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是一輩子的事兒,人的一生,一定要富一次!

有人說,賺錢容易,守財難;

有人說,從窮到富最艱難。因為馬太效應,窮人更窮,富人更富。

羅斯柴爾德如此闡述成功的必要條件:“要有極大的勇氣和足夠的謹慎,才能創造鉅額財富。而要守住這些財富,要付出10倍於創造財富所需的才智。”

路德維希·伯爾納:“擺脫一次幻覺比發現一個真理更能使人明智。”


賺錢是一輩子的事兒,人的一生,一定要富一次!


一、只富一次

1.微軟憑什麼重回全球市值第一?

微軟曾被視為“殭屍股”,長達十年公司市值原地不動,維持在2000億美元左右。在此期間做搜索幹不過谷歌,做手機大敗而歸,在大家心目中,屬於這家公司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了。

但是不知不覺間,微軟在前不久市值超越了蘋果,再次奪回了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的寶座。秘密何在?

微軟2018年財年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包括三塊:

第一塊業務叫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賺了360億美元,其中的大頭來自於我們熟知的Office 365雲端化軟件。

第二塊業務叫做Intelligent Cloud,賺了320億美元,核心是Azure企業級雲服務。

第三塊業務叫做Personal Computing,賺了420億美元收入,這一塊是微軟傳統的個人電腦業務,包括了個人電腦中的Windows雲端服務。

有沒有發現,微軟靠的是把過去的軟件服務搬上了雲端。

正如蓋茨對微軟新CEO薩提亞工作的評價:是刷新,而非與過去的完全決裂。

用“移動為先、云為先、AI戰略”去刷新我們看起來快要成化石了的Office和Windows。

這便是厲害公司的秘密所在:只要衝上潮頭,只要別亂來,只要適當地順應時勢,他們就能夠滑翔很久。

還記得比爾·蓋茨第一次當世界首富是哪一年嗎?有沒有感覺他當了好多次了?

雖然他賣了大部分微軟的股票,並且大舉做慈善,但似乎錢總也捐不完似的。

一個人,或者一家公司,一旦富起來,只需要一次,就可以富很久。

2.最聰明的高手為什麼破產?

長期資本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了。

包括兩位諾獎得主在內的超級夢幻團隊,利用一種看起來極為高明的套利方法,迅速賺了很多錢,然後又破產了。

即使是巴菲特,也對此表示不可思議,為什麼呢?

第一,他們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們這16個人都是投資領域的老手,加起來有三四百年的經驗;

第三,他們大多數人幾乎把自己的整個身家都投入到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約投了幾億美金。

他們用的套利方法看起來既聰明又安全,只有極小概率的風險會出事兒,在精確計算的基礎上,長期資本用了較大的資金槓桿。

俗話說,每天都有百年不遇的事情在發生。

在大賺4年之後,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發生了,地球上最聰明的投資團隊破產了。

假設給你一把槍,裡面有1萬個彈倉,其中只有一個裡面有一顆子彈。把槍對準你的太陽穴,扣一下扳機,你要多少錢?

巴菲特說,你給我多少錢,我都不幹。

長期資本玩兒的就是這種遊戲。萬分之一是極小的概率,然而一旦發生,卻是致命的。

為了得到對自己不重要的東西,甘願拿對自己重要的東西去冒險,哪能這麼幹?

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100比1,還是1000比1,我都不做這樣的事。

巴菲特提及一本爛書,有個很有趣的書名:《一生只需富一次》。

但是他們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賺自己不需要的錢,把自己手裡的錢,把自己需要的錢都搭進去了。這不是傻是什麼?絕對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看起來道理很簡單,然而我們看看過去這些年,又有多少“首富”可以善始善終呢?

