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意鼻子?太壯?臉肉?看她們是怎麼成為大美人的!

一定程度上,我們的當下審美其實是非常「擰巴

」的。

時代主流審美之一是少女美,它可能脫胎於傳統中式審美,正如李敖的五字精髓總結:高、瘦、白、秀、幼

傳統中式審美偏好清薄或微肉的偏平輪廓,搭配清秀的五官,輔以精緻的妝容鮮妍的色彩,不偏好攻擊性和氣場感。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鞠婧禕算是相當中式的少女感美人

清瘦單薄的身材也更符合該審美需求,要求骨架小,肉少,追求的是弱不勝衣式的嬌弱楚楚可憐之感。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雖然以西式標準頭肩比虐,但放到古代,窄肩其實自帶風流,小鳥依人感

但另一方面,我們的審美也愛西化標準,追求深目高鼻的西式立體輪廓。新疆妹子可謂踩到了時代的審美G點上: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佟麗婭出道時沒趕上好時代,熱巴則很幸運

身材比例上,西化審美很強調頭身和頭肩比

小頭成為人生贏家,大頭則被釘死在「土氣」「比例差」的恥辱柱上難以翻身,甚至,攤上大頭,很多人先就自我放棄了。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劉亦菲和關曉彤(和絕大多數女明星)的頭都很小,但關曉彤肩寬,頭肩比看著更誇張一些,更符合時下審美

但頭小也並非萬事大吉,歐美化審美也是自有其硬件邏輯的:

西方人天生小頭長頸寬肩,自帶氣場感。搭配比例較低的體脂和較高的肌肉比。即使身材微肉,面部輪廓依舊分明利落。

即使四肢略粗,分明的線條也讓整體顯得「有力」而不「拖沓」,極端的頭肩、頭身比加上身體線條,是氣場的女(戰)神感: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塞隆女神這優秀的頭身比,自帶氣場

而東方人肌肉脂肪比例則不同。

熱巴顯然比塞隆女神以上兩張要瘦,但依然臉肉,胳膊雖不粗,但缺乏線條感,也容易給人膨膨鬆松的感覺。

更接近傳統中式的「溫香軟玉」審美,但顯然上鏡吃癟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她已經夠瘦了,但上鏡胳膊線條不夠緊實,特定角度還被網友說胖

小頭固然更容易擁有好頭身、頭肩比,但也容易襯的身體過寬過大。加上無清晰線條易顯膨脹,大骨架女星基本常年被數落「太胖」「太壯」: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別的女生小鳥依人,大骨架女生往往只能鴕鳥依人……

而這還是幸運地攤上小頭的。如果天生頭大,肩膀寬是大骨架,肩膀窄是頭大,除了削臉,似乎都找不到別的出路了。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小李琳臉型變了之後,是顯得頭更小。問題是,比左邊美嗎?

簡而言之,即使天生幸運兒如熱巴,長相正中今日審美紅心,也要把自己往死裡瘦。更不用說廣大沒她那麼幸運的人,

要麼死磕五官極端精緻,要麼因為比例喪失自信——

這個時代的審美,一定程度上是反天然的,幾乎必然要求我們跟自己過不去。

除了不夠瘦的大骨架,不被當下主流審美偏好的,還有骨架飽滿骨塊重的輪廓,比如俞飛鴻,袁泉,一直被詬病「不少女」「年輕的時候就很老氣」。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年輕的時候真的就比同齡人成熟許多

再比如這個年代對於窄鼻的極度偏好,連娜扎這種五官已經極其精緻的美人兒,也要跟鼻子過不去: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她本身鼻子就很小,現在鼻頭鼻翼太窄,反而像倒三角

再比如說這個年代,人們對於面部輪廓的偏好一向成迷,又要肉肉嘟嘟,又要極度立體。

符合這兩點要求且自然的,可能只有年輕時的楊恭如和李若彤,但她們和今天的網紅套餐對比,效果是這樣的: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李若彤算是很深邃立體的輪廓了,而今天的審美要求在她基礎上立體三倍,肉多三倍,這又怎麼能搭呢?

但這是不是意味著,要結合中西的審美標準,就只能這麼擰巴,這麼「反自然」?

鼻子不夠精緻、輪廓不夠平薄的骨塊臉、骨架大顯得壯的大身板,是不是就只能死磕當下審美標準?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妨讓我們去60年代的美人那裡找找靈感——

01

60年代:端豔之美

如果說「20年代美人」是哀愁又不失柔軟的傳統中式美,那60年代的美人就更接近端莊又不失豔麗的摩登美

夏夢可能是大多數人對於60年代美人的第一印象,畢竟是金庸先生的夢中情人: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她算飽滿骨架+清秀五官,這個年代的妝容對她加分良多,但她本身氣質非常好

但卷卷我認為最能代表60年代女明星的,是因拍攝了「倩女幽魂」而被西方人稱為「東方最美女星」的樂蒂。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以今天的標準,下頜太方,鼻子也不夠精緻,但確實是那會的代表長相

很難想象這樣的長相去演小倩!

