出了一些方法論。

以下為白皮書相關內容:

《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的五年,加快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年均增速超過13%。在此大背景下,KOL市場作為互聯網時代文化產業的新生力量,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其在人民生活中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強。

價值探討:

KOL營銷泛指有KOL參與的社會化媒體營銷傳播行為,兼具群體傳播和大眾傳播的傳播優勢,其營銷價值也受到市場的認可。基於媒介環境的豐富和KOL自身的特徵變化,KOL營銷也走過了名人代言、內容分發到整合聯動三個階段,並且不斷趨向成熟化。

玩法攻略:

聚焦型玩法:搭建垂類KOL矩陣,聚焦關鍵人群,集中火力推動銷售轉化

擴散型玩法:搭建金字塔型KOL矩陣,階段式持續推動營銷信息擴散

功能型玩法:挖掘KOL不同功能效用,支持整合營銷傳播各個環節

策略趨勢:

選擇垂直化:粉絲數量思維向質量思維轉移,垂直類KOL營銷價值崛起

投放矩陣化:KOL矩陣價值愈發凸顯,投放模式趨於聚合、智能

決策複雜化:媒介環境愈加豐富複雜,媒介選擇在KOL營銷中愈加關鍵

KOL營銷的概念界定

KOL參與的社會化媒體營銷傳播行為

KOL:即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指在特定群體中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話語權的人,該群體範疇沒有絕對限定,可以大到一個行業,一個亞文化圈,也可以小到一個興趣小組。

KOL營銷即有KOL參與的社會化媒體營銷傳播行為,該營銷概念的核心在KOL本身,原則上對具體的營銷形式沒有限制。而無論是以KOL為主導的營銷活動,還是KOL僅僅部分參與的營銷活動,都在本報告的研究範疇內。

相似概念說明:KOL、網紅、主播、自媒體等概念相互重疊的部分,但其本質上是基於不同語境下產生的概念,因此本報告不對此類相似概念進行嚴格區分,只要符合KOL的身份界定,其參與的營銷活動都算在KOL營銷的範疇內。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不同媒體時代下的KOL特徵

媒介環境不斷豐富,KOL的存在形式也愈加多元

群體意見領袖在人類社會中一直存在,通過KOL展開營銷活動觸及特定群體的方式也不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但隨著媒介技術和媒介環境的發展,KOL概念逐漸從線下群體過渡到線上群體,並且不斷衍生出更加豐富的內涵、形式和特徵。

在傳統媒體時代,KOL更多以社會名人的形式存在,基於大眾媒介有著較廣的影響範圍;在PC媒體時代,KOL更多以達人的形式存在,基於社區/社交網絡的小眾文化圈層發揮著更加專業化的影響力;在移動媒體時代,各類新興媒體形式層出不窮,KOL的存在形式也愈加多元,職業化和娛樂化成為當前KOL的重要特徵。


KOL營銷發展歷程

媒介環境的發展帶動KOL營銷市場不斷成熟

KOL營銷發展的歷程本質上仍然是媒介的發展歷程,正是由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與普及,催生了各類新興的社會化媒體,給了KOL越來越多的生產內容和傳播內容的媒介環境,進而不斷髮展衍生出新的KOL營銷方式及營銷價值。

從傳統線下廣告時代開始,KOL營銷就以名人代言的形式活躍在電視、報紙等大眾媒介中,互聯網時代社區/社交網站的出現則給KOL帶來了更多內容分發的營銷價值,而隨著移動互聯網崛起,KOL內容形態和互動方式更加豐富後,營銷玩法也不斷被挖掘和創新,矩陣式自媒體交易平臺也應運而生。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營銷價值探討

互聯網時代下群體傳播與大眾傳播的融合

KOL之所以能夠成為營銷傳播活動的重要角色,並且受到廣告主青睞,關鍵在於其兼具了群體傳播的影響力和大眾傳播的覆蓋力。

一方面,每個KOL的背後都有一個特定群體,因此通過KOL可以深度觸達該群體內的成員,而基於群體傳播中的群體意識和群體壓力,成員對於營銷信息有著更高的信賴度,通常來說群體關係越集中,群體邊界越清晰,群體意識和壓力越高。

另一方面,互聯網時代下,KOL可通過社會化媒體打破傳播渠道的群體邊界,同時所有群體成員對營銷信息的二次傳播,也會進一步擴大營銷活動的覆蓋範圍。

因此,可以說是互聯網時代下群體傳播與大眾傳播的融合,成就了KOL營銷的誕生與崛起。


現階段移動互聯網頭部流量平臺類別均有KOL棲身

據Usertracker 多平臺網民行為監測數據庫(智能終端)數據顯示,2019年2月中國移動端月獨立設備數排在前十位的APP小類別平臺中,有五個類別為KOL的常見棲身地,包括即時通訊、在線音樂、短視頻、新聞資訊和網絡購物等,可見KOL在用戶日常觸媒環境中有著眾多的接觸場景和接觸機會,並且通過不同的方式對用戶產生影響。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每天KOL與用戶接觸時間長,次數頻繁

