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三国人物之中,人气最高的是哪一位?前三名该如何排序?

華英雄168


这个问题看属于那个年龄段的人来回答,每个年龄对于人生和社会的认识不一样,包括男女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

小说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文学需要正反面人物的矛盾冲突,是一种文学塑造。正面刻画了以刘备为首蜀汉,描写的比较多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孔明的神机妙算。而相对立的是曹魏和东吴曹孟德的奸诈,周瑜的嫉贤妒能。

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小时候看的是影视剧《三国演义》,老版的三国尊重原著,对于孔明的影响非常深刻,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等对于诸葛亮非常的佩服和羡慕,感觉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是风轻云淡,江东舌战群儒,空城计吓退司马懿,让孔明简直是神一样存在的人物。所以说在小的时候认为诸葛亮简直是神,在三国中排NO1。

对于第二,当属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诛颜良斩文丑,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等,忠肝义胆。后世更是封为武圣。与孔明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当时想的刘备怎么这么命好,由此二位何愁天下不定。

第三是赵云,赵云也关羽有些不一样,关羽属于刘备的结义兄弟,赵云更像是刘的仆人,比较像卢俊义与燕青的关系,更像是刘备的保镖和护卫。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了小说原著,还有一些正史类的资料后,自己的看法改变了许多。首先再看原著小说更加喜欢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爱憎分明,侠肝义胆,曹孟德年轻时为了刺杀董卓之身前往,虽然未能成功,但是最后顺利脱身也算是有勇有谋。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汉末三国的军事家首推曹操。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

第二当属周瑜周公瑾,周瑜统兵之才不输曹操,十六岁与孙策共同创下江东基业,南征北战。辅佐孙权,尤其是东吴最危亡的时刻,赤壁之战。以三万精兵大破曹操几十万大军。可以说是当时对抗曹操的最后势力,三国也是以赤壁之战为分水岭的,当时刘备如丧家之犬,无立锥之地。此战之后刘备才以荆州之地取西川,后来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第三是吕布,三国初期的吕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高级人才,走到哪里都是闪耀的星。乱世武将三国时期当属吕布吕奉先为第一。怎奈后世对其评价不高,“三姓家奴”。为什么刘备转换门庭不计其数,后人对其过往不提,成王败寇吧。在就是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刘备一直是“匡扶汉室”,而吕布错在没有自己“口号”。纵观三国吕布显得更有人性,也是爱憎分明,敢爱敢恨,为一女子和自己的老板闹翻,为一批良驹又和老板闹翻。和西楚霸王何其相似,霸王在乌江边时

唯独对自己的女人虞姬和乌骓马放心不下。


同州颈腰堂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真实的历史上,人气最高的无疑是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神算的先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关于诸葛亮身上的故事,更是为人所熟知,津津乐道。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向刘备献上《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为刘备谋划一生的发展方向,刚一出山诸葛亮便策划火烧博望,曹操南下攻打荆州时,在当阳长坂击败刘备,刘备逃往江夏,诸葛亮为了刘备与孙权结盟,亲赴东吴,在东吴舌战群儒,说服东吴君臣接受同盟。

接下来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表现非凡,当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要三天造十万只箭时,诸葛亮草船借箭,完成任务,当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诸葛亮设坛借东风,为成功实行火攻提供必要条件。



赤壁之战结束后,诸葛亮还三气周瑜,把文武全才的周瑜活活气死,并喊出既生瑜、何生亮的绝望之语。

刘备建功立国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刘备讨伐东吴失败后,是诸葛亮设下八卦阵,困住陆逊,而救了刘备,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托孤。之后诸葛亮在蜀汉执政,先是南征南中,七擒孟获,后是六出祁山,连年北伐,以空城计智退司马懿,在五丈原诸葛亮病重 ,为延续生命,点起七星灯,但被魏延闯入熄灭而去世。



诸葛亮临死前还定下一计,为防司马懿进攻,以自已的假像吓退司马懿,死诸葛亮吓走活司马,为蜀军平安撤退提供条件。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简直不是一个凡人,而是个神仙,太完美了,是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的人。鲁迅曾经评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虽然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中说的那么夸张,但在三国历史上,仍是很有声望的。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个文武全才,还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全面的人才:

诸葛亮是政治家,精于治国理政,把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路不拾遗;

诸葛亮是军事家,懂得领兵打仗,南征南中,北伐曹魏,斩杀王双、张郃,收武都、阴平二郡,卤城之战大破司马懿,还写有军事著作《便宜十六策》;

