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有近20個崇佛皇帝,你知道幾個?


佛,講究一個“緣”字。 在中國古代帝王中,不少人與佛結下了不解之緣。 中國歷史上有近20個崇佛皇帝有:漢朝的漢明帝劉莊、南北朝的梁武帝蕭衍、隋朝的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唐宣宗李忱、女皇武則天、宋朝的宋太祖趙匡胤、元朝的忽必烈、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恭閔帝朱允炆、清朝的順治皇帝福臨、康熙皇帝玄燁、雍正皇帝胤禛、乾隆皇帝弘曆。 這些“佛門皇帝”洪揚佛法,與百姓們建立了佛緣,

漢明帝劉莊:最早引入佛教,從中國歷史上看,有記載的最早的信佛帝王是東漢第二位皇帝、漢明帝劉莊。 劉莊的佛緣源於一夢。 據說在派員去印度取經的前一年,即公元64年,劉莊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中神為“佛”,遂有《資治通鑑》上所記載的派遣使臣去天竺求佛的事情。

梁武帝蕭衍:四度出家為僧,開創漢地素食先河。梁武帝蕭衍在位四十八年,以佛法治國、整理內政、文教,是南朝政治、文化及佛教最興盛的時期。 梁武帝四次捨身同泰寺出家,大臣將他贖回。 梁武帝撰述的《斷酒肉文》中堅誓素食,並下詔宗廟不得用葷食祭祀。中國僧眾素食之風從此建立。


隋文帝楊堅:由僧師撫養長大,喜歡寺院裡的鐘聲。隋文帝在馮翊出生,由般若寺智仙尼師撫養長大。七歲時,尼師告訴他:“兒當大貴,從東國來,佛法當滅,由兒興之。”十三歲時,隋文帝才回到父母家。 隋文帝性喜簡樸,喜歡寺院裡的鐘聲,偏好豆類製品,曾自言:“可能前世為一修道人。”

隋煬帝楊廣:智顗大師授菩薩戒,廣建佛教道場。隋煬帝是文帝的次子,篤信佛教,為揚州晉王時,曾延請天台智顗大師到揚州,智顗大師為他授菩薩戒,法號“總持菩薩”,他也敬贈“智者大師”名號,相惜之情,傳為歷史上一段佳話。 隋煬帝即位前,對佛教護持已相當熱心。他曾創建二所道觀及慧日、法雲二佛寺。其中,慧日道場會集了當時江南佛教界高僧,並且迎請三論宗嘉祥寺的吉藏大師入寺住持,是為江南一大盛事。

唐太宗李世民:深入經藏,與玄奘大師相見恨晚,唐太宗護持佛教,崇敬三寶,歷代罕見。 玄奘大師西行求法回國後,太宗對他的精神敬佩不已,幾次勸請大師還俗輔政,但都為其所婉拒。後來,太宗為玄奘大師建弘法寺,寺內設置翻經院,一切的經費由國家供給,成就玄奘大師的譯經事業。


大周女皇武則天:曾親自跪迎,高僧義淨大師,建造龍門石窟。武則天信仰佛教,精通義理,承繼太宗、高宗時的護佛事業,使得唐朝尊崇佛教的熱潮如日中天,功德難量。她自己也曾被安排到感業寺出家。 武則天是個虔誠的佛弟子,武則天即位後,即下令奉佛教在道法之上,僧尼處道士、女冠之前。她以五戒教育世人,並以佛法治國。

唐宣宗李忱:一度出家為僧,曾與黃檗禪師機鋒,在位雖僅十三年,但他精勤治道,惠民愛物,堪稱明君,尤其從諫如流的精神,足以媲美唐太宗,所以贏得“小太宗”的美名。 為了逃避唐武宗的殺害,曾經一度出家多年,他與禪門高僧黃檗希運禪師有過一段論道廣為流傳。

宋太祖趙匡胤:利用最新印刷術雕刻中國第一步佛經總集。宋太祖趙匡胤即位不久,便下詔諸路保護寺院;敕令用金字、銀字書寫佛教經文。在宋太祖保護佛教的政策下,建隆元年這一年便剃度僧尼8000人。


忽必烈:把佛教定為國教,大力興建寺廟。忽必烈汗執政時期,極力扶持佛教,為佛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明太祖朱元璋:當和尚最無奈的皇帝,在中國帝王中,唯一的,也是最正宗的和尚出身的皇帝,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像劉莊、蕭衍、楊堅他們實際上都不曾出過家。 朱元璋能從當年的一個小和尚,成長為大明王朝的開國之君,這實是一個奇蹟。

明恭閔帝朱允炆:遁入空門,最尷尬的皇帝,因為有了朱元璋出家的一段經歷,大明王朝的帝王多與佛有緣。如明神宗朱翊鈞就是一位十分相信佛法的皇帝,其死後屍體側臥狀葬式,有學者分析就是緣於佛祖釋迦牟尼涅槃時所取姿勢。 在明帝中,最後以僧人身份了結一生的,應該是第二任皇帝——恭閔帝朱允炆,這事也是中國盛世帝王中的惟一。其出家當和尚,迷信的說法是因朱元璋的佛緣未盡,註定要由後代遁入空門續結,是朱家前世因緣使然


順治皇帝福臨:個人精進參禪,數度想出家未成。順治皇帝堅信自己前世是僧,是金輪王轉世,號痴和尚。 順治親政後,對佛學十分感興趣,先後邀請一些著名僧人到皇宮講經,與玉琳國師的往來,在歷史上傳為美談。

康熙皇帝玄燁:迎請高僧,出版藏經重振佛教,他振興佛教,出版藏經,並撥款重修普陀山普濟寺、金山寺、天竺碑文等。

雍正皇帝胤禛:直透三關大禪師,編制禪宗語錄集。雍正繼位登基以後,於政務之暇,不惜以九五之尊,躬自升堂講經傳法,自號圓明居士,刊行了最權威的禪宗語錄集——《雍正御選語錄》。

乾隆皇帝弘曆:刻印我國部帙最大的欽定大藏經《龍藏》。乾隆三年完成了我國曆代各版欽定大藏經中部帙最大的《龍藏》,共1600餘部7千餘卷,工程的浩瀚,古今少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