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年中国人口可能将仅剩6亿人,专家呼吁二胎补贴3万,你怎么看?

冰派正好的易水糖


现在的年轻人生二胎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作为一85后的妈妈,我自我感觉年龄刚好,但是要二胎有许多顾虑,就从我自身来讲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问题。作为一个80后的人,我说我们真的很累,主要原因是现在的经济形势,房价日益飙升,物价每天都在不断上涨,就那我自己居住的一个四线城市来讲,地理位置好的房价都破万了,而且现在有小孩子就要考虑学区房,我们这里的学区房,特别是双学区(幼儿园,小区,初中都有的)房价真的很贵,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人,家里父母供我们读书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买房只有看我们自己,但是房价和自己的工资相比,工资真的显得少的可怜。再配上孩子后期上学的问题,现在我所在的小区幼儿园每学期费用已达一万,一年光学费都得两万元,还不说自己给小孩子报兴趣班,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粗略的计算了一下,我从生孩子到现在在我家孩子身上已经花费了15万,还不包括吃喝和衣服等等,我家孩子现在六岁多了,所以我觉得养孩子的第一困难是经济问题。

二是精力问题。现在自己和老公都上班,而且老公工作很忙,自己工作也不清闲,家里的公公婆婆没法帮忙看孩子,而且他们都是农村人,没有收入,以后老了肯定是我们养老,所以,我觉得压力特别大,现在已经照顾一个小孩,每天早晨送去上学,晚上接回家,给她做饭,辅导作业,洗漱等等,已经没有自己的生活了,所以,如果再要个老二的话,自己会累疯的,我们一个同事,她和她老公就是这样,家里的公公婆婆没法看孩子,他们又都工作,刚又老二时,我同事自己在家看孩子,六个月后他们不得不找个住家的保姆看孩子,但是由于保姆要求每月得有休息的时间,所以每周只有周一到周五给看孩子,周六周日自己看孩子,我看着都觉得累,每周约她出来他都出不来,因为孩子小需要照顾,现在还不容易一岁多了,但是每次出来吃饭,还是小孩闹得时候饭都吃不好,不想我们没有二胎的还能坐下来吃会饭,毕竟六岁多的小孩可以自己吃东西自己玩儿。

三是家庭夫妻和谐的问题。看孩子需要精力,例如我家,我老公工作比较忙,每周有可能就回来一天,所以看孩子的重任都落在我自己身上了,但是由于我自己也有工作,而且有时也比较忙,回到家就自己一个人照顾小孩有时我也比较烦,觉得怎么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做,就会和老公吵架,严重影响夫妻和谐,同时还觉得相当的不公平,为什么一样工作,反倒自己还要回来做饭看孩子,心里有事极度不平衡,特别容易生气,日久对夫妻感情不好,所以一胎尚且如此,别说二胎了,我自己都觉得会吵得更厉害,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同意不要二胎。

最后,女人来说,生二胎对自己的身体影响很大,我第一胎就是剖腹产,第二胎肯定也是剖腹产,所以对我来说还是不要二胎的好。望大家能够关注我,一起讨论生活的点滴,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悦小美爱生活


我是一个九零后,我现在结婚快一年了,但是我连第一个小孩都还没有生,为什么不生?因为我连养第一个孩子都有点怕!我现在每个月6000块,老婆,每个月5500,两个人,一个月11500块,每个月房贷3000多,生活费,2000块,然后一年到头普通的开销加上家里人情世故,开销就要花掉好几万块,然后一年就没剩下什么钱,真的害怕怀上小孩连检查的钱都没有,真心有点累

给三万块钱生二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觉得可能好多像我一样的,九零后都不会生二胎,压力太大了,小孩子从怀上就就要花钱,检查呀这些,以后奶粉上学生活费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没有二三十万肯定搞不定,以后结婚买房买车又是100来万,想想都吓死人了,还三万块谁干?

如果第一胎是个女儿,可以考虑一下生个二胎,因为女儿毕竟压力会小一点点,如果第一胎生个儿子就不再考虑了,除非发财了,其实我自己也是个独生子,明白一个人其实也挺孤单的,我也想多生一个小孩,可是现实不允许啊!现在高房价,高消费,低收入,让多少人望而却步,养两个小孩子,那么难,为什么不就养一个?让一个小孩子受到最好的生活待遇教育条件,


广漂小强


先不说给生育二孩的家庭补助多少合适,专家说中国2100年人口可能将剩下6亿,这个预测可能性极大。

来看一组数据。2016年新出生人口:1786万,2017年:1723万,2018年:1523万;2015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96%,到了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至0.381%,(如果保持这个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将很快为零);另外,目前90后比80后人口少3100万,00后比90后少4100万。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中国新出生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未来人口锐减是大概率事件。