前天看到一個2018年還在富豪榜上的人,因為欠了4000萬高利貸,被迫拍賣近15個億的銀行股權。

這就是所謂:為自己不需要的“更多財富”,而押上自己輸不起的東西。

3.他搶了李嘉誠10個億,但沒去買長江實業的股票

這是一段傳奇往事。在綁架了李嘉誠的兒子之後,張子強隻身去李家談判,開價20億。

李嘉誠對此事的應對,可以寫入超級富豪教科書。有三點令人難忘:

首先,談判。

李嘉誠當場答應對方開價,但稱現金沒有這麼多,只有10億港幣。雙方最後以10億3800萬成交。

其次,銷售。

臨別前,首富對綁匪說:你可以買點我們公司的股票,保證你家子孫三代不愁衣食。

最後,覆盤。

多年以後,當記者再次問到兒子被綁架,為何如此冷靜時,李嘉誠說:

因為這次是我做錯了,因為我們在香港知名度這麼高,但是一點防備都沒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點多自己開車去新界,在路上,幾部車就可以把我圍下來,而我竟然一點防備都沒有,我要仔細檢討一下。

結局世人皆知。李超人繼續當了很多年超人,而綁匪很快花完了10個億,不久後身首異處。

綁匪是個極端樣本,但很好地論述了本文開篇一句有點兒繞口的話:懂得“如何富一次”,和懂得“如何只用富一次”,非常非常不一樣。

美國的統計數據,中了彩票頭獎的人,大多結局不妙,有些人甚至不如不要中獎。

亨利·考夫曼說過一句話:“破產的有兩種人,一種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一種是什麼都知道的。”

如果說長期資本的聰明傢伙是因為“什麼都知道”而破產,發了橫財的人,難免會因為“什麼都不知道”而破產。

4.難道窮人不該搏?難道人生不就是精彩紛呈?

有人會開啟“槓精模式”了:難道窮人不該搏嗎?

沒錯,華爾街那幫混蛋為了多賺一點兒,而虧掉自己的幾個億本錢,的確很蠢。但是如果口袋裡空空如也,不博一下,又怎麼有機會呢?

窮人和年輕人更應該“敢賭”嗎?

不應該。搏擊和博彩是兩回事,拼搏和搏命也是兩回事。

年輕人尤其不該賭,原因有四:

① 關鍵在於“正期望值”。

很多文章喜歡說要做大概率獲勝的事情,這也不對。確切說,是要做“正期望值”的事。

只有在正期望值的領域,拼搏才是有意義的。

② 每個偉大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如果不能從零到0.1,就永遠沒機會從1到一個億。

你需要一個雪團,才能滾大一個雪球。

③ 自暴自棄會上癮。

去賭場裡迅速輸掉口袋裡最後幾塊錢,過把癮就死,這樣的人很快會成為職業韭菜。行為習慣會融入血液,最終鑄就了宿命。

④ 陷入“稀缺”的泥潭。

猴子賭苞谷,和猴子扔苞谷沒什麼區別。於是“窮人”便永遠處於稀缺狀態,無暇思考未來,更無力為未來佈局,每天都在應付眼前的窘迫。

即使如投資專家所言,年輕人可以承擔較大的風險,例如可以配置更高比例的股票資產,但也不能去炒消息股,而是該採用理性的、長線的價值投資,或者是定投多元化的指數基金。

戰略上可以大膽,但戰術上不能亂來。

還有人會說:難道人生不就該精彩紛呈嗎?

你看Lady Gaga不也在奧斯卡獲獎典禮上表達了,趴下怕什麼,我趴了這麼多次,不照樣來到巔峰?

王石用巴頓將軍的名言評價褚時健:“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這些勵志名言都對。然而Lady Gaga並非經常被打趴,她一直是螺旋式上升的,甚至連螺旋都沒有,只是在爭議聲中穩穩上升。

而褚時健和馬斯克這類人,其內核價值就是他們的個人。

他們暫時的破產,並不會殃及內心世界的資產,甚至不會殃及他們的外部財富關係網絡。

但這類人在世界上太罕見了。即使他們的天賦白送給你,你也未必願意要。


賺錢是一輩子的事兒,人的一生,一定要富一次!