樂蒂長相雖端莊明麗

,但小倩是女鬼,一定程度上就美在不端莊,如綺思般纏綿飄逸——就看臉來說,樂蒂沒有這種兒女情長的氣質,更像服喪的大家太太。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王祖賢個高,這是徐克一開始不青睞她的理由,但飄逸的衣著很好地修飾了這一點

樂蒂端莊的氣質,來源於硬件:她的面部骨骼飽滿立體,骨塊感重,輪廓「量感」重,大家閨秀;

而王祖賢和中森明菜則更接近傳統中式審美的

清薄架構輪廓「量感」輕,易營造楚楚可憐感,小家碧玉: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左起:樂蒂、王祖賢、中森明菜(傳聞中徐克本來希望她演小倩)

用花來比喻的話:清薄型輪廓更像蓓蕾,羞澀而脆弱清麗。而飽滿型輪廓則更像已綻放的花朵,成熟端莊,更顯大氣。

60年代基本是偏好這類飽滿輪廓的,輔以

充足但不過量的皮肉,能感覺皮肉被「撐起來」,但也不顯骨骼形狀,算是這類骨架的最佳狀態: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可以感覺到有充分骨量,但不顯凹凸,整體還是飽滿豐潤的,接近前期俞飛鴻

這種飽滿輪廓,搭配樂蒂大而濃重的五官,得到了一種奇妙的平衡

大骨塊易帶來硬朗感和憔悴感,但這裡,被恰到好處的皮肉中和了,只顯飽滿豐潤圓潤,有富麗堂皇的

端莊感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大骨塊的問題是易凹陷,凹陷顯苦顯憔悴。李嘉欣典型貴氣長相,但右邊還是比左邊更富貴些

端莊的優點顯而易見,但缺點也同樣明顯:容易顯得死板嚴肅,不夠風情。若要突破,需在五官妝容上做文章。

今天公認的端莊標準是俞飛鴻,我們可以拿她跟

樂蒂對比: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樂蒂兩眼略分散,比例上端莊感不如俞飛鴻

雖然兩人都是飽滿骨架+大氣鮮明的五官,但區別也很明顯:

俞飛鴻走優雅知性路線,該路線不適合過濃的妝容和過強的女性化。以淡妝為主,主要調節氣色,略微增強五官。樂蒂的眉眼顯然更大,走勢也明顯上揚,整體就更偏豔麗女性化

如果說俞飛鴻是端莊中加一絲豔麗,那麼60年代美人,則是豔麗中加點端莊——但何謂豔麗,又何謂端莊?

關之琳范冰冰常被認為同類型,但關的端莊感顯然更重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關之琳是90年代的狐狸精,但在今天這長相可以做大婆了

區別在於臉型與比例:關的臉型更寬些,

下頜角比范冰冰存在感更強,倒三角沒有那麼明顯。

另外,范冰冰是極端的「大眼小鼻小嘴」五官比例。相比之下,關的五官雖呈類似趨勢,但顯然自然得多,留白多也更舒服,整體就更端莊。

再說,豔往往是一個描述女人味的詞彙,與眉眼唇高度相關。作為60年代經典美人的陳思思,往往被認為更美豔: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左邊是夏夢,右邊是陳思思

和夏夢對比,陳思思的五官顯然都要大一號,眉眼更奪目,嘴唇也更豐潤,整體效果就更女性化和豔麗。

雖然都是端莊感的飽滿骨架,但俞飛鴻氣質上更接近於夏夢,勝在「

而陳思思則在端莊之餘,更多了「豔」。但有端莊打底,又能做到豔而不俗,豔而不妖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黑白色系有氣質加成,陳思思長於豔短於氣質,所以她黑白照看起來會好看一些

某種程度上說,陳思思是幸運的,生於60年代。若換到今天,她的鼻子就先得去整容醫院縮三遍鼻翼: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脫離光線和濃重眼妝,可以看出鼻翼確實偏寬

鼻子不夠精緻這點,也絕非陳思思一人,60年代的女明星多有此特點: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以今天標準,樂蒂鼻頭略大,尤敏的鼻頭鼻翼更是扁平得緊

但這些「瑕疵」都需要特別注意鼻子,才會關注到,並不拖累整體。究其原因,60年代妝貢獻很大。

提起埃及豔后,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會是她濃重的眉眼: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這種眉毛的精髓是眉峰比較靠前,且有力

不僅眉毛濃重,上下眼線都

,眼尾上挑: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埃及豔后仿妝,可見眼線的運用

雖然,關於埃及豔后的長相,最著名的一句話是帕斯卡說的「要是克婁巴特拉的鼻子長一點或者短一點,世界將為之改變」——

但如果我現在問你,埃及豔后的鼻子長成什麼樣,你估計毫無印象——因為濃重的眉眼搶佔了所有的注意力!

