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幽默的古诗词,让人读后莞尔一笑的?

静等天黑黑


1.遇到李白这样的酒友,劝酒不把你灌到吐,他不得停,这还不止,还得喝到你卖肾。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李白《将进酒》

2.苏东坡的朋友张先80岁时娶了一位18岁的小妾,兴奋劲起赋诗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东坡回应调侃: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3.遇到子女学习成绩差,不肯读书咋个办?陶渊明遇到的问题也是一样一样的: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固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他甚是无奈啊,于是他选择“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陶渊明《责子》

4.岑参这大诗人,买东西还想不给钱,路边榆荚看起来好像一串串的铜钱,还问能不能用这个来买酒。卖酒的老人是不是想打他?换在今天,你可以躺在地上不起来。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5想美女想得睡不着觉,翻来覆去,苦思又快乐着,这绝非现代人的专利,至少先秦时期人们经常都是那样的。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周南》“关雎”

6.没事的时候跟朋友斗嘴,诡辩,扯来扯去扯不清,斗得不亦乐乎,庄子跟惠子就是这样。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濠梁之辩”


押司一丁点


且看这一句“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这句好玩的诗句出自《东坡志林》,典故如下: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相交莫逆,经常一起参禅论道。一日,苏东坡静坐之后,若有所悟,便撰诗一首,遣书童送给佛印禅师印证: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禅师从书童手中接过诗作,莞尔一笑,拿笔批了两个大字,叫书童带了回去。苏东坡见书童归来,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的境界,急忙打开诗作,却赫然看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大字,不禁怒火中烧,立刻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已在岸边恭候多时。苏东坡见禅师,大声质问:“大和尚!你我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么可以恶语中伤?”

禅师若无其事地反问:“我骂你什么了?”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看过,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呆立半晌,终于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当时看到这个故事我便忍不住哈哈大笑,后来越品越感觉里面的道理越深,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很有定力,修为了得,但真正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来了,还是很难淡定。知易行难,要真能做到知行合一才是真牛人。


更多精彩请关注(路寻写作创富)


路寻写作创富


我觉得宋朝辛弃疾的《西江月》很有趣——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昨晚喝多了醉倒在松树旁边,醉眼朦胧间问松树:喂,小松树,我醉了吗?醉到什么程度啊?

风吹松树摆动,我以为是松树要伸手扶我起来,一把推开它说:一边去!哥没醉!自己能起来……

调皮的辛公子啊。

凡是喝醉的人都说:我没醉!

凡是说“我醉了”的,都没喝高。

哈哈哈,辛公子果然是真的醉了哦。

辛弃疾的另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也有非常搞笑的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一饭三遗矢”的典故。

战国时期,廉颇为求起用,一饭斗米,赵奢因受郭开贿赂,回到赵国邯郸城骗赵王说廉颇坐谈间解三次大便,使赵王以为廉颇年老身衰,不再启用。

我的天哪,一顿饭功夫,拉了三次屎,这是典型的生理性腹泻啊,年老无能,肠胃不行喽。

古人也是高明的段子手,说起俏皮话来,不输当代第一铁嘴郭德纲。

哈哈哈😄真是笑死我了。



夏途途


《西江月·遣兴》

宋·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想到辛弃疾,我们首先会想到他的豪放词,想到他是一个心怀家国的大诗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但是热血的辛弃疾也有喝多了“失态”的时候,其他人喝醉了失态成了笑话,但是辛弃疾却将自己的糗事写成了诗作,这首《西江月》就是辛弃疾醉酒之后写的一首诗,文章通俗易懂特别是最后写到:昨晚我在松树旁醉倒,问松“我醉到什么程度?”我疑心松枝摆动要把我扶救,连忙用手一推说:“去!”轻松如白话文般的语言,将自己醉酒后的趣事写了出来,真是令人感到大诗人竟如此可爱!

《责子》

东晋·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淡然处事的态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陶渊明竟然也是一个吐槽能手,而且他吐槽的竟然是自己的儿子,在这首责备儿子的诗,陶渊明对几个儿子不断吐槽,身边五个儿子,都不喜欢搞文学搞创作,阿舒十六岁,懒惰无人能比,阿宣快十五了,总不想着学习,阿雍阿端十三了,连六和七都不认得,通儿快九岁了,只知道天天找吃的。看了这样的描述,屏幕前的你有没有想到自己的父母呢?春节期间父母有没有这样吐槽过你呢?想来天底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对孩子有着无尽的吐槽,陶渊明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原来从古至今父母都有同样的爱好啊!

《戏问花门酒家翁》

唐·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也是一个喜欢戏谑的人,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街上卖酒,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大诗人岑参见了,想要调皮一下,说: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也很像一串串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不知道这个老人脾气如何,要是个暴脾气肯定要胖揍岑参一通了!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唐·韦庄

劝君今夜须沈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呵呵”这个词可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创造,古代诗人早就用过了。“遇酒且呵呵”,韦庄你是穿越回唐朝去卖萌的么?韦庄倒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遇到烦恼,遇到愁事,何必要那么认真?喝点酒快乐的傻笑一下,未尝不好啊!如果你也是因为一些事情正在烦恼、忧伤,应该学一学韦庄,心胸宽广一些,让自己快乐一点,遇到事情不妨“呵呵”一过,烦恼也就释然了,心情也能好转了!