二、防爆指南

1.“防爆指南”之一:你自己別爆掉

有人寫文章說,價值投資的好處之一,是可以讓人長壽,89歲的巴菲特和95歲的芒格,還有別的諸多例子。

但事實可能是,長壽成就了價值投資者。

只要活得夠久,就會有更多可能性。

為了實現這一點,你需要做兩件事:避免自己太早掛掉;活得更久。

這個世界讓人太早掛掉的事情,幾乎都被統計學算出了概率。

下面是一個人一生中掛掉的可能性(據說來自美國的保險公司,數字有待核實):

死於心臟病:危險概率是1/3

死於癌症:危險概率是1/4

死於中風:危險概率是1/14

死於車禍:危險概率是1/45

死於飛機失事:危險概率是1/4000

死於狂犬病:危險概率是1/700000……

你要做的是,從降低較大概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入手,例如多運動,注意飲食,防止心血管病,立即戒菸,等等。

就像芒格說的,如果我知道哪裡會讓我死掉,我就不去那些地方。

除此之外,就是拉長壽命。

硅谷著名投資人彼得· 蒂爾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個人計劃:活到120歲。

具體策略有:投資延長人類壽命的研究。他投資了成立於2009年的Unity 公司,宣稱要在不久的將來,消滅1/3與衰老相關的人類疾病。

為一家專門研究人類抗衰老技術的基金會,提供了700多萬美元的資金支持。

服用生長激素藥物的同時,並往身體裡注入年輕人的血液。提供換血服務的,是一家名叫安布羅希亞的硅谷創業公司。

2.“防爆指南”之二:別被身邊的人炸到

兩句話:別讓自己在乎的親友爆掉;遠離爛人,別被他們炸到。

照顧好自己身邊的人,比什麼都重要。

遠離那些會炸掉的人,除非他們是你無法切割的親友。

我們的文化崇尚以成敗論英雄,所以“能人”無需受到道德的束縛。跟著大哥有肉吃,利益大過是非。

然而根據巴菲特和我的經驗,幾乎從來沒有從與“爛人”合作中得到任何東西,除了教訓。

而且爛人還有一個特點,即使你不斷妥協,希望與其建立某種“這樣你可滿意了吧”的平衡,也只會招致對方“原來你丫是個軟柿子”的步步緊逼,絕不收手。

更不消說那些會“炸掉”的人。不管這類人多聰明,多能幹,多有關係,一旦炸掉,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失。

3.“防爆指南”之三:別讓你的職業生涯爆掉

待在自己的能力圈裡。你的職業應該是能帶給你快樂的。

理想狀態是:你幹工作幹不累,工作“幹你”你不苦。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

就像涮火鍋一樣,你應該不斷往自己的職業火鍋里加湯加料加熱。

4.“防爆指南”之四:別讓你的財富爆掉

你要努力讓“富一次”和“只用富一次”變成一件事情。

5.“防爆指南”之五:別讓你的精神世界爆掉

李佛摩是被不少中國投機客崇拜的偶像,儘管他最終自殺。


賺錢是一輩子的事兒,人的一生,一定要富一次!


1893年,李佛摩16歲初涉股市就取得成功,以放空出名,有“華爾街大空頭”之稱。

李佛摩去往紐約後半年內輸光家產。

他借了500美元,重回波士頓,再賺回10000美元。

1901年,美國股市大漲,李佛摩財產爆增至五萬美元。

不久,李佛摩再次輸光。

1907年10月24日,大賺300萬美元。

1908年,做多棉花期貨,幾周內破產,負債100萬美元。

1917年4月,償還所有債務。

1929年,趁股災賺取超過一億美元。

1934年3月5日第四次破產。

1940年11月,在洗手間舉槍自殺。

李佛摩曾有句名言:“華爾街不曾變過。口袋變了,股票變了,華爾街卻從來沒變,因為人性沒變。”

他認為,“投資人必須提防很多東西,尤其是自己。”

他隨時自省,因為“市場永遠不會錯,只有人性會犯錯”。

懂得很多道理,也利用這些道理富了好幾次,然而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李佛摩死時還有500萬美元,那時的美元相當值錢。儘管他多次從破產中崛起,但是最終他的精神世界崩潰了。


賺錢是一輩子的事兒,人的一生,一定要富一次!