诸葛亮是散文家,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文笔流畅,富寓精神。



诸葛亮是发明家,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改进了诸葛连弩。

在唐宋时期,诸葛亮还进了武庙,成为武庙十哲之一,诸葛亮的名声也流传至今,可谓是流芳千古。


三国人物排名中,第一是名无疑是诸葛亮,第二名是吕布,第三名是赵云。


当然了,这是以《三国演义》为基本来排名的,并不是说真实的历史上。

吕布在《三国演义》中是公认的武艺第一,虎牢关前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三英战吕布,也不过和吕布打个平手,以关羽、张飞的万人敌的武艺,却只能以三敌一和吕布打个平手,可见吕布武艺有多高。



吕布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手持方天画戟,骑赤兔马,头戴金冠,骁勇善战的一流武将形象。民间流传: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是指吕布是人世间最杰出的英雄,而马中最杰出的代表是赤兔马。

吕布还曾经一个人独斗曹操手下六员大将,虽败犹荣,辕门射戟智退纪灵救刘备,都说明了吕布的武艺高强,而且民间流传关于三国武将的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夏九姜维,排名第一的是吕布,排名第二是赵云。



吕布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也和历史上完全不一样,《三国演义》中的吕布武艺完全被人为提高了,实际上吕布的武艺在真实的三国中前五都排不上。


人气排名第三的就是赵云了。

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是常胜将军的形象,一生大小百余仗,无一败绩。赵云最早是公孙瓒的部将,大战河北名将文丑,救了公孙瓒。

在当阳长坂坡之战,赵云打出了一生的辉煌战绩,赵云为了救刘备的妻子和儿子,在曹营中七进七出,大战曹军,连续杀死曹操手下五十多位名将,抢了青釭剑,救回刘禅,赵云英勇异常,曹军无人可挡。



刘备攻打荆州四郡时,赵云跟随,赵云智取范阳,随诸葛亮赴东吴吊祭周瑜时,吴将欲加害诸葛亮,赵云仗剑相随,吴将都害怕赵云威名,不敢加害。

汉水之战时,赵云再次表现神勇,斩杀慕容烈、焦炳两员曹将,吓退曹魏名将张郃、徐晃不敢应战,打退曹军的进攻,并救下黄忠。

赵云七十多岁时,还是蜀军前锋,老当益壮,在交战中力斩西凉名将韩德一门五将。



不仅如此,赵云道德还非常高尚,一幅正人君子的作派,不好美色,一生忠于刘备,在刘备称汉中王时,赵云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

赵云的武艺也在《三国演义》被拔高了,尤其是长坂坡之战,都是小说编出来的,真实的赵云是一个儒将,除了汉水一战,赵云得到刘备的称赞,其它大部分是默默无闻,而且赵云在真实的历史上,不是五虎上将,刘备只了四个将军,没有赵云,赵云在正史中始终得不到重用。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三国,要排人气榜,那么诸葛亮在整个“演义”里排最高是毫无疑问的。

作为普通老百姓,从小就在“演义”的小人书、评书、故事等,这些里面看过、听过了很多很多关于诸葛亮的事。

什么火烧赤壁呀、草船借箭呀、诸葛亮装神呀、空城计呀、三气周瑜呀、七擒孟获呀、舌战群儒呀,哎呀多了去了啊!

至于前三的名气榜,在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一个定位,根据个人了解的、喜欢的人物,我试试排名一下。

第一:曹操、刘备,这二人并立第一。其实在我心里,孙权也可以排第一,因为没有孙权,还成什么三国呢?

第二:关羽、张飞、赵云、吕布,这四人并立第二。应该说在演义里这四人的名气基本相当的。

第三:周瑜、黄忠、黄盖、阿斗(刘禅),四人并立第三,凭一句话:属黄忠的——不服老;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刘禅应该没有“阿斗”的名气高,因为一句:扶不起的阿斗。

这些话,可谓是人尽皆知,过去没有读过书的大爷大妈都会说,算是人气吗?

三国,太多的牛人,太多的故事,太多的经典,千百年来人们争相传颂。

至于说人气排名上,如果说有什么客观的科学依据,我想,那纯属瞎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心里都有一把标尺,您所认同的,那就是您的答案!

以上排名,只代表在下个人看法。欢迎您的评价,愿闻各位看官高见。











上善若水36526


那么我就要简单说一下,诸葛先生为啥排第一,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从三国演义第一章起到最后一章,诸葛亮占的篇幅约85%,很明显三国演义的男一号就是诸葛亮。诸葛出场也很强大,先是各种各样的名士作铺垫,最后才遇到诸葛,茅庐中,天下三分,刘备从此走上帝王之路。之前刘备只是一个流寇而已。。。。诸葛更号称智绝!从白帝托孤到秋风五丈原,演绎了一个男人的承若,悲夫!诸葛!


如果要排个名次的话,前三名按照以下的顺序来排可能比较合理:

1.曹操。曹操尽显霸王之气,当今天下舍我其谁,气吞天下的人物。宁可我负天下人的霸道发挥淋漓尽致,杀老友,屠徐州,纳美妻,食人脯,放关羽,杀孔融等等,一个个又一个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他的霸道,他的奸猾,他的智谋,他的权术。。。。。曹操被称为乱世之枭雄!

