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到了海拔两千米后每隔十天上五百米还会出现高原反应吗?

萌丿王子流光派


去西藏到了2000米后每隔十天上500米还会出现高原反应吗?



小编作为自驾西藏地理控对这个问题的第一感觉是提问者对西藏高原反应到底有多恐惧呢?不过确实对于没有到过三四千米以上的朋友来说,内心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想想当年自己第一次自驾西藏不也是心有忐忑,只不过心理上自我克服了而已。


问题的提法只存在于理论上,实际情况不存在

首先西藏地区,甚至从进入高原后2000米海拔的地方几乎没有。从各大常入藏线路来看,上高原前的最低点如318的康定是2400米、317的理县也超二千米,109的青藏线更不用说了,就算是滇藏线的丽江也2400、香格里拉也3400,而更令人绝望的219从叶城的一千多米海拔当天进藏就要爬升至3000米以上的昆仑山上了。

进藏适应高反最佳线路是川藏南线

提问者提及的问题符合进藏适应高原反应的大原则,就是渐进式海拔上升进藏。但实际操作中,线路海拔的递增却不以人的理想意志变化,而对于新手进藏,以小编的经验分享,318川藏南线是最大程度符合这个条件的。

从上图318的海拔变化我们可知,沿线还是有不少海拔在3000左右甚至是以下的地区可以在自驾途中选择住宿來适应高反,尽管之间会有不少4000+的垭口,但高反有一个特点就是人体感觉高反难受的程度晚上会比白天更强烈,所以为了更好更安全的适应,我们最好选择较低的地区住宿过夜。康定过后,一般会选择雅江、巴塘、如美、八宿、波密、巴宜区等。这些地点只有八宿的海拔超三千但也只是3200米。但不能掉以轻心以为这样就不会有高反了,关健还是要在白天的高海拔地区自驾过程中确保充足的水分䃼充,小编亦多次在类似如何应对高反的问题中提及的在干燥藏区人体必须每天保证成年人有3000毫升以上的䃼水量以及结合冲服葡萄糖粉,以本人的经验要比口服所谓的抗高反药物效果更好。



总结

我们自驾进西藏在心理上无需为自己背负太重的高反包袱,要知道这个是正常的人体适应过程,区别只在于强度和持续的时间问题,既然如此,我们在做足功课的同时只要勇敢面对,身体健康心肺功能健全的情况下权当是一种身心历练和意志考验的过程而已。


在自驾川藏线318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一次当年人民子弟兵在恶劣落后的条件下硬生生的开凿出这一条震惊世界的进藏大通道的豪迈气概,本身这个过程也是对当年牺牲在川藏线上的子弟兵致敬。


百威天地BRAVEWORLD


我刚从西藏回来,川进青出的经典路线,成都过去9天,到了拉萨花了10天出来回宁波,针对高反说说我的感受吧。

沿途海拔是逐渐上升的,中间当然也有下降的,高反我是在理塘开始的

路线海拔:成都-泸定(2300m)-新都桥(3300m)-理塘(3950m)-芒康(4000m)-邦达(4000m)-然乌(3800m)-通麦(4000m)-八一(3000m)-拉萨(3650m)

高反最严重最难受的时候我是在理塘,芒康海拔和理塘差不多,但是我没觉得很难受,可能适应了,个人建议,住宿选择低海拔的地区,比如理塘过后的巴塘、芒康过后的左贡、邦达过后的八宿、通麦过后的鲁朗

以上的路线是我自己经历的,因为第一次没有经验,可以根据我的个人建议尝试进藏。









90後生活


提前10天吃红景天或者诺迪康(这个医保可以报销),到了高原地区继续吃、直到离开高原地区停药。另外活动要缓慢一点,我60了、高血压十几年了一直在吃降压药,只要血压平稳就没有问题。我去年九月份刚刚自驾游西藏、历时45天左右,原准备去阿里地区定日县、珠峰大本营,因时间有点晚没有去,到了林芝、墨脱、羊湖等地区,由于提前吃药了,所以高反不厉害!我前年到色达高反的有点头痛、睡眠不好,那里植被少、空气含氧量低,所以有点高反


赵捷12


去西藏旅行,预防高原反应,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循序渐进的进入西藏,只要在海拔2000米的地方,呆个一两天,之后再去海拔3000米的地方待个一两天,有这样一个适应过程,基本上可以预防高原反应,一般情况下,走川藏线,就是这样的一个,海拔格局。