回归主题。专家呼吁给生育二孩家庭补助3万,首先对这一提议给予肯定,不管未来能否实施,总算有人发出了鼓励生育的呼声。虽说现金和实物奖励是提高生育率的最直接和最有效措施,但是补助3万元,对那些农村困难家庭来说,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而对城市家庭来说,这点补助影响有限,无法调动起那些不想生、不敢生的年轻夫妇积极性。


现在生个孩子不是说生下来完事那么简单,养育成本比过去多多了。从孕期体检到孩子出生,再到小孩长大成人,期间要面临养育、教育、就业、买房、结婚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费用都让父母非常头疼。当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现在很多家庭成员为“421”结构,90后夫妇要供养两对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和一个孩子,如果再生育二孩,一块钱要掰成多半去用,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生完二孩首先要面临的是小孩教育问题。从小孩4岁开始入托,直到20多岁大学毕业,或者出国深造,期间还要参加各类兴趣班、补习班,没有几十万、上百万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区区3万元连奶粉或学前班的费用都不够,不要说是补助城市家庭,农村家庭也不够,真的是杯水车薪。


其次要面对的是小孩结婚买房问题。在房价与收入比严重失衡的当下,不谈一二线城市房价,买套三四线城市的房子不吃不喝也要20~30年,多生一个孩子意味着需要多买一套房子,如此高的天价房如何让年轻夫妇想生、敢生、多生?

因此,补助钱款只是解决生育率下降问题的措施之一,想要提高生育率更要从治本做起,需要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比如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减免二胎家庭税费、降低教育医疗成本、健全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等。


抽时间来看看


27岁,90后,刚结婚不到半年,两人都没想过小孩的问题,有着避孕措施。

小孩肯定是要的,和媳妇儿都不是丁克族,但二胎是万万不会要的(除非一次来个双胞胎或者龙凤胎)。

“专家”是在搞笑么,补贴3W,多生一个。我身边有一个同事,今年他老婆刚怀上小孩,就昨天还在群里闲聊,很难受,媳妇儿只是做了一个无创产检就是2500,现在才两三个月,前期各种检查之类的已经花费了5、6千了,后期还有这么长的时间,他说至少也是25000以上的检查费用。

我们的工作不算好也不算差,到手就是6000+吧,在现在的成都属于一般水平,暂时没有更好的出路,能够因为怀孕及时提升自己的薪酬,关键是还有房贷3000,他媳妇儿怀孕后,反应还特别的大,搞得现在经常请假,收入本来就少,现在还打折,以后还会长期请假,这些都是花销。

我和我同事都是农村出来的,所以还是想把孩子放在成都教育,毕竟大城市,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是老家不能比的。而且给大家讲一下我们的农村老家的教育,我本人7岁才上幼儿园,只读了一学期的幼儿园,然后因为村里一年级隔一年才有一个班,所以读了一期幼儿园之后,立马就读一年级,整个年级只有一个老师,老师交所有的科目,当然我们学习的比较少,只有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和社会4个科目,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又多了一个音乐,不顾也是一个风琴老师给大家弹一下,听一听。我是到了初中才开始知道原来一个老师只负责一个科目,语文一个老师,数学一个老师等等的,然后我在初一的时候才开始接触英语,才开始学习音标等等,而且我们的老师那时候都是中专之类的学校毕业吧,英语发音现在感觉也不是很专业。我的英语到现在都不好,除了自己不喜欢学的差等主观原因,学习的环境老师的教育,起步很晚肯定也有一部分的原因。

尽管现在可能可能生了小孩把孩子放在县城,也比我们之前的教育好很多,但是我和我姐姐打听了一下费用,一年和成都的比较也就少花费一万多点,这样的比较下来,肯定是原因把还在放在成都了。

自己也常常说,不用报什么兴趣班,培训班之类的,自己当年啥都没有报也长成这样子了,也不赖。但真的到了那时候,肯定不会这么想,孩子都是心头肉,怎么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呢。这样而言,各种各样的花销,一个小孩,一年都不止3万,还不要说到他们成年,而且中国的环境成年之后,也还会给予孩子帮助的,所以一个小孩就已经千难万难了,不要说二胎了。

可能专家们只看到大数据下人口减少,他们的经济能力可能不差,但中国大部分人都是经济不可观的人,不给他们解决问题,是不能够放心生出二胎的。


北萤火


2100年,就是80年以后的中国,有6亿人口。是什么样呢?

答:太好啦!国家富強,人民幸福!地大物博,物产丰富。那時的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国土的承受力刚刚好,经过80多年的发展,科学技术世界第一,軍事力量世界第一,经济实力世界第一,文化艺术世界中心,人口寿命世界第一,医疗教育世界第一。

聰明智慧的中国人,在与世界霸权的斗争中,历尽艰辛,克尽磨难,虚与委蛇,以坚靭的毅力,诚恳的执着,斗智斗勇,加上领袖阵营以坚強实力作后盾,国人万众一心的支持,桌上一边谈判,国内一边争分夺秒抓发展,贸易战,胜出!軍工战,胜出!科技战,胜出!