從移動互聯網用戶每天的觸媒頻次和觸媒時間來看,KOL也佔據了用戶每天大部分的上網時間。

據Usertracker 多平臺網民行為監測數據庫(智能終端)數據顯示,一方面,通訊聊天和社交網絡是每日用戶使用次數最多的APP類別,頻次分別高達11.2和8.4,碎片化反覆式的登陸行為使得用戶可以接觸到更多的KOL。

另一方面,除了視頻、遊戲、閱讀等深度沉浸式的長內容消費平臺外,就數通訊聊天、綜合資訊、社交網絡等KOL棲身平臺的單日使用時間最長,可見用戶每天都有較多的時間與KOL接觸甚至互動。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棲身平臺不斷豐富,營銷價值受到廣告主認可

經過多年的發展,KOL的活躍範圍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社交平臺之外,移動視頻、垂直平臺、電商平臺都成為其內容生產和傳播的陣地。

結合AdMaster的調研數據來看,有KOL入駐的平臺類型明顯更加受到廣告主的青睞,其中KOL原生地社交平臺的廣告投放意向佔比高達69%,而在社會化營銷方式選擇意向調查中,KOL營銷以60%的佔比位列第一。

可以看出,當前KOL營銷在所有社會化媒體營銷中,已經成為最受認可的方式之一,KOL營銷策略和玩法也成為業界普遍關注的重心。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選擇策略

選擇合適體量和類型,搭建有機KOL營銷矩陣

選擇合適的KOL是KOL營銷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除了要抓準KOL背後粘附的目標粉絲群體外,如何整合不同體量和類型的KOL,搭建有機聯動矩陣,最大化傳播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營銷策略。

從體量視角來看,頭部KOL引流價值更大,腰部KOL性價比更高,而長尾KOL在內容分發和擴散上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從類型視角來看,明星類KOL更加適合話題引爆,垂直類KOL更加適合深度內容解讀,而泛娛樂類KOL則更適合營銷信息的分發傳播。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選擇策略——明星類

結合人設、粉絲、熱點匹配,選擇最佳合作明星類KOL

在所有KOL類別中,負責話題引爆的明星類KOL在影響力表現和營銷價值最為顯著,同時其營銷成本和風險性也更高,因此選擇合適的明星類KOL顯得尤為重要。

通常來說,在明星類KOL選擇過程中,主要需將營銷目標與明星人設、粉絲畫像和熱點動態三個方面進行匹配,進而篩選出更加合適的明星KOL進行營銷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明星類KOL在整個營銷傳播活動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因此選擇到合適的明星後,後續的媒介選擇和策略選擇也需要充分考慮明星自身的特徵和意願,進而實現更好的營銷效果。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媒體選擇策略

釐清營銷目標和訴求,選擇合適媒體平臺

選擇好合適的KOL之後,再確定一個或多個合適的媒體平臺也同樣重要,KOL選擇策略更多基於粉絲屬性和個人人設,而媒體選擇的標準則更加關注品牌方自身的營銷目標。

一方面,不同媒體平臺內容形態和互動形式等特徵的不同,其擅長的營銷策略也有所差異,另一方面,同一媒體平臺的不同功能模塊和場景,適合的營銷目標也不一樣。

因此,要找到合適的媒體平臺,釐清自身的營銷目標和訴求是關鍵,KOL營銷目標通常主要可以分為信息傳播、粉絲溝通和銷售轉化三大類別,不管是總目標還是階段性目標,都可分別找到對應的媒體平臺和場景。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典型KOL營銷媒體平臺解析

辨析不同媒體平臺特徵,制定合適KOL營銷策略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玩法一:聚焦型

搭建垂類KOL矩陣,聚焦關鍵人群,集中火力推動銷售轉化

玩法介紹:搭建垂類KOL矩陣,多平臺同期開始造勢,聚焦火力單點突破,在特定領域範圍內製造大聲量傳播熱度。

玩法攻略:

1)選擇多平臺,覆蓋同一消費者的多個觸媒場景,形成深度觸達和刺激;

2)KOL選擇以垂直領域的腰部為主,儘量規模化,以覆蓋更多垂直領域下的不同粉絲群體;

3)內容差異化,不同KOL不同平臺的內容需個性化定製,避免同質化內容集中過曝,引發用戶反感。

適用範圍:營銷目標清晰,以銷售轉化為主;營銷主體通常為有特定消費群體的具體產品。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玩法二:擴散型

搭建金字塔型KOL矩陣,階段式持續推動營銷信息擴散

玩法介紹:打造階段性KOL營銷傳播策略,通過互動話題和不同類別KOL的排兵佈陣,實現全網擴散甚至病毒式傳播。

玩法攻略:

1)制定階段化策略,通過預熱-引爆-持續擴散的執行節奏,不斷擴大營銷活動聲量;

2)打造熱點話題,注重挖掘話題點的互動性和可創造性,進而加大其二次傳播價值;

3)金字塔型KOL策略,選擇1-3位明星類KOL領銜發聲,再通過各個領域的中長尾KOL覆蓋更多不同垂直領域下的粉絲群體。而整個金字塔KOL矩陣中明星KOL的選擇尤為關鍵,在各個階段都有著重要價值和影響。

適用範圍:營銷目標以大範圍的信息觸達為主,如品牌形象、新品上市等重要信息的傳播;營銷主體以大眾消費品為主。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玩法三:功能型

挖掘KOL不同功能效用,支持整合營銷傳播各個環節

玩法介紹:將KOL營銷作為整合營銷傳播活動的支持傳播渠道,藉助KOL自身的影響力和靈活性,根據不同環節的傳播需求,定製不同的傳播策略,共同推動整個營銷目標的實現。

玩法攻略:

1)策略靈活,先根據整體營銷訴求梳理各個環節的關鍵目標,再分別對應制定KOL選擇和內容策略;

2)形式豐富,在線上話題傳播的基礎上,嘗試更多創新內容形式,如線上線下聯動等;

3)彼此聯繫,不同環節的KOL營銷之間需保持一定關聯度,以防用戶接收營銷信息過於分散甚至偏差。

適用範圍:通常在大型整合營銷傳播活動中起到功能性輔助作用,根據各個傳播階段的需求靈活調整。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營銷策略趨勢:選擇垂直化

粉絲數量思維向質量思維轉移,垂直類KOL營銷價值崛起

根據(IMS)WEIQ新媒體營銷雲平臺數據顯示,各個垂直領域KOL數量增長迅猛,其美食、美妝時尚、遊戲動漫垂直類KOL2018年同比2016年增長率分別達132%、129%和128%。

隨著互聯網用戶紅利逐漸消退,流量價值不再是品牌方開展營銷活動的主要目標,如何更加深度觸達和影響用戶,進而擴大變現價值,成為業界共同關注和思考的焦點。

因此,大範圍曝光的營銷目標逐漸減少,深入垂直場景深度觸達用戶的營銷目標越來越多。

在此背景下,擁有更大粉絲規模的泛娛樂類KOL營銷作用侷限性顯露,僅被當做信息擴散的傳播渠道使用,而垂直領域KOL由於其更深的專業性和更精細化的粉絲質量,愈發受到品牌方青睞。

未來以泛娛樂類為代表的大眾化KOL將繼續存在,但KOL營銷價值將不斷向垂直領域轉移。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營銷策略趨勢:投放矩陣化

KOL矩陣價值愈發凸顯,投放模式趨於聚合、智能

根據(IMS)WEIQ新媒體營銷雲平臺數據顯示,2016年單次營銷活動平均參與KOL數量達42人,而2018年該數量高達138人,KOL營銷矩陣化趨勢愈加明顯。

基於KOL垂直化發展、KOL營銷模式不斷成熟等背景, KOL營銷的主流策略逐漸從單點作戰過渡為矩陣聯動,從早期的代言人深度合作模式,到中期的頭部KOL多點分發,再到當前的搭建有機聯動的KOL矩陣,“1+1>2”的矩陣效應越發凸顯。

因此,直接與KOL溝通的傳統合作模式顯然已經不再適用,未來KOL營銷將逐漸迎來聚合化投放模式,頭部KOL營銷服務商將不斷積累KOL資源,並不斷搭建一站式投放平臺及技術,為品牌主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KOL選擇、投放服務。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營銷策略趨勢:決策複雜化

媒介環境愈加豐富複雜,媒介選擇在KOL營銷中愈加關鍵

傳統KOL營銷的關鍵在於KOL本身,選對KOL也就等於找到了其背後的受眾群體,而隨著新興媒介不斷湧現,KOL營銷策略變得愈加複雜,即使是同一個KOL在不同媒介上的特徵和受眾也不盡相同。

根據(IMS)WEIQ新媒體營銷雲平臺數據顯示,2017年IMS(天下秀)合作媒體在直播、短視頻、內容電商等新興媒體類別的訂單量佔比僅為3%,而2018年該佔比上升到11%。

因此,未來品牌方在展開KOL營銷的過程中,選對KOL也只成功了一半,媒介選擇將成為另一半成功關鍵因素,在整個營銷決策中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而品牌方在KOL營銷中將面臨著根據複雜的環境,除了要針對KOL的人設和特徵去定製營銷形式和內容外,還要充分考慮媒介的特徵,以及KOL在不同媒介下的差異化特徵等等因素。


2019年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