三、投資大坑

本部分,總結了本國人民經常陷入的10個投資大坑。

1.“投資大坑”之一:飢餓感

小時候我從襄陽回武漢鄉下老家,途中需要兩天。第一晚到了武漢,投宿親戚家,第二天一大早天不亮再趕長途車,我被從窗戶塞進去,全家才勉強擠上去。

我們總是擔心擠不上車。

有人總結過去四十年的發財機遇,劃分邏輯就是第一波,第二波……

信“康波”的人,精確至年份地執行著“忌破財、宜置業”的投資計劃。

我們總是擔心錯過某一波。

當某一波來臨,大家蜂擁而上,孤注一擲。

在加拿大,做地產經紀的朋友講她客戶的故事。

那位先生住著一棟大別墅,大冬天捨不得開暖氣,在家裹了件大衣。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家孩子有次上一位加拿大老太太的輔導班,她租住在一棟漏水的老房子裡,卻把花園收拾得生機勃勃。

有次我看見她僱人運來一整車的花,種在並不屬於她的房子周圍。

中國人捨得買貴房子,買豪車,但如這位老太太般“大手筆”買花的,極為罕見。

我們過上好日子的時間並不久,飢餓感從骨子裡影響著我們的投資價值觀與策略。

2.“投資大坑”之二:想暴富

世人皆有貪心,連“美元總統”格林斯潘也不能倖免。

格林斯潘被麥道夫騙走了30%的退休儲蓄(他買的基金投給了麥道夫)。他提起這件事時說,當初的回報看起來太舒服了。

麥道夫在中國不會有市場。10%的年回報率,作為一個騙子你不覺得慚愧嗎?

大名鼎鼎的橋水基金,其旗艦產品Pure Alpha在2018年的回報率為14.6%,超過了市場和大多數同行。30多年來,該基金產生了12%的平均年回報率。

戰勝市場是非常難的事情,但人們總是躍躍欲試。

但你會明白,要試圖擊敗市場,你的對手是像耶魯大學基金會這樣的機構。

通過投資指數基金,可以擊敗85%的投資者(美國的統計數據)。

但是有多少人願意選擇如此沒有想象力的方法?

從平凡到優秀難,保持優秀更難。均值迴歸猶如地心引力般無處不在。

湯姆·彼得斯的經典之作《追求卓越》裡,精心選出了43家最偉大的公司,該書出版後僅兩年,其中就有近1/3陷入了財務危機。

大多數卓越者會迴歸“平均水平”。

暴富不易,連達到市場平均水平都很難。

3.“投資大坑”之三:太年輕

十多年前,我們地產公司賬上有些資金,財務就順手做點兒理財,打打新股。老外股東對此提醒到,打新股有風險啊。幾個中國股東說,打新股怎麼會有風險?想打都打不到啊。

現在回頭看,真夠幼稚的。

改革開放40年,我們都是市場經濟的新手,更沒有經歷過完整的週期。

我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人沒有經歷過真正的經濟衰退。

2015年,大量高槓杆的投資者完全不知道風險是什麼。

我們心底默認,經濟會一直高增長,房價會一直漲下去,股市突破10000點不是夢。

我們沒有美國人的那種經歷:在1929年10月股市崩盤之後,股票投資者用了整整21年零3個月的時間才使自己的收益趕上債券投資者。

美國散戶從90%降到6%,他們是如何被“消滅”的?而我們的散戶還貢獻著80%的交易額。

4.“投資大坑”之四:忽悠多

看到一位“投資導師”在某書的序言裡講:“要長線投資,不為短期利潤所誘惑,您才能真正賺到錢!”

他舉自己學生“花”的例子:

從2007年4月到2007年10月股市見頂前,她堅持長期操作,股票賬戶從十幾萬變成了七十多萬。

2009年6月,滬指經歷了從6124跌到1664的大跌,然後反彈到了3000點。花的賬戶有1400萬,都是股票。

2010年3月份,花的賬戶市值竟然達到了9990萬。

2010年底的時候,花賣股買房,擁有28套房了。

3年時間從十幾萬到一個億,這是長線投資嗎?