草夕寸品文史


大文豪苏东坡特喜食猪肉,中国有一道佳肴就是以他的名而誉满天下的,叫“东坡肉”。其菜肴之名,是苏东坡在杭州执政时,为疏浚西湖,在没有工钱付给民工的情况下,他令人杀了几头猪,把猪肉烧的红酥酥的,切成大方块分给民工,以付工钱。这造福于民的工程,大家也很乐意接受,又因为肉烧的太好吃了,所以将近千年,一直被广大民众广泛地传颂 ,认可为是一道天下名肴,以流传至今。

话说苏东坡 这个人,不但喜吃肉,还喜种竹。他曾写过这样的一首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后来,有人给他续了两句:“若要不瘦又不俗,除非天天笋炒肉。”😄😄😄



麟角1


看了半天诗友的回答,多半是唐诗宋词老套子。咱能否来点新鲜的?先说点叫人莞尔一笑的罢,話说清朝官员,张文襄督鄂时。一次碰到举行孝钦皇太后万寿,各衙署张灯结彩鋪张揚历,费资鉅万,遍邀各国领事,大开宴席。並请军界,学界奏西乐,唱新篇的爱国歌。时有陪宴者,谓学堂监督梁某曰,满街都是爱国歌,怎么就不能唱个爱民歌呢?梁某问你爱听吗?曰爱听!梁当即口颂。天子万年,百姓出钱,万寿无疆,百姓遭秧!刹时举座哗然。但面临方方面面,当事者也无可奈何。梁某也真为敢言之士,真值得欽敬!再说点苦涩,凄凉让人伤感的诗句罢。清朝桐庐那地方,袁爽秋京卿昶被害时,峨冠博带跪菜市口,笑谓行刑者曰,且慢动手待我吟完一首诗,隨口吟曰。爽秩居士老维摩,做尽人间好事多。正统己添新岁月,大清重整旧山河。功过吕望扶周室,德迈张良散楚歌。顾我今日归去也,白云堆里笑呵呵。二字未完,头己落地矣。又清朝时有某乞丐徜徉于长安道上,或歌或哭状似有心疾者。一日登陶然亭援笔提诗于壁,诗曰,为感浮生亦大劳,可怜无地处英豪。伤心未是中原事,犹向狂流着一蒿。此中苦况向谁说,欲哭还歌泪几行?为问诸君心丧否,狂人犹自笑人狂。看来此人不简单,起码是个有心人罢。又,某年有一诗丐倒斃于街头。遗绝命诗一首,诗云。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两脚踏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而今不食嗟来食,黃犬何为吠不休。听听,不为困苦而低头,多么可怜无助呀?看来旧时诗人少有大富大贵,多少贫穷才华之士,湮没于历史的黄尘淤泥中。可不悲夫?此文完。写作资料《清朝野史大观》。欢迎网友评议!


辽阳郭同建


古代文人也是很有意思的,在他们的诗词中经常会留下许多读后感到特逗的句子、情景。


比如苏东坡的《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说的就是春末夏初,诗人从人家墙外经过,结果被墙内的小姐们玩秋千的嬉闹声给吸引住了,一直“埋伏”在墙外直到小姐们玩秋千尽兴后走了,还不肯离开,还说自己“多情却被无情恼”,“恼”就是生闷气了,但,人家小姐还不知道墙外有人!每次读到这首词,就会被诗人的“多情”给搞笑了!这也太多情了!


还有如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下半阙的情景相当可人,也非常真实,有时候感觉就是我们自己的样子:

昨晚我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就问他:“我醉得怎么样啊?”

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疑是要来扶我,于是我用手不耐烦的推推松树说:“走开走开!”。

是不是感觉自己喝醉了也曾经有过?可能不是松,是路边的树!


这是有出处的好玩的诗词,还有一些是民间流传的:

比如明代的《无题诗》: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手不当家;开门七件都交付,柴米油盐酱与茶。

传说是明代姚女子不满丈夫纳妾而作诗并赠于丈夫。将家务七件事中六件作了交付,而唯独不提醋,也就是“醋”留着自己吃了!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古人性情上的“调皮”,一点不比现在少!


浆糊游虾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词人,他的成句不再赘述了。依题目所言,我想起了苏轼曾经为自己的好友写了一首诗,并且包含一种幽默的意思。

苏轼的好友张先,在八十岁的时候娶了一位十八岁的娇娘,而且还很兴奋的写了一首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听闻此事后,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也做了一首意思相同,但是意境不同的: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所写的便是“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但是这句“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确是调侃张先,颇有趣味。


南窗问秋


若说幽默风趣的古诗词,读后让人回味暗笑,还真的不多。我这里有一流传的古代打油诗,读后却能让人捧腹大笑,符合本问答的要求。

话说北宋年间,大才子苏东坡、黄庭坚与才华横溢的佛印和尚在一起饮酒作乐。苏东坡提议:"我们行个酒令,以"忙"为核心,作首诗,劣者喝酒"。

苏东坡呤道:"家有三箔蚕,难寻一叶桑。眼见春将半,你看忙不忙?"黄庭坚接着付和道:"家有三亩田,只长一棵秧。时至夏将半,你看忙不忙?"

苏东坡暗想,"农事的"忙"都说完了,看你佛印和尚如何对之。"

只见佛印和尚鬼秘的一笑,不慌不忙地吟道:"和尚偷婆娘,脱衣刚上床。丈夫外边叫,你看忙不忙?"

苏东坡,黄庭坚闻听后,笑得前仰后合,二人连连称道"喝酒!喝酒!我二人自认罚酒!"


闻声36


我记得好像是苏东坡写给他妹妹的一句诗,很好玩。

去年一滴相思泪,

至今未流到腮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