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會滿:上市公司應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好“頭雁效應”

新華網北京5月11日電(楊曉波)5月11日,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暨第二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上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

易會滿在講話中,首先對上市公司在的定位進行了具體描述,對上市公司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角色予以充分闡釋。他從五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上市公司是中國企業的優秀代表,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只有不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增強價值創造和價值管理能力,企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並以令人尊重的方式,贏得長盛不衰的聲譽,真正成為億萬企業主體中的“優等生”。伴隨著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和資本市場發展壯大,我國上市公司數量穩步增長,質量持續提升,在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上市公司是實體經濟的“基本盤”。截至4月末,境內上市公司共3627家,總市值約60萬億元,均居世界前列。上市公司涵蓋了國民經濟全部90個行業大類,佔國內500強企業的七成以上。2018年,實體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相當於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38%,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可以說,3600多家上市公司就是中國經濟的“成分指數”,整體上反映了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

上市公司是經濟發展動能的“轉換器”。資本市場日漸成為併購重組的主渠道、存量盤活的主戰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交易金額從2014年的1.45萬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56萬億元,約佔國內併購總量的60%,躍居世界第二大併購市場。同時,資本市場在優化資本形成機制、健全產權制度、激發創新活力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至4月末,戰略新興行業上市公司1425家,佔全部上市公司的39%。2018年上市公司研發支出7344億元,同比增長21%。一批創新型、成長型的企業藉助資本市場獲得了較快發展。

上市公司是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鋒隊”。3600多家企業通過發行上市轉化為公眾公司,逐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規範,為中國企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示範,也為中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支撐。同時,上市公司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履行社會責任,在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綠色發展、“一帶一路”、鄉村振興、脫貧攻堅、軍民融合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如在2018年年報中,1235家公司披露了環境保護信息;1170家公司披露了精準扶貧信息,扶貧投入552億元。

上市公司是投資者分享經濟增長紅利的“新渠道”。近年來,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水平有所提高,現金分紅家數和規模逐年遞增。2018年,2787家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總金額1.15萬億元,股息率從2014年的1.85%增長到2018年的2.41%,已與標普500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大體相當。

他介紹,在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證監會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方針,堅持競爭中性原則,積極支持民營企業發展。2016年至2018年,民營企業首發上市家數和融資額分別佔同期全市場的89%、72%;民營上市公司再融資家數和融資額分別佔全市場的70%、45%。目前,民營上市公司共2544家,佔比從2012年的55%提高到目前的70%,戰略新興行業上市公司中民企佔比達75%。

儘管面臨外部不確定性,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實現平穩開局,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並好於預期,經濟新動能加速提升,發展協調性有效增強,市場預期明顯改善,顯示出中國經濟底盤穩、韌性足、迴旋空間大的特點。我國作為一個產業要素齊整、兼具強大生產能力和巨大內需潛力的國家,完全有條件、有實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這是我們的信心、底氣和定力所在,同時也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和上市公司做優做強提供了良好機遇。易會滿表示,希望上市公司能把握機遇,應對挑戰,穩中求進,繼續在推動經濟和自身的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好“頭雁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