節奏準確地由股票切換成房子,這不是人是神啊。

作為“投資導師”,此人講的故事,和他的主張風馬牛不相及。他所傳遞的投資價值觀,真會害死人。

5.“投資大坑”之五:想逆襲

如上面的故事,發大財、大躍進,大逆襲,是我們的財富文化中揮之不去的基調。

6.“投資大坑”之六:追 ALL IN

《激盪三十年》寫李書福說過這麼一段話:“小時候我賭過錢,比方說贏了1塊錢,全放下,變4塊了,全放下,變8塊了,再全放下,變16塊。有些人贏了1塊錢,就收回5毛,他贏的錢明顯比我少得多。但我這種弄法,可能最後一次全沒有了,一分也不剩。”

20多年裡,他每次都把賺的錢“全放下”,賭到一個行業裡。

他拍照賺了點錢,一年後就去開了一家照相館;

再多賺了點錢,一年後就去辦了一個冰箱配件廠,又賺到錢了;

兩年後他索性辦起了一家名叫北極花的冰箱廠;

再到後面的造摩托、造車,收購。

在過去40年的高速發展中,最厲害的人大多來自奮不顧身的 ALL IN 者。


賺錢是一輩子的事兒,人的一生,一定要富一次!


這其中是有原因的:反正大家都窮,沒什麼可輸的。

摸著石頭過河的時代需要敢衝的人。

創業者需要全力以赴。

然而陣亡者更是數不勝數。成功者或許只是倖存者偏差。

普通人不要輕言 ALL IN。

騰訊說 ALL IN 2B,但其王者榮耀還在日入3.5億。

有人說,你是指下注的時候要講究策略嗎?我有凱利公式呀。(在機率論中,凱利公式是一個用以使特定賭局中,擁有正期望值之重複行為長期增長率最大化的公式。)

然而凱利公式必須是在期望值為正的時候才有用。

ALL IN 的應該是一個人的激情、專注、專業,而非賭上自己的全部資產,押車押房子。

7.“投資大坑”之七:信秘方

投資沒有秘訣,即使偶爾有,也不可複製,並且迅速會失效。

投資無法預測。沒有人能準確地預測週期,即使你看準了某件事情必然發生,時間也未必站在你這一邊。

《價值投資:通往理性投資之路》一書中寫道:“我反覆研究的一個主題是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沒有絲毫的證據表明我們可以預測未來……(我們)研究了分析師的短期分析能力,研究結果很不樂觀。24個月的平均預測錯誤高達94%,12月的平均預測錯誤為45%。”

時間討厭你看穿它。

投資專家絕大多數是星座專家。

如《財富、戰爭與智慧》所寫:“有充足的證據表明,所謂的專家只是通過直覺進行預測,他們的成功率低於50%。‘在預測多種可能的結果時,他們的成功率,甚至趕不上那些向股票版面扔飛鏢的猴子’。”

該結論基於大數據的統計,包含了294名專家在多年中所進行的82361個預測。

搞笑的是,專家們所犯的大多數錯誤在於他們依靠直覺與情感啟發法做決策。

原來即使是“大師”也沒有秘方,只是在亂扔飛鏢而已。

《專家的政治判斷》對此評論道:“人類的預測往往無效,這是因為他們骨子裡是宿命論者,他們討厭利用概率策略來預測,因為這意味著錯誤不可避免。”

結果是,那些專家中的倖存者,被視為大師,然後才開始畫靶心,總結成功秘方,這些秘方被散戶們奉為至寶。

8.“投資大坑”之八:“炒房教”

中國人算得上是世界上最“信仰”房子永遠會漲的人了。

橡樹資本的創始人在《週期》一書中提及,阿姆斯特丹市紳士運河區經過 350年房價才上漲1倍。

房價永遠會漲,是個傳說,而非事實。

房子在本國是個極其複雜的話題,買了的人嫌買少了不開心,沒買的人更不開心,到底該不該買房?何時買?何地買?

