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抑郁症患者对家人和父母于不顾离开!亲情!感情他们无法理解吗!时刻陪伴也不行?

用户243975098252


时刻陪伴是感情支持,这很好,但抑郁症毕竟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是一种疾病,患者的情感绝对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所以即使抑郁症患者的态度是积极的,想好,还有亲人的时刻陪伴,但仍然会突然产生无法控制的悲观及自杀想法。

你的问题充分反映出了我们大众对于抑郁症的认知问题

人们总是觉得抑郁症就是想不开了,有家人和父母的时刻陪伴,过去这一阵就好了,但实际情况却很残酷,不是这样的。抑郁症是全世界都无法彻底解决的医学难题,是给人类造成巨大负担的世界第二大医学疾病,排名仅次于第一名的肿瘤。全世界有近4亿的抑郁症患者,我国也是抑郁症最大患病国,但我国国民对于抑郁症的认知程度仍然少的可怜,甚至我国抑郁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人数不足患病人数的十分之一,这样的水平甚至低于很多低收入国家。究其原因就是公众对抑郁症相关知识的缺失,以及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偏见和由此造成的病耻感。

抑郁症是有着明显生物学特征的医学疾病,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靠哄、靠劝、靠讲大道理是好不了的。必须进行正规的医学治疗才有机会彻底摆脱抑郁症,这一点不知道为什么在普通群众中是存在争议的,一些人认为抑郁症是治不好的,一些人认为吃抗抑郁药会把人吃成抑郁症……

总是有些人喜欢随意的揣测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即使这件事情本身是一个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医学问题;总是有些咨询师、老中医号称能治愈抑郁症,即使他们都认不出最基本的抑郁症状;总是有一些旁观者抱着看热闹的态度肆意对抑郁症患者品头论足,即使这名患者刚刚出现自杀行为,情感十分脆弱经不起任何的刺激。因为他们不懂,不懂什么叫抑郁症,不懂抑郁症患者正在经历什么样的阴霾。曾经有为抑郁症患者说过“感觉自己处在地狱的最中央,向上无处攀爬,向下无处支撑”,这样的形容充分表述出了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无助、无望、悲观厌世的感觉。

抑郁症患者当然懂亲情,懂感情,但是他们的抑郁症状折磨的他们太久了,以至于自己早已失去了对于自身情感的控制权,无法抵挡的自杀观念有时候根本就不是日积月累的产物,在临床上,其实很多患者的自杀行为往往出现在开始治疗,并且抑郁症状已经出现好转的情况下。

抑郁症的家属应该如何做

首先,至亲的陪伴一定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患者自述需不需要,家属的陪伴都是良好的情感支持,都不是可有可无的。

陪伴的同时一定要开展系统的医学治疗,一般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如果患者明显的流露出自杀的念头,最好住院治疗,减少自杀风险。不要抗拒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完全是患者可以承受的,甚至很多患者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住院的期间陪护的家属也要加强观察,避免患者出现不可挽回的自杀行为。

日常观察患者的内容有:

  • 抑郁情绪的变化


  • 注意患者下定决心自杀后情绪反而可能平静下来

  • 对家人表达内疚感,反复自责

  • 极力否认、回避自杀问题

  • 为自杀做具体的准备,如写遗书、与亲人最后见面、对身后事做交待、嘱托等等

如发现患者有明显的自杀观念及时告知患者主治医师,必要时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迅速改善自杀观念,预防患者自杀。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希望抑郁症患者都能勇敢的坚持下去,只有不放弃才有机会最终走出来!手打不易,谢谢关注。


我说精神


想要别人理解你,你要先理解别人,情感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

生理方面

抑郁症的病因因人而异,其中以多巴胺分泌异常最容易理解。

当人感受到外界刺激后,会分泌对应的多巴胺调节情绪,比如遇到高兴振奋正能量的事情,多巴胺一般会分泌较多,人就会感受到亢奋精神振奋和喜悦,而多巴胺分泌异常就会让这些情绪调节出现问题。

如果多巴胺分泌较少或者不及时,那么人对于外界好的刺激就会不敏感,反而一些不好的刺激会加深,这样情绪会经常处于失落之中,不良情绪不断的积累,又得不到释放缓解,随着时间推移就会越来越痛苦。

