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考研名校難不難?複試會被歧視嗎?

考研報名人數連年激增,2019考研再創新高,達到290萬人。這兩百多萬考研大軍中,約8成的考生本科就讀於非“雙一流”高校,且這其中超過半數讀研是為了改變學校背景出身。而根據中國教育在線2019年研究生數據調查,從考研擇校的因素來看,學校層次是考生首要考慮的因素。

二本考研名校難不難?複試會被歧視嗎?

每年考研,985、211、雙一流等名校一直是考研人中最搶手的。儘管名校報名人數多、錄取人數少、試卷難度大、分數線高、批卷更嚴格、導師更愛推免生……,但每年依然有大批大批的考生奔赴在衝擊名校的考研路上,並在這條路上惴惴不安:名校考研會不會太難?二本出身會被歧視嗎?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難不難這個問題。

一.名校競爭更激烈

名校考研難不難?難,當然難。但是報考普通學校也一樣不容易。只是名校考研報名人數會更多,競爭相對更激烈,加之推免比例不斷上升,一些院校專業統考報錄比已經達到10:1、20:1的程度,更有甚者,部分名校的熱門專業甚至達到了100:1,真真是百裡挑一了。

所以,如有你想要報考熱門學校、熱門專業,建議對自身能力做好評估:你能付出多大的努力、付出努力後能夠達到怎樣的高度,成本多高、勝算多大,是否能夠接受落榜高風險?深思熟慮後再做出決定。

而如果你是單純地想要上名校,那麼可以考慮一些二區985以及名校的冷門專業,這些院校專業的競爭會比一線城市名校小一些,性價比較高。

二.名校出題更靈活

首先,考研公共課是全國統考的,試卷都一樣,不存在院校之間的難易差距,只不過,名校的分數要求可能更高。

而大部分專業課是各招生單位自主命題的,專業課也是導師考察的一個重點。一般來說,名校專業課出題會更加靈活,除了考察基礎知識外,對知識的的延伸,也就是在深度和廣度上會稍難一些。但是試卷上70%的內容會是我們大綱要求的基礎知識,所以一定要把基礎知識學好學牢,然後再做進一步的拓展。

三.名校信息更透明

名校考研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在信息獲取上。相比普通院校,名校由於知名度和關注度更高,在一些院校信息上也會更加透明,資源更豐富,查找報錄比、歷年真題、複習資料等更加容易,找研友交流也會更加方便。

其實無論選擇名校還是普通高校,考研的整個流程都是一樣的,我們都要經歷長時間的規劃學習、埋頭苦讀、反覆練習,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只不過名校的壓力可能會更大一點。

說完名校考研的難度,接下來我們再來聊聊廣大考研黨們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本科出身一般,考名校會被歧視嗎?我們從初試和複試兩個階段來看。

一.初試的唯一標準是成績

考研能否進入複試,唯一的標準就是初試成績,與你的本科出身無關。你的成績夠高、排名靠前,自然能夠進入複試。而如果你不幸落榜,則可能是你準備不充分,或者發揮不理想,學校可不背鍋。難道要怪考試那天試卷印刷不好影響你發揮嗎?清醒一點,好好複習!

二.複試時名校更看重聲譽

那麼進入複試後,面試時二本出身的考生會被“歧視”嗎?

其實越是有名氣的學校,就越是珍惜自己的聲譽,招生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也越高。只要你初試成績夠高,複試時表現良好,展現出了足夠的熱情和潛力,那麼導師沒有理由拒絕一個優秀的學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兩名考生在同等條件下,也就是其他各方面情況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導師可能更傾向於選擇本科是985/211的考生。

名校可以給我們更好的平臺、更好的資源,但在備考的過程中,我們的壓力也會更大。如何選擇,還是要看自己的興趣和志向,根據個人具體情況,慎重考慮。

考研難,考名校難,不在於試卷本身,而是難在選擇、難在規劃、難在自律、難在堅持。不論是選擇名校還是選擇普通院校,我們都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為自己的未來博一個出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