房子和學校,是飯桌上的核心話題之二。

除非是有長期不錯租金回報的物業,否則房子應該以自住為主,尤其不應該加太大槓桿炒房。

即使長線看,房價幾乎都是上漲的,但有可能在週期性調整中,槓桿砸死炒房者,熬不到房價繼續向上。

2004年我去香港,看到滿大街天橋上都拉著廣告橫幅,寫著幫助負資產的人活命。

我們的炒房者,幾乎沒有經歷過一次回調,更不知道負資產的殘酷。

9.“投資大坑”之九:喜扎堆

韭菜是一種群居植物。大家總是扎堆進,擠踏逃。

韭菜總覺得自己可以跟著莊家,割別的韭菜。

韭菜也知道一窩蜂是很愚蠢的事情,但聰明的韭菜認為自己可以提前跑掉。

然而如果你不能遠離瘋狂,就沒法先逃出去。在狂歡舞會上,音樂結束前沒人願意退場。

南海公司1720年1月21日宣佈其債務私有化計劃之後不久,股票價格從每股128美元暴漲至每股187美元,進而在一個月內上漲至每股300美元。

如下圖所示,人類有史以來數一數二的天才--牛頓,在這個價位上將股票出售,獲得7000英鎊的合理利潤,但股票價格繼續上漲。


在股價達到頂峰時,牛頓又忍不住買回了南海公司的股票。他因此損失了20000英鎊。這筆錢放在今天是一筆鉅款。

據說,在牛頓的餘生中,只要有人提到南海公司的名字,他就會渾身發抖。

10.“投資大坑”之十:愛裝死

所有投資者都面臨著一個可怕而又很容易被低估的敵人:通貨膨脹。

通脹的殺人力看似無形,其實殘酷:如果通脹率為3%——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正常水平”,24年後同樣的錢購買力會削弱一半。

如果通脹率為5%,不到15年,購買力就會減半——而且再過15年後又會減半,變為1/4。

如果更高呢?

在經歷過幾輪割韭菜後,人們如驚弓之鳥。什麼都不保險,乾脆裝死。

然而你並不能迴避現實。活著就會冒一定的風險。

四、持久富足

1.從“用腦袋賺錢”,切換到“用屁股賺錢”

首先,你要省錢,儲蓄。

其次,你要努力實現一些“在最差的時候還能給你掙錢”的救命稻草收入。

最好你的投資能夠如《原則》作者達里歐所說:構建十幾個獨立的收入流。

房產投資金額大,流動性差,反而令很多人被動地賺了大錢。因為換成股票,你不敢如此重倉,不敢加槓桿,而且漲一點兒早跑了。

這就是所謂“屁股賺錢比腦袋賺錢多”中的一種。

巴菲特數次在給股東的信裡提及個人的房產投資,他更看重物業的租金收入。

這倒是印證了某種觀點:有錢人不是資產體量越來越大,而是現金流越來越多。

我們一生追求的不是做大做強資產體量,而是做大做強穩定、持續的現金流。

巴菲特說過“5288鐵律”:如果我的114.75美元在1942年被投資在一個無佣金的標普500指數基金上,所有股息都進行再投資,那麼到2019年1月31日,我所持股份的價值(稅前)將增至606811美元。

這相當於每1美元賺了5288美元。

然而,用屁股賺錢的事情,更需要厲害的腦袋。

2.誠實是一種“策略”,而非一種美德

芒格說過:我們更多的是因為講道德而賺到了額外的錢。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說法適合我們,他沒有說誠實是最佳品行,他說那是最佳策略。

這句話有兩重含義,一是對外誠實,一是對內誠實。

如芒格所說:你的內心應該有一個羅盤。這樣,你就會知道哪些事情是即使完全合法也不能做的。

對內誠實更艱難。因為自己是最容易騙的。

芒格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上說:處理不好“心理否認”是致人破產的常見方式。

諾獎得主卡尼曼認為:“(人們甚至不想投入)最少的精力去設法切實搞清楚他們做錯了什麼,此事並非偶然,而是因為他們就是不想知道。”