那時的中国人到处都充滿鲜花,受到世界冬国人民的擁載!

新世纪,机器代替人工已是趋势,人海战早成历史。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均已普及。那時的人们回忆2019年特朗普打压华为5G時,就像现在我们回忆古代用信鴿传递信息一样可笑!

80年以后,人们健康长寿,人们早就摆脱了体力劳动,机器人代替了一切,人的社会责任就是锻炼身体,学习知识,享受人生。那時的人都懂得优生。

只有少数傻瓜才生上一群小孩!



南雁99675876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钱的问题,一些人有没有钱都会生,而一些人给多少钱都不会生,因为他们不想承担那么大的压力。

所以,年轻人不爱生孩子所导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核心在于观念

我们必须要明白,经过了一些发展,以及不同个体的亲身经历,很多年轻人都感受到了养孩子,以及要为孩子未来负责的压力。这种压力的存在,会迫使一个人在很长的时间内无法去追逐梦想,更无法去满足自己对于生活的夙愿。

所以,他们不爱生,也不想生。而如今有人提出来补偿,用钱来促进生育,这种想法很不好,也不够尊重年轻人。各位试想一下,什么人会为了三万元去生孩子?就算孩子生出来了,又会对孩子好吗?

这种行为无异于把生孩子的事儿推向于功利,虽然劳动力有了,但是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笔者反对这种带有功利性质的补贴方式。

其实,想要促进二胎,不是没有办法

首先,解决教育资源压力。如今学区房了年轻人巨大的压力,在此压力之下,他们一定担心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说实话,谁也不想因为没钱而让孩子得不到好的教育。所以,希望基础教育从学区模式转变为竞争模式。

其次,解决孩子学习压力。如今教育已然逐渐转变为合作教育,对于家庭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小学,可能需要抽一个人不工作才行。这样的话,另一半的压力得有多大?除非教育问题上,学校可以独立解决,让家庭可以选择双职工,否则,养不起啊!

再次,解决医疗压力,确保正规医疗。现在感个冒都要好几百,这个成本是很高的。如果能解决基础医疗压力,很多人就没有那么多顾及了。而且,同时也要保障正规医疗,可放心的医疗,不要让长生事件重演。

最后,解决房子压力。不要说现代观念停当如何,我们必须考虑到传统观念,如果不给孩子准备房子,他连媳妇都娶不起。可是,二十年后我们真的能给孩子买得起房吗?我们连自己的贷款都没还完啊!


综上,只有解决了年轻人对于孩子教育、医疗、未来发展等等层面的压力,他们才敢于生孩子。而这些不是补贴几万,甚至是几十万能解决的。


小言詹詹


此观点不能苟同,到2100年,中国人口减少到6亿,这个数字可能是计算机演算得来的,即使这样也无须杞人忧天。纵观历史,中国人口发展历程,从夏商时期的约800万人口,发展到现在近14亿,经历了几千年。而建国初期仅仅有5亿多人口。旧中国经历了百年战争,民不聊生,人口发展停滞,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人民安居乐业,人口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是全国人口六亿零五百万!稳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发展速度渐显爆炸趋势。1955年第一次全国人大期间,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教授、校长马寅初先生提出了控制人口无序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的动议,不但未被采纳,反而被当做资产阶级反动人口论的代表,遭到不公正批判。一时极左思潮甚嚣尘上:生吧!敞开肚皮生吧,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全国人口突破六亿五千万。这期间如果没有六十年代初的天灾人祸人民生活极度困难,人口死亡率大增和人口出生率大减等客观因素,恐怕登上七亿人口台阶,将不是1969年,而是提前五年!

自从在四、五十年代出生的大批人口进入七十年代后,形成庞大的生育群体,引爆了七十年代的人口大爆炸!每五年增加1亿人口!一直持续到1997年突破13亿!

七十年代初,人口势不可挡的增长趋势引起中南海高度重视,制定出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从此规定一对夫妻只许生两个孩子的政策,并大力推行避孕、结扎手术。因为农村人口是生育的主力军,因此在广大农村计划生育手术全覆盖。1978年人口突破9亿!党中央终于在1979年上半年制订了“一对夫妻生一个孩子”的政策。为在轨道上高速运行的人口列车拉下了制动闸,人口列车终于慢慢变成中速、慢速,平稳运行。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人口基本保持在13亿的水平,以后每年人口维持在几百万的微增长,近二十年未能突破一个亿。因此说,中央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功莫大焉!

