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起云“甬” 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开幕


5月9日上午,以“机器智联、赋能万物”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在浙江宁波余姚开幕。

在开幕式上,不仅举行了中国机器人峰会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还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中国机器人峰会专家委员会共有成员26名,其中设主任1名,副主任7名,委员18名。

中国机器人峰会专家委员会的成立,目的是汇聚政府、企业、社会、专业领域等各方面人才,为产业发展规划、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引进落户、技术交流合作等提供综合性的高端智库服务。

据悉,在今天的开幕式上,共有2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预计121.65亿元。这些项目聚焦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核心技术领先、创新带动强劲,对推动产业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浙江省经过“机器换人”“机器人+”和智能化技术改造等系列政策举措引导,机器人产业取得较快发展,机器人应用全国领先。推进“整零协作”是破解关键零部件“卡脖子”难题,推进机器人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

为此,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与机器人本体领军企业进行了合作协商。

在开幕式上8家企业组成了4对整零协作组合,进行了机器人“整零协作”签约。

希望通过8家企业的合作示范,树立样板,推进以应用促进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浙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生态”“新模式”。

本届峰会由浙江省政府主办,国家工信部、科技部指导,宁波市政府、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中国兵器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机器人峰会工作委员会、省委组织部、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等单位联合承办,宁波市相关部门、余姚市政府等执行承办。

今年,已是第四年在浙江宁波余姚举办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峰会的品牌美誉度和办会实效性逐年提升,峰会“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影响世界”的效应也愈加显现, 已经发展成为知名高校、科研市场、先进企业、金融资本等多方联动的高端平台,基本上形成了“北有世界机器人大会,南有中国机器人峰会”的格局。

2014年,浙江省政府起动实施了机器人产业创新试点,加速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系统集成与整机能力的技术公关,大力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


2017年,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机器人+行动计划,进一步采取了措施,推进机器人应用和产业发展,加快孕育机器人+新模式,新业态。

今年以来,浙江省经信厅会同宁波、台州等地编制打造机器人产业高低的行动计划,重点在如下方面下工夫: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公关,全面树立减速器、起动器、传感器、模锻执行器关键核心技术;

从管理、工艺、关键零部件设计方面进行公关突破,同时把人工智能,5G感知边缘计算等技术与机器人有机结合,主攻智能机器人,抢占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制高点。

最近,余姚首先出台了机器人的专项规划,明确了目标,发布了政策,开启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政策。许多国内外院士、专家团队和企业已经落户在余姚和浙江的有关地市。

今年以“机器智联、赋能万物”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在浙江宁波余姚盛大开幕。

共有海内外院士、知名科学家、国家重大专项机器人专家、世界及中国500强企业负责人、投资人等业界精英1500余人出席开幕式,预计本次峰会参会人数突破6500人。

本届峰会共聚集了近80家最具代表性的知名机器人、智能制造企业参展。

展品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领域,共分为主会场展区、“机器人+”智造展区、机器人主题公园展区和无人驾驶汽车展示区四大展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