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臺灣中正春拍精品推薦:福建恭進雙龍幣鑑賞

2019年臺灣中正春拍精品推薦

名稱:福建恭進雙龍幣

規格:重:26.6g/直徑:3.95cm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今天將重點講下清代的銀元!銀元起源於15世紀,始鑄於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銀鑄幣的通稱,是世界上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16世紀(明萬曆年間),銀元流入中國。清乾隆58年(1793),中國中央ZF首次在西藏鑄行“乾隆寶藏”銀幣。道光年間,臺灣福建等地也曾仿製銀圓,稱為銀餅。光緒16年(1890年)管方開始正式鑄造銀元“光緒元寶”(即龍洋),各省紛起效尤。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後,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銀元是近代幣收藏的重要幣種之一。

2019年臺灣中正春拍精品推薦:福建恭進雙龍幣鑑賞

福建恭進銀元此種銀元由於不屬流通幣,所以流入民間極為稀少,現在的市場上更為罕見。清代在鑄幣上的一個歷史文化是上下五千年錢幣史的重要部分。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親政,同治十三年(1875年)一月十二日崩於皇宮養心殿,終年19歲,是清朝十二帝中壽命最短的。而“福建恭進同治皇帝”銀幣發生在兩次戰亂以後的1866-1867年間,也就是同治皇帝登基以後五、六年的光景,並沒有正式發行和流通。它的出世,只是曇花一現,尤顯珍貴。

2019年臺灣中正春拍精品推薦:福建恭進雙龍幣鑑賞

在《克勞斯世界稀有硬幣目錄》中有這種銀幣的收錄,書中記載了這種銀幣兩種版本,這是其中的一種版式。從歷史文化和經濟價值方面都是非常值得收藏的。它出現在美國的《克勞斯世界稀有硬幣目錄》,不僅說明當時外國人力圖改進中國的幣制,以適應其在中國經濟活動的需要,同時也說明中國的貨幣制度所反映出來的中國經濟結構對外來的資本主義勢力的難以協調。真可謂,這枚“福建恭進雙龍幣”極具歷史價值和經濟價值。

2019年臺灣中正春拍精品推薦:福建恭進雙龍幣鑑賞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件藏品名為同治皇帝福建恭進,錢幣正面同治皇帝像,背面鐫刻福建恭進同治皇帝字,雙龍包圍,畫龍點睛,威武無比。錢幣聲音清亮,餘韻悠長,氣息老舊協調,包漿自然,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此種銀元由於不屬流通幣,鑄錢鑄期很短,鑄量有限,存世量稀少,已經成為今天的錢幣收藏領域的寵兒和稀罕之物。所以流入民間極為稀少,現在的市場上更為罕見。從歷史文化和經濟價值方面都是非常值得收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