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築網,共防共治,防範非法集資

近年來,非法集資的手段不斷翻新,一些不法分子層層包裝設計所謂的項目和產品,假借或曲解國家、區域或行業金融發展政策,虛構“投資項目”、“理財產品”,編造投資前景,許諾超高回報,誘惑社會公眾投入資金。

警方通過調查發現,投資人的心態具有普遍性。他們有的對投資項目根本一無所知、有的被高利誘惑失去理智、有的僅僅因為周圍人都參與了而盲目跟風,但也有人儘管意識到這可能是個騙局,仍抱著“賺一把就出來”的僥倖心理。

攜手築網,共防共治,防範非法集資

唐山警方提示:警惕這些“理財”項目!

所謂的慈善互助項目、金融創新投資平臺,或者“消費返利”商城,你周圍有幾人正在參與?有沒有意識到這可能就是非法集資乃至赤裸裸的集資詐騙?

如今非法集資分子不斷變換花樣,以各種名目誘騙公眾上當,那麼如何更好地防範非法集資的誘惑?

警方提示這10種投資、理財項目要特別注意。

1. 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等為幌子的;

2. 以投資境外股權、期權、外匯、貴金屬等為幌子的;

3. 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免費”養老為幌子的;

4. 以私募入股、合夥辦企業為幌子,但不辦理企業工商註冊登記的;

5. 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的;

6. 以“扶貧”“慈善”“互助”等為幌子的;

7. 以“三進一”、“五進一”等方式低價購車的;

8. 以組織考察、旅遊、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的;

9. “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服務器在境外的;

10. 農業專業合作社高息吸收農民存款的。

攜手築網,共防共治,防範非法集資


認清非法集資的六大“障眼法”

合法外衣

多數從事非法集資犯罪的企業工商執照、稅務登記、司法公證樣樣俱全,經濟犯罪活動披上了“合法外衣”,具有一定的矇蔽性。在群眾繳納集資款時,出具借條、收據、收款證明等不同名目的集資憑證,有的還輔之協議、合同等,騙取群眾信任。

創業創新

在近年破獲的非法集資犯罪案件中,很多都是打著響應國家政策、支持新農村建設、扶貧互助等旗號,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政策幌子,將投資人騙入泥潭。

暴利引誘

無論是採取什麼形式,犯罪嫌疑人都會把回報率定得很高,以支付高利息紅利為誘餌,使部分群眾獲得暫時實惠,進而利用其進行宣傳,擴大非法集資活動規模。

短期兌現

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者開始是按時足額兌現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後是拆東牆補西牆,用後集資人的錢兌付先前的本息,等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攜款潛逃。

親朋好友介紹

許多非法集資參與者都是在親戚、朋友的低風險高回報勸說下參與的。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親戚、朋友、同鄉等關係,以高利息誘惑,非法獲取資金。

感情投資

特別是抓住一些老年朋友手頭有閒錢、希望資金增值,但又沒有投資渠道的特點,用贈送禮品、聚餐活動等方式,以小恩小惠籠絡人心,為進一步詐騙打牢基礎。

典型非法集資活動的“四部曲”

第一步:畫餅。

編制一個或多個儘可能“高大上”的項目。以“新技術”、“新革命”、“新政策”、“區塊鏈”、“虛擬貨幣”等為幌子,描繪一幅預期報酬豐厚的藍圖,把集資參與人的胃口“吊”起來,讓其產生“機不可失”的錯覺。

第二步:造勢。

通常會舉辦各種造勢活動,比如新聞發佈會、產品推介會、現場觀摩會、體驗日活動、知識講座等;組織集體旅遊、考察等,贈送米麵油、話費等小禮品;大量展示各種或真或假的“技術認證”、“獲獎證書”、“政府批文”;公佈一些領導視察影視資料,公司領導與政府官員、明顯合影;故意把活動選在政府會議中心、禮堂舉行,其場面之大、規格之高極具欺騙性。

第三步:吸金。

通過返點、分紅,給參與人初嘗“甜頭”,使其相信把錢放在他那兒不僅有客觀的收入,而且比放在自己口袋還安全,參與人不僅將自己的錢傾囊而出,還動員親友加入。

第四步:跑路。

往往會在“吸金”一段時間後跑路,或者因為原本就是“龐氏騙局”,或者因為經營不善致使資金鍊斷裂。集資參與人遭受慘重經濟損失,甚至血本無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