同理,簡妮之前說過,鼻子大的人若想整體協調,就需要偏粗的的眉毛、更大更鮮明的眼妝和更飽滿的嘴唇。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林黛是那個時代走在潮流尖端的女明星,她的眉眼妝,是不是就很有埃及豔后feel?

這個時代的妝容靈感也可能是來源於赫本

她的鼻子雖高,但略短鼻翼略寬,挑剔點看,還露鼻孔,以歐美人平均水平,算不上經典美鼻,特定角度顯扁寬: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脫離了美好濃重的眉眼,必須承認鼻頭略圓,鼻孔大,鼻翼短

赫本妝和埃及豔后妝都是重眉眼且略微上揚的,區別在於埃及豔后的眼尾處理的很重,更嫵媚。

而赫本則更氣質可愛,眉毛雖粗但不算太重,借眼影或眼尾較長的假睫毛營造自然上挑感,整體更清新: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左邊是赫本妝,右邊是赫本+埃及豔后妝,顯然左邊更適合她

埃及豔后妝更豔麗嫵媚,赫本妝更清純無辜,60年代女星妝中都有表現: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左邊是接近赫本妝的尤敏,右邊是接近埃及豔后妝的林黛(眉眼重是不是沒注意她臉方),不同的感覺

說完眉眼,嘴唇其實也很重要。

俞飛鴻上下唇皆薄,有弧度但不明顯,精緻智慧有餘,欲感女性化不足: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知性路線,也不會畫太重的顏色,嘴唇存在感比較弱

上唇主情,下唇主欲,唇部是用來表達感情和慾望的部位。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紅唇顫顫,欲言又止

60年代唇妝力圖營造嘴唇(特別是下唇)的豐潤飽滿感,這讓她們在端正之餘不乏誘人的女性化: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當然五官平衡也重要,夏夢眉眼略弱,彩色照嘴唇最醒目。右邊的李麗華就好很多,不過那會假睫毛用的好誇張啊!

而若要找到一個「穿越回60年代會大火」的女明星,我認為是樂基兒

她雖面部輪廓飽滿,但面頰嘟嘟,更肉感。嘴唇豐潤,勝在鮮嫩果汁感

但在急需「定位」和「特色」的娛樂圈,她的記憶點往往只有黎明和常年被說太胖: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左邊也很可愛,但妝容常年亂畫,讓人理解不了

其實她的豐潤感,很像60年代的尤敏

,鼻子的瑕疵可以很好地被那個年代的眉眼妝修飾,可惜在本時代基本作為非主流美女: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感覺上略有相像,兩位鼻子都弱,嘴唇飽滿

對於鼻子不夠精緻的人來說,眉眼唇有多重要呢?一張圖說明: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尤敏和王祖藍像不像兄妹?但尤敏眉眼出彩的多。

而樂基兒與60年代美人相似的,還不止長相,更有身材——

02

60年代:活力開放

若用端莊豔麗總結60年代女星長相,那她們的服飾可統稱為活力開放——

骨量大人臉和頭往往不小,看俞飛鴻和袁泉就知道: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俞飛鴻夠美了,但她跟常被詬病頭大的倪妮全身合影,都挺虐的。右圖可以看到新老演員的頭臉大小、頭身比例差距。

而臉部骨量大的人,往往會襯的頭部形狀不好,頭包不住臉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所以李嘉欣這輩子沒離開過蓬鬆捲髮

60年代髮型極度追求蓬高,往往在頭髮裡塞上發棉: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雖然有些誇張

大多數人沒有優秀的頂骨和顱骨,這樣蓬鬆飽滿的髮型,不僅可以修飾頭骨,還可以修飾臉型,當然,也會讓頭顯得更大: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但這樣看也還好哦!為什麼呢?

之所以整體協調好看,是因為當時流行的就是大骨架身材。配上蓬鬆的髮型不違和,且更有氣場: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是不是一看就有一種亭亭玉立的感覺?這個年代不流行肉肉,但也不要求極瘦,整體健康活力勻稱即可

骨架大固然容易顯寬,但只要不過胖整體有型,也可以很好地「撐起」衣服,塑造麴線感。小骨架則往往有「撐不起來」的感覺: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比較一下,周冬雨那件,是不是就沒有「撐起來」的感覺了?