随着国内外人口形势发展,中央进行战略调整,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政策,改变人口发展结构,绝不是全面放开生育政策!计划生育伟大成果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退一万步说,如果本世纪末中国人口真能恢复到6亿,那将是中国之福!全世界之福!

请诸位想想,欧美日发达国家的人口,为什么增长缓慢?二战后,五十年代初,全世界人口24亿,中国占了1/4,现在近14亿,占世界人口约1/5;印度3亿,占1/8,现在人口13亿多;欧洲人口5亿多,占世界人口1/5强,现在约6亿;日本人口9000多万,现在不到1亿3000万;只有美国靠移民七十多年人口增加了1亿多,由二战后两亿人口增加到3亿3000多万。

反观非洲由二战后2亿人口,猛增到现在的10多个亿!拉美也是照样复制,由两亿增加到十多亿。现在世界人口约75亿,贡献最大当属第三世界的穷国。为什么穷国人口增长快?因为愚昧,没有文化,越穷越生,孩子越多越穷。诺贝尔奖经济学家贝克尔说过:愚昧和贫穷是天生一对儿双生子。

1982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突破两位数10亿,之后每隔五年增加一个亿。到二十一世纪这二十年我国人口基本维持在13亿~14亿之间,专家估计政策不改变,人口峰值不会超过16亿。

另外从国家和世界层面看,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许多资源接近告罄,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许多国家告急;贫穷和饥饿是第三世界国家长期的主题。

中国有6亿人口足够了。即使6亿人口也等于欧洲,或美国的两倍,或等于5个日本。遍览世界,大凡发达国家文化水平都很高,人的素质也很高,人民生活富裕,生活质量也高,有文化的人,自觉控制生育;反观之,贫穷落后的国家文化水平都很低,素质也很低,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贫病交加。

中国人要做有文化的人,有素质的人,中华民族要成为优秀的民族。


乐斋3


这个问题在一次答记者问的会上,中央领导说的很清楚:未来是人口质量的问题,而不是数量的问题。中国人口下降到6亿左右才最切合中国未来的国情。臭砖家的思想还停留在人口红利的旧思想,甚至是封建思想上,自以为忧国忧民,哗众取宠,故意扰乱民心,给政府施加不必要的压力。这种砖家根本够不上砖家,而是些脑残分子。美国只有两亿多人却可以控制全世界,他们现在的核弹头可以打向世界的任何地方,核弹头的数量可以让地球毁灭十几次,这种情况下还追求人口数量?还以为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的减少,耕地面积的减少,即使不发生战争,人口超过六亿也会有很多问题,如失业、能源短缺、空气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砖家为什么看不到?这种只看眼前、只看一面的人不是脑残是什么?


惊涛飞雪


我本人在4线城市,刚升为三线城市。家庭年收入10-15万之间,生第一个孩子生活基本无压力,从怀孕到生之间的检查费,营养费等3万还是少算的,母乳喂养至8个月然后奶粉,奶粉一直喝到4岁多。平均每个月基础生活费3000.年生活费36000,由于孩子及自己身体不好医疗费在年三万左右,三口人保险1万8。汽车油费保险往少了说1万。日常衣物,家庭走亲访友,出外就餐,孩子幼儿园以及辅导班等等大概3 万多。也就是说其实每年我根本没有余钱,并且生活质量是非常一般的,在盲目预估余钱乐观的情况下生了老二,一下子掉进了过乞丐生活的黑洞里,翻不了身。总结能不结婚不结婚,能不生小孩不生小孩,坚决不能生二胎。


情深不负qingshenbufu


小时候羡慕我爷爷,儿孙满堂,四世同堂,实乃人间之乐。

长大后,看着父母含辛茹苦的养大我们兄弟两人,为了我们能娶上媳妇,四处奔忙掏尽家底。

等我结婚后,才发现别说生儿育女,就连养活自己都够呛。每天为了生存,朝九晚九,披星戴月,没有双休没有补贴,还时时担心工作不保。

为了生命的延续,我和妻子决定就生一个,如果是女儿的话,今生就幸福。

好不容易十月怀胎,当妻子送入产房时,我拿出手机里存的菩萨像,跪地就拜,万望菩萨显灵,赐我一个女儿,让我下半辈子能轻松一点。

忐忑中,护士抱一孩子出来,大喊一声:9床的,男孩!

顿觉眼前漆黑一片,心中血往上涌。耳中听着旁人恭喜声,悲从脚底起。

因为,我的同事、朋友、亲戚,只要是男孩,都是过得辛苦,哎,菩萨都是骗人的。

自从媳妇怀孕起,钱就如水一般流淌。

现在儿子已读三年级,他老师三天两头发微信:你儿子该补习了!

现在你专家让我生二胎给我补贴3万,那好,我给你6万,让你专家再生两个,你可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