人們喜歡騙自己,也擅長於騙自己。有位教授寫過一本論述人們為何容易受騙的學術專著,結果他竟然也是伯納德·麥道夫龐氏騙局的投資者。

即便不喜歡現實,也要承認現實。

3.能力圈和舒適圈的黃金交叉點

你的學習也是要基於能力圈的,否則跨界只是個幻覺。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假如你從來沒有學過圍棋,試一下拼命學一陣子圍棋,看看你能夠達到什麼水平。

走出舒適區,和走出能力圈不是一回事情。

一個人應該在自己的能力舒適區,並不斷拓展。要走出的,是自己的懶惰舒適區。

風險資本家弗雷德·威爾遜認為:“你取勝的唯一途徑就是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並堅持做你擅長的事情。”

查爾斯·D.埃利斯的觀點更有趣,他認為:每個投資者都有一個能力區(你真正擅長的投資領域),和一個舒適區(能讓你保持鎮定和理智的投資領域)。

如果瞭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你就能明白自己需要在以上兩個區域學習哪些知識(見下圖)。


賺錢是一輩子的事兒,人的一生,一定要富一次!


上圖中間重疊的部分是你的最佳區域,你最該專注的部分,在那裡,你擁有所需的技能和情緒,能做到最好。

4.構建你的核心能力

一個人不需要用反彈來證明自己,但是一個人必須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科斯定律的一個重要含義是:一項有價值的資源,不管從一開始它的產權歸誰,最後這項資源都會流動到能最大化利用其價值的人手裡去。

保護財富的最好方式是讓自己配得上這財富。

5.構建你的個人安全邊際

本傑明·格雷厄姆將“安全邊際”定義為“價格和預示的或經過評估的(內在)價值之間有利的差額”。

內在價值是未來現金流的現值。安全邊際反映了內在價值和當前市場價格之間的差距。

打比方說,如果你要建一座能過10噸貨車的橋,這個橋的載重量最好是20噸甚至更高。

格雷厄姆說安全邊際的目的非常簡單:“實質上,安全邊際的功能使得準確預估未來成為多餘。”

塞思·卡拉曼將格雷厄姆價值投資體系簡單描述為:在安全邊際許可的低價時買進,然後等待。

是否意味著要極端保守呢?並非如此,這是一種財富洞見,綜合了這個世界的基本智慧。

不僅是財富,你個人也要有非常厚的安全邊際。

6.黑天鵝的正面應用

在不確定性的世界,概率思考是一種基本能力。

是否意味著要極端保守呢?並非如此,這是一種財富洞見,綜合了這個世界的基本智慧。

投資是一種運用概率的活動,所以其他概率博弈的經驗可能會對投資有所助益。

哈佛大學教授理查德·澤克豪澤是一位橋牌高手,他說道:橋牌需要在近乎不可知的情況下不斷地評估可能性,一局之內,選手需要做數百次決斷,還要常常權衡可能的得與失。但好的決定也可能會造成壞的結果,這既包括自己的決定,也包括搭檔的決定,選手對此必須一直保持心平氣和。如果想在一個不可知的世界裡進行明智的投資,這種坦然接受的能力就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人因為極小概率的“黑天鵝”爆掉,但也有人可以正向利用黑天鵝賺錢。

據說當時塔勒布管理的對沖基金 Empirica,從“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的市場大跌中獲得了豐厚的收益。

7.制定你的長期路線圖

你需要長期而偉大的路線圖。

在投資方面,時間就是阿基米德的槓桿。

投資的時間長度,衡量和判斷投資結果的時間段,對於任何一項投資都至關重要,因為它是制定正確資產組合的關鍵。

8.實現人生的持久性知足

有些人喜歡賭博,並非是愛上發財,而是愛上了賭場。

財富如海水,越喝越渴。

貪婪會養成一種自毀型人格。

比較是萬惡之源。因為你的頭上永遠有比你更富有的人。

人生的持久性知足,往往是與財富無關的。

大學畢業的時候,在給同學的留言本上,關於“職業理想”這一欄,我寫道:有錢去做與錢無關的事情。

惟有“與錢無關的事情”,方能實現人生的持久性知足。而適當且牢靠的財富,可以保護“與錢無關的事情”。

要實現以上理想,一個人一生只用富一次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