只做到循序入渐进的进西藏,还不能完全的预防高原反应,还有很简单的三条,必须执行到,才能够完全的,预防高原反应,第一条就是,禁止距离运动,如果你循序渐进的进入西藏,发生了距离运动,那也白搭,剧烈运动是导致高原反应的罪魁祸首,一切行动要放慢,不能小跑,不能着急,走路要慢,搬东西的时候,搬行李的时候,不能太激烈,夫妻不能有夫妻生活,不能弹跳拍照等等。

第二条,放松心情,紧张也会导致高原反应,人在紧张的时候,血液流速就会加快,加快消耗血氧能力,快速使大脑缺氧,进而会导致高原反应,就犹如平时,遇见心动的人,或者去面试,去见一些重要的人,都会紧张,紧张的时候会手心冒汗,大脑一片空白,同时也会口干舌燥,在高原上,这就属于高原反应,大脑一片空白,就是大脑缺氧,导致的,到西藏去旅行,一定要放松心情,确保状态正常。

第三条,去之前喝红景天,或者西洋参片,路上要喝红牛,吃多维素片,确保血液加速流动的时候,维生素,维他命,供应充足,红景天和西洋参片,是增加血氧能力的,所以提前吃,还是有很多的好处,特别是女性,之后,再加上第四条,循序渐进进入西藏,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预防高原反应的预案,保证你去西藏的时候不会发生严重的高原反应,会让你喜欢上的西藏,越玩越玩的开心。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到西藏旅行,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关注公众号,藏区自驾游,回复关键词,高原反应,就会有一系列关于高原反应的一些小常识,等你来哦。


川藏自驾游


理论上会极大程度缓解高反,甚至避免高反。人本身的生理机能随自然环境的自调能力还是很及时的。我当兵的时候第一次去高原(道孚)的头一个星期,可能是年轻,身体素质也还过得去,其它倒也没觉得啥,什么头昏脑涨都没有。最明显的高反,就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当然、大体力运动喘粗、四肢乏力等等这些现象,内里人去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但是,随着在高原呆的时间增长,相对静态前提下的高反逐渐消失。但是、大体能运动还是比在低海拔地区吃力很多。所以,我估摸着,按你所说的这样长时间区间的逐渐上升海拔高度,身体应该有个很好的适应过程,高反现象可能能够很好的避免吧!


七分水85904527


17年12月份,我初次进藏的时候,也是很担心会有高原反应,所以乘坐火车去的拉萨。看网友们建议,说是可以慢慢适应海拔的升高。但是,火车刚到西宁的时候,西宁海拔应该在两千多米吧,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轻微高反,深深感觉到自己呼吸有些不太顺畅。尽管开始换了供氧列车,那一晚上,头疼到爆炸,加上本来就是硬座,休息不好。所以,两千多米一般人应该还是有点反应的,看个人体质吧。最后,不用担心高反会怎样怎样,头疼是在所难免的。只要到了高原,好好休息,适应两天,一般没什么状况。


95云深不知处


高反这是很正常的,因人而异,有的反应大,有的小。我对海拔变化很敏感,2700时就能感觉到变化了,呼吸上也觉得缺氧。到了4700缺氧和失压的感觉更强,头疼,嘴唇发紫,不过还能忍受。我们是从格尔木一路开到拉萨的,中间没敢住。去之前红景天喝了两个月,途中各种药都试了,没用,还是体质的事。我们还带了一个医院用的氧气瓶,没用上,给路上认识的一家人用了,那位大姐快昏迷了,一路互送到拉萨直接近医院。所以看自己体质,长期在高海拔可定会不舒服的。


马路上的小虫1


一四年自驾去的西藏,北京往返二十天一万公里,就我的体会每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八辆车二十人,老人和孩子较轻,基本上就是不停的睡,青壮年反应不一,有啥事儿没有的该抽抽该喝喝,有吐的不行的,有去医院输液的,拉萨海拔三千多全队两三天以后基本适应了,返京时在路过海拔四五千高度时,虽然也难受不过从心里也就觉得无所谓了。


帆朵1


其实不用 我桂林的 骑摩托车到折多山的时候4000海拔出现高高反然后返回康定休息三四天 就行适应一下酒可以了 一直到唐古拉山耍无人机都可以。



丶啊仁


关于高反,没有会不会发生一说,对居住在低海拔的人来说,高反是自然反应,必然有高反,这个是生理构造带来的,高原居民的肺体积都大于低海拔居民,高反绝对都有,只有程度之分。高原居民到低海拔一样会“低反”,俗话说“醉氧”。循序渐进的方式去往高原地带,高反的感觉会不那么明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