2.刘备。此人在演义中最大的力量就是泪水!人说女人是水做的,可备哥哥貌似也是水做的,他的眼泪是无敌的。泪水让他得到了卓越的谋士,卓越的武将。然而,刘备又是坚韧不屈的。身经百战,屡战屡败,得徐州,失徐州,再得徐州,再失徐州。。。。。如同丧家犬,终日只知逃窜。试问,如果你是刘备,你真的能挺到诸葛亮来吗?试问,如果你是刘备,你真能让手下卓越的将军们生死相随?真能让刺客不刺,十万百姓冒死跟随吗?刘备,人格魅力的巅峰!

3.孙权。守成之主。某种意义上孙权是一个阴险的小人。他就是一个墙头草,曹操打我我就投靠刘备,刘备打我我就投靠曹操。如果你们都不打我,我就来偷袭你们。真是一个让人极度无语的人物。。。然而,我也有点佩服他,能做到跟前面2个叔叔辈的人物平起平坐也是强悍之极。


八神说电影


从陈寿《三国志》角度来看,当属曹操、刘备、诸葛亮。此三人都是单独立传。先看了演义小说后,从而喜欢了解三国人与事了,再去看三国志,也会不知不觉会看这三篇多,因为这三传,容量的三国事况脉络最多。

从罗贯中《三国演义》角度来看,当属诸葛亮、关羽、其后或刘备或赵云。罗贯中《三国演义》,素材就是来自《三国志》,艺术加工取自宋元一些流传的评话。

他是站在蜀汉为正善的角度来写的,蜀汉人物自是润色添彩不少。在对诸葛亮和关羽的刻画上,更是极尽笔墨,写的绘声绘色,该小说比起三国志,在通俗化、趣味性上更受世人接受。而后人呢,因受此小说影响,很多人以为正史。





跨越时空—散发弄舟


三国中我最喜欢诸葛亮,关羽,赵云。

诸葛亮未出茅庐三分定,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等。“赤壁之战”中“借东风”与周瑜合

谋火烧战船。直杀得赤壁火光冲天;杀得曹兵儿郎哭爹喊娘;杀得曹操如丧家之犬,落荒而逃。托孤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和司马懿的较量中也是胜多败少,在一次危险的时刻,诸葛亮不乱不惊,镇定自若,大摇大摆走上城楼,旁边两个琴童伺候,演起了空城计,竟然把狡猾的司马懿吓跑了。这实际就是运用了“以进为退”的战术。在一次至关重要战斗中,诸葛亮设下了埋伏,布置士兵埋下了火药地雷,司马懿中了埋伏,诸葛亮正在庆贺告知先帝国家可统一的时候,可是天不灭魏,竟下起一场大雨,救了司马懿。从此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

运筹帷幄,料兵如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

再就是关羽,刚出道就曾温酒斩华雄,崭露头角。他千里走单骑,护送两位嫂子寻找刘备,过五关斩六将,威风八面。特别是晚上的时候怕人说闲话,两位嫂子都入睡了,他还端坐帐中看书,一直到天明,大有君子之风。

关羽最显赫的战绩就是水淹七军,生擒曹操的大将庞德。当时庞德不服关羽,竟让士兵抬口棺材和关羽决战,二人不分胜败。但最后还是被关羽所擒杀。当然还有单刀赴会等等。

关羽不仅武艺高强,最主要的是义薄云天。刚愎自用是他的弱点,因此才会大意失荆州,夜走麦城,被吕蒙所杀。

最后一个就是赵云了,最著名的当属大战长坂坡了。赵云怀揣阿斗,手使银枪,在曹军中七进七出,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营大将五十多员……后人有诗赞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这些我现在还能背下来。当然还有甘露寺一直守护刘备,使刘备毫发无损等情节。赵云也是三国里几乎没有缺点的英雄。

赵云武艺高强,对刘备忠心耿耿,一直到病死。赵云以常胜将军而闻名天下。

这三个人我都喜欢,要硬排名的话,就诸葛亮,关羽,赵云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垂史册;重温历史我们还会看到和聆听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给人们带来的震撼;那些鲜活的面庞同样会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风逐月影3


如果说“人气”,三国人物中人气最高的,当属: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常胜将军赵云。这三个人几乎成为人们学习的偶像。为什么第一是诸葛亮呢?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塑造是最成功的,抢了所有人的风头。本来三国,是刘备、曹操、孙权三位主角,但诸葛亮在蜀汉政权的表现,让刘备都成为他的“配角”。有诸葛亮,刘备就打胜仗,没诸葛亮,刘备就成常败将军。诸葛亮不但智慧超群,而且是个大忠臣,为了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到现在还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第二个人气高的人,得说是关羽。关羽虽然只是刘备手下的一将,但在后世之中,他的知名度却高得离谱。不但是“武圣”,而且是财神,是伽蓝菩萨,是关圣大帝,被人们顶礼膜拜。他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放曹操、水淹七军、擒斩庞德的事迹,小儿皆知。