同样一件高兴的事或者别人的关怀,普通人能体会到大部分的快乐和安慰,而对于抑郁的人很少或者根本感受不到更甚者会误解。

这样一来普通人会觉得抑郁的人不可理喻,实际上是你没有感受过那种莫名其妙的无奈和痛苦,只是根据你自己的感受来推演,又怎么能算是真正理解他们。



心理方面

谁都不想被当作异类,很多时候人都是在掩饰自己,其实谁都有与众不同之处,但是却又彼此互相调笑,最后都学会了假装。

而一些抑郁的人,早期其实和正常人一样,却因为一些原因被围观批判,导致心态失衡有没有人理解,最后导致的最开始的抑郁。

最开始的伤害也许来自外界,但是让伤害加深的反而是他最亲近的人对他的不理解和忽视,来自自己最信任的人的不经意间的伤害更伤人心。

普通人突然遭遇意外心神必然震动,而在这时候再受到刺激,往往会产生不良后果,而如果没及时缓解,就会往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

而一个人受到伤害后,再被自己亲人的人二次伤害,那么不信任自然产生,不敢再轻易信任任何人 ,这会让人在悲观的世界里越陷越深。

心理上遇到的问题,长时间得不到疏导,就有可能导致生理上的病变,然后反过来加深心理上的问题,让人难以自拔。



现实环境

我们国家在心理诊疗方面还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对于心理疾病和诊疗往往存在很大的误解。

这就导致很多人害怕被人嘲笑歧视,不敢去找心理医生,最终延误治疗。

还有就是专业的心理医生和医疗机构很很稀少,往往在大城市集中,这也和人们不愿意正面应对有很大关系。

而且心理医生除了要拥有专业的医学知识 还有有更强的心理抗压能力,极好的职业操守以及高度发达的情商,这些都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导致优秀心理医生很难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

对抗抑郁症,现在除了及时去正规医院诊疗,更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心病还需心药医,家人和世人理解和支持才是对抗抑郁最好最温和最有效的,然后再有专业人士的帮助,才能早日摆脱抑郁的困扰。


静静思考的风


有严重的抑郁症,希望通过自杀来解决痛苦,他们会周密的计划,反复的实施自杀行为,有很多人会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可以放弃亲情?这也许是因为有时候,带给他们这种绝望与黑暗感的正是他们的亲人。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看,心理咨询师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抑郁症患者有能够看到希望的存在,很多时候会让来访者考虑,如果他们离去,亲人会如何的痛苦,但实际说实话,这种问题很多抑郁症患者是考虑过的,更多的时候是抑郁症患者无法对抗内心那种绝望感,也许离去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解脱啊!

举两个例子吧!

初中的一个小姑娘,抑郁症,有自杀行为并实施过两次,被人推荐做心理治疗,进咨询室第一句话是,没有用了,我就是想走,然后沉默了一个小时,治疗师想尽一切办法她都不开口当心理治疗师把他严重的程度,告之来访者的母亲的时候,他母亲关心的居然是孩子,什么时候能够去上学?也许在这个女孩的心中,没有人是真正关心她的,

32岁女,产后抑郁,公公婆婆带孩子,去小区活动,一个人在家实施了自杀行为,幸运的是,手腕上的银镯子,挡住了菜刀,被抢救了回来,询问时,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她的回忆只到,她渴了,想喝水去了厨房为止。

抑郁症比我们很多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他们的痛苦,也不是我们一般人可以想象得到的,当他们需要通过自杀去解决内心的痛苦和黑暗的时候,也许活着才是更痛苦的。


心理咨询师王旭亮


亲人,如果不能诚实的面对他的问题,放下架子,身段,站在她的角度,感受他的困境,真正地理解,不做无效,壁上观的安慰,其实只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她的世界只有她一个人。”🌳🌳🌳🌲🌲🌲

有一些人吧,迷迷茫茫,没有路,他也不着急,得过且过,另一些人,如果他看不清前面的路,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看到别人都负能量没有人管,没有人在意,他就会非常焦虑,甚至不愿看,不愿活。🍰🍰🍰🍞🍞🍞🎨🎨🎨🐿🐿🐿🐿


向日葵8853161210914


明知有病,为什么不帮助其就医?抑郁症患者生不如死的痛苦有谁能够理解。陪伴有什么用,能分担患者的痛苦吗?


沙河百灵


因为家人也要活下去,陪伴了他们可能就没饭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