考慮到面部輪廓、妝容、體型等等硬件,這種類型的美人更適合簡潔大氣的西式禮服裙,而穿中式旗袍要麼感覺不對,要麼太過累贅: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林黛算是長相偏中式的,但她也明顯更適合西式禮服,還更顯瘦

上圖的中式旗袍有點臃腫,林黛模仿赫本的這兩套,效果就很不錯: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倒是顯得身材玲瓏有致了

順帶提一句,這個年代還很流行錐形,讓胸部更加挺拔,整體也更曲線玲瓏: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整體是很有活力感,也不畏懼展現自己的女性魅力的

03

重新思考:適量的皮肉

根據上文,60年代女明星並不像今人一樣追求極瘦,而更青睞飽滿圓潤勻稱的大骨架身材——為什麼會這樣呢?

還是要回到中西方硬件和審美差異

中式傳統記錄女性美貌的一般是畫作、詩篇而非雕刻藝術。比起形似,我們更追求神似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所以今人看古代繪畫,會覺得「哈?這哪裡美?」

而西方繪畫,則要求畫家在掌握解剖學的基礎上,用透視法真實的還原出人物及環境,對「形似」顯然要求更高: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你能看出這幅畫是畫的麼?這就是透視原理的妙用了。

利用透視、明暗,西方藝術即使在2D的繪畫上表現人物,也重肌肉骨骼線條的表述: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左邊是繪畫,右邊雕塑,但左邊也有雕塑感

這種表現形式差異可能來源於東西方審美不同,也很可能是基於中西方長相硬件:

就上鏡和飽滿標準來講,亞洲人天生不如歐美人,皮肉量過少時,很容易暴露各種骨骼問題: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共鳴:上鏡就覺得骨頭多一塊,那裡少一塊

因此,我們的傳統美女一般都是有豐潤面頰的飽滿長相,通俗點說就是不要太瘦。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同樣是茹萍老師,右邊就比左邊美的多,這是皮肉和光線的共同功勞

茹萍老師是非常典型的中式傳統美女。骨骼並不出色,五官美麗,比例協調,妝容添加妍麗的顏色,在年輕膠原蛋白充足的時候加上打光,非常美麗。

而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流失,輪廓問題凸顯,五官即使沒變形,也要失色很多。

在鏡頭還沒那麼高清的時代,柔光和高糊還能掩飾一下骨骼深處的凹陷問題,但是面對高清鏡頭,沒有良好的皮肉狀態真的是慘不忍睹。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董潔的骨相算很好了,但鏡頭下臉上皮肉之間清晰可見的紋路

西方人天生骨量大、結構立體、面部脂肪少,骨骼和皮肉線條凌厲鮮明。

鏡頭能很好的描摹出極低體脂率下面部骨骼的線條感,他們上鏡時面塊分明,不會像亞洲人扁上加扁或腫上加腫: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她一直都沒胖過

簡妮之前也寫過,不上鏡的人多半臉上肉多,上鏡容易顯得像肉餅肉丸。

而在這個今天人人需要上鏡的時代,臉頰的肉+膠原蛋白

都成了人人喊打的煩人精: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其實這倆面部骨架都挺立體,但膠原蛋白也多,經常會拍成腫感

而今天的我們,其實是被時代審美觀推擠到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身上要拼命瘦,但身窄了臉還不能顯大,最後只能去削臉;身上拼命瘦,臉上還不能有凹陷,最後只能去填充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但填充顯然也不應該過量……

且不說今天的肉臉+高鼻+深眼窩高眉骨+精緻五官+小臉+小頭+寬肩+死命瘦,跟亞洲平均基因差了十萬八千里——要達到,基本只能靠整容。

即使像熱巴這樣的命運寵兒,也要往死裡瘦來適應標準——這種標準再變成唯一的,人人都要得自厭症

為什麼就不能臉和身材都保持適量的皮肉

呢,明明這樣更自然協調啊!

同樣是中西結合,60s顯然比當下結合得更好:兼具中式柔和與西式明麗,有誇張,但不過分極端。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不是說人人都要學60s!

只是,從上期20s到這期60s,再到今天,大家可以清晰看到,一百年間各種美人紛紛登場,沒有一種美能持續笑傲江湖。

與其像

楊麗菁這樣,為了符合當下審美,拋棄自己的特點:

不满意鼻子?太壮?脸肉?看她们是怎么成为大美人的!

不如沉下心來想想,自己的特色何在——

變美的過程不是全部推翻,而是肯定一些,接受一些,再改善一些。缺乏對自己的理解和認可,即使千刀萬剮,依然會覺得自己不夠好看。

希望每一個女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美

圖片助理:小景

往期相關:

20s美女 /樂基兒/ 中西區別/幾類骨架1 /幾類骨架2

什麼人耐老上/什麼人耐老下

找風格1/ 濃顏淡顏/ 寡淡療法/清秀提升

男性化女性化/俞飛鴻與風格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吧!▼

商業合作/轉載申請,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除手繪圖外,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