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當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飛的大雁,當樹上的葉子黃了又青,遊子開始想念那片心中的土地,故鄉,是遊子用包穀釀造出來的陳年老酒,隨著時間的流逝,酒的味道就越醇香。

無論你在遠方怎樣艱苦卓絕的環境裡拼搏,或者是享受著榮華富貴的張揚,當你迷失在午夜夢裡魂牽夢繞裡最難以割捨的地方,那就是故鄉。

一一題記!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前幾天,我和朋友相約一起去拜訪劉師夫婦。記得十六年前,我分配到這個小山溝裡的一個單位上班,工作較輕鬆,閒暇上單位對面的半山腰村莊玩,去的最多的就是劉師家裡。

他那時候正當壯年,是個手藝人,農村木匠,日子很軟和,房子場院也寬敞,我們往往在他家吃喝好玩好,走時厚道賢惠的叔叔阿姨咋樣都要給我們裝點他們的土特產,或者是山貨讓拿上,地裡的蔬菜調和看上隨便扯。春天到了,下來喊我們上去扯他房前屋後的竹筍,野小蒜,野韭菜等野菜。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上山的路上躺滿了翠竹,竹林依然翠綠,而我們已青絲白頭,累得氣喘噓噓,再也沒有了那時侯一口氣上到他家的精神勁頭,乾脆停下來和竹子親蜜的留個影,因為我們也有它的傲骨。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田間小路上的草已枯黃,肥沃的土地進入冬眠,老農蹴在地頭抽著旱菸、陽光把他的影子拉的老長,遠遠望去,淡藍色的裊裊炊煙飄蕩在村莊上空,嗨!小屋裡一定有美味的鄉間佳餚等著我們。

想起美食,加快前進的腳步。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我又來了,這片親愛的土地。

老房子經過歲月的洗禮,臉上佈滿了一條條深深的皺紋。炊煙從老屋後嫋嫋升騰,緩緩攀上灶房後面竹林的梢頭。當我再次仔細端詳它時,他顯得更滄桑了,白色的牆早已發黃發黑,在我記憶的深處,這裡充滿著我青春的歡聲笑語。

如今的老房子很是清冷,兒孫已經搬遷進鎮,只有叔叔阿姨守著鄉戀,家的四周都是冬眠的土地,少了那時候冬小麥的翠綠。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灶房裡除了阿姨忙碌的身影以外,還有灶塘裡紅火火的一堆旺火,火苗劈里啪啦得笑著,彷彿在說:"歡迎你朋友,我等你很久啦,快來烤我呀。"

"火歡笑,客人到!早上我把火一攏著,火苗就歡笑,我就知道今要來客。"阿姨笑著說。

這是人類最原始的取暖方式。聰明的老先人把火堆下面的地基掏個洞,在裡面填上小灰,旺火燒紅以後,在小灰裡面埋上洋芋、紅薯,不大一會兒,香噴噴的烤紅薯、洋芋味兒喊叫我們快扒它們吃,扒出燒熟了的它們,就著架在火堆上燒開的滾燙燙的開水,泡一壼茶捧在手心,邊吃邊喝,溫馨的溫暖從腳底傳遞開來,直至熱傳遞到心裡。

此刻,商洛名言"洋芋紅薯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在這裡現場直播。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從小在機關大院長大,幹部家庭出身的朋友拿起吹火筒吹笑了火,還有她火火的人生。

心地善良,品德高尚的她在這個薄情勢利的社會里,"階級分化,歧視"這樣的詞語在她的人生字典裡和她是絕對的絕緣體。她常常來看望叔叔阿姨,送吃的喝的和衣物。讓叔叔阿姨享受著兒女繞膝的幸福。

向高貴的靈魂致敬!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旺火越燃越旺,我在火紅的溫暖中昏昏欲睡,迷糊中心回到童年,恍惚中感覺到依偎在過世的雙親身邊,在老家的炕洞口烤著旺火,不安生的我時不時伸出腳手向火苗挑戰,不經意間被和我一樣頑皮的火苗竄傷袖口,褲角和鞋面,這當口,媽媽總是呵斥我,大總是笑眯眯得說"燒了預兆著紅火,明年給我女做新的。"

一個激靈,夢醒了。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最美的背影。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鐵鍋做的飯菜上了桌,幹臘肉,紅薯油糕…還有木柴炒菜的味道。

這不是大飯店招徠顧客的招牌菜嗎?饞、饞,饞喲,垂涎不?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叔叔,阿姨碗裡還能堆下不?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如果家裡有這樣的留守老人,那就回去敬他們比敬神仙靈驗。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我最愛的鍋巴米飯喲,吃遍山珍海味又如何?最難忘養人的還是你,這是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家鄉情、自然味、特色風。

今天,我倆享受了最奢侈的的情誼,美食、情趣、風味,還有魂牽夢繞的兒時味道。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要走了,阿姨一直送我們到路口,望著她留戀的眼神我倆挪不開腳步,我倆承諾了下次再來看她後她才止步。

我國最後的村莊,最後的守望者喲,這裡有我國當下最清新的空氣,最甘甜的清泉,最真摯的情感,堪稱中國之最!

如果您是遊子,您回家的路口一定有父母用麥田稻草人的痴情守望著您們的鄉愁!

栓著我的心

扯著我的肝

記著我的憂慮

壯著我的膽

暖暖我的心

貼貼我的肝

抖起我的壯志

鼓起我的膽

我邊下山邊吼……

張小蓮:最後的守望者


張小蓮,女,陝西丹鳳竹林關人。70後。文字愛好者。多篇文字發表於各網絡平臺。(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暢遊在文字海洋裡時光靜好與君語,細水流年與君同,文字帶著我的心流浪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