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社工的幸福是什麼?錦旗嗎?不!

Q:“你當初為什麼選擇禁毒社工這份工作?做社工累嗎?”

A:“其實挺累的。開小組、搞宣傳、做個案、上門走訪、社團項目、佈置場地、與有關部門溝通聯繫.....但我願意,因為當初那顆助人之心沒變過。”

禁毒社工的幸福是什麼?錦旗嗎?不!

兩個月前,服務對象老丁送來一面錦旗,之前他提起過,被王國慶拒絕了。王國慶想服務對象經濟狀況不是很好,能省一點是一點。可老丁還是堅持,執拗地送來了。

禁毒社工的幸福是什麼?錦旗嗎?不!

"三年了,不容易”!這是服務對象老丁對自己的感慨。老丁說這次能夠堅持到三年社區康復結束,是真心感覺自己不容易。老丁認為這與社工的真心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禁毒社工的幸福是什麼?錦旗嗎?不!

老丁,年近五十,未婚,孤身一人。吸毒戒毒的十多年來,從未工作過,他曾調侃自己,"強戒所出來兩個月就又進去了,出所就是從戒毒所裡出來放放風“。如何能讓他打破以前的“魔咒”,值得社工認真思考……

多次訪談後,社工瞭解了他的成長軌跡。多年的吸毒和戒毒的反覆,父母早逝讓他飽受歧視,對戒毒沒有信心,找不到自我價值感,慢慢就自暴自棄了。然而,社工還是在訪談中,觀察到他內心是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和尊重。一次交流中,社工得知他父親以前竟然是南下離休老幹部,他內心對父親有敬佩也有愧疚,內心埋藏著渴望的火種,幫他點燃這份希望也許就能打破他生活的魔咒。

社工從老丁回憶兒時的經歷以及父母的經歷入手,通過多次的面訪,老丁逐步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對其父親尊嚴的褻瀆,同時,也認識到自食其力是找回尊嚴,獲得尊重的必要前提,十多年未工作的他開始有了較強的就業意願,正巧他朋友打算為他介紹一份保潔工作,他本來有顧慮,認為男人去掃地很丟臉,不太想去。社工從人的價值觀,職業能力適配等幾個方面和他探討,使他最後接受了這份工作。

“我能行嗎?”老丁心裡忐忑不安,當他問社工的同時,也是在問自己,這麼多年與社會的脫節使他內心自卑感泛起。社工與他一起分析了他的優勢: 熱情,能吃苦,能及時調整心理狀態等,當社工說出他身上優點時,他自己都有點蒙了。這些話使他有了一定自信。社工就職業適應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給他做了輔導。其實,社工從內心來說,老丁的性格還是不錯的,也相信他能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

對於社工,老丁還是很健談,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他與同事的關係,工作中的得到和失去等等,他都願意與社工溝通和分享。社工發現,當他在單位得到表揚時,他看向社工的眼神中有一份渴望,社工知道他這也是在尋求社工的認同。每當此時,社工也會不吝言辭對他表示讚賞,使他的行為得到正強化。一年下來,當他拿著先進證書興沖沖來到社工面前,社工拿出手機給證書拍照,並且想給他一個擁抱,來分享一年來的豐收喜悅。沒想到這個動作讓他很難為情拒絕了,畢竟兩個男人之間的擁抱,社工也不知道他有多少年沒有得到過……不過,社工發現他其實很感動,肢體語言有時會比話語能傳達更多的豐富內涵。

禁毒社工的幸福是什麼?錦旗嗎?不!

老丁的優秀員工榮譽證書

在心理學裡有個“熱爐”效應,本來是指在人犯錯時即時懲罰會產生最佳效果。而這種方式社工認為同樣適用於獎賞。老丁在工作中的點滴進步,社工總會給予他及時的鼓勵和支持。雖然顧忌到社會影響,沒有去他單位裡進行就業回訪。通過他在就業中遇到的問題,尤其當他帶著一份渴求希望社工認同時,給予即時讚賞可讓他內心得到極大的補償,從而讓他有較好的自我效能感。工作兩年,他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員工。

“我再也不會去碰毒品了,社工對我很好,我的朋友對我很好,單位領導也很關心我。”兩年多的工作經歷,讓老丁內心充滿著感恩之情,或許正是這份感恩之心會成為他繼續前行的重要推手吧!

面對收到的第一面錦旗,坦白講,沒一點高興是假的,畢竟這是對自己工作的一份肯定。不過最重要的,在這裡面看到服務對象的感恩心理,這份感恩心理才是支持和幫助他融入社會持久動力。之前問過為什麼選擇社工?幫助他人的同時,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可能這就是王國慶選擇社工最重要的原因。

禁毒社工的幸福是什麼?錦旗嗎?不!

王國慶,2012年8月入職自強,社工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靜安工作站天目西社工點禁毒社工。

★"大愛之行毒來不再獨往項目"熱線接線員,多次在中國禁毒報及上海法制報發表文章。案例入選2015年度上海社區康復工作優秀教案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