第三个人气高的人,是赵云。赵云在历史上只是刘备手下普通的一名将官,其地位跟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魏延等不能比,但赵云在三国演义中,却被罗贯中塑造成了常胜将军模样,不但长得超级帅,白马银枪,而且武艺成为仅次于吕布,人品最端正,他是三国中武将的完人,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白马王子。


陆弃


按历史记载,我觉得三国中人气最高非赵云,赵子龙莫属。

前三名应该是,赵云,诸葛亮,吕布。

赵云,字子龙,人称“虎威将军,常胜将军”,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高八尺,资颜雄伟,屡立战功,(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去世后被追封为(顺平候)。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蜀国军师,以聪明,机智而闻名,善于用兵,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典故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北)人,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中的一员猛将。


一花一世界4327


三国中,人气最高的人物?还有点困难啊!三国人物众多,事件层出不穷,各领风骚三五年。再加上各花入各眼,就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是人气最高的,还真不好说。

三国中,有两人封“圣”,一个是武圣关羽,一个是智圣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上半部的男一号,诸葛亮是下半部的男一号。我想要问谁的人气最高,应该就是这两人的PK。

关羽,以忠义闻名。三国演义中用无数故事来塑造,特别是专门编出了过五关斩六将也要回到刘备处的情节。关羽在后世朝代中被层层加码,越推越高,元朝之后更是被推到“圣人”这一级。在民间,关羽更受欢迎。华夏大地,各州各县都会有文武两庙,文庙供奉万世之师孔子,武庙则供奉忠义千秋的关公。到晋商纵横天下时,关羽连财神的值都兼任了。

诸葛亮,以智慧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垂千古,是历来文人儒家推崇的最高境界。隆中对显其战略智慧,出师表显其无限忠诚,诫子书显其完美的修养。三国演义中更是用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环节,表现出“其智近妖”。自古话说权都掌握在文人手中,无数诗文赞颂这个千古第一丞相。

“二圣”PK后,第三人可就比较难选了。有“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周瑜。有长板坡七进七出,两次忠义救少主的白马银枪的常山赵子龙。还有勇冠三军却粗中有细的万人敌张飞。

我则最推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真正英雄曹操。尽管被老罗黑的不行,但仍然难以掩盖其光芒。其实论其文治武功,当属三国第一人!在明朝之前,曹操一直是被推崇倍至的,包括毛泽东都有“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词句。

关羽、诸葛亮、曹操应是三国人气最高的人物吧!





净月暖阳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挺有争议性的。每个人心中都有每个人心中的三国,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看三国都有不同的感悟,所钦佩的人物也会不断转移。

以下简称自身的经历出发,分享一些经验,仅供参考:

三国作为一部鸿篇巨著,里边的人物个个性格鲜明,深受我们所喜爱。

大概上初中之前最喜爱的人物肯定是诸葛亮,因为那时候思想单纯,只有简单的善与恶,而在三国里诸葛亮的趣闻轶事最多,人设最为正直,各种小故事都宣扬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我所知道的三国里的第一句谚语就是“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

初中之后渐渐有了男女的意思,耍帅耍酷的观念渐渐形成,那时候开始喜欢了赵云,尤其是长坂坡单骑救主,单枪匹马杀入敌军七进七出。怎是一个帅字了得。那时别人嘴里哼的都是各种流行歌曲,我那时候唱的都是:子龙子龙世无双,五虎上将美名传。

上了高中了,嘴巴上渐渐长了一层绒毛,整天和一帮狐朋狗友鬼混。渐渐地开始喜欢了关公。单刀赴会,义薄云天的关二哥,对于刚刚有一些个人英雄主义萌芽的我们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崇拜。

上了大学之后读的书渐渐多了,对各种人物和事件渐渐有了一些完整的看法。那时候除了关公之外还开始粉了孙权。俗话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读了一些三国志之类的正史才知道,孙权在历史中的地位很高。相比于刘备和曹操,孙权才是实干型的国君

后来慢慢的进入了社会,吃了几次亏,上了几次当之后,见惯了社会的尔虞我诈,回首再看三国,其实曹操也没有那么让人讨厌。史书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渐渐的也明白了,世间并不如书中写的这般美好,对事对人也不再掏心掏肺,自己对社会中的一些事件也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开始建立起自己独立思考的逻辑规则。

其实只要是人评价的就不可能是客观,每人的经历不一样,再客观的评价也不可避免的带上自己的主观意识。所谓1000个人眼里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的心里也有每一个人的三国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