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地名,好多的涌、沙、塘、坑、岗、岭、屋……

今天去驾校培训,在寮步镇。中午休息时间,地图上搜个附近的地方玩,结果到了一条叫

“横坑”的古村。村里有个月牙形的大池塘。说池塘有点委屈它,说湖又小了点。湖边有公园,很多慈祥的老人在下棋或闲聊,为他们遮挡烈日的是一排枝繁叶茂的古树。

东莞地名,好多的涌、沙、塘、坑、岗、岭、屋……

突然发现东莞叫“坑”的地名很多,回来好奇就查了一下,大大小小居然有21“坑”那么多。


东莞地名,好多的涌、沙、塘、坑、岗、岭、屋……

据学者研究,“坑”作为地名用字,遍布于东南丘陵地区,通常出现在自然村、村、乡镇地名中,其意义是“溪涧、山谷”。越是低级的地名层级,如自然村,“坑”字越多。原生地名常常以山水等地理实体作为命名依据,因为人类社会早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东南丘陵水系发达,小盆地错落,逐水而居、依“坑”聚落成了先民的生活常态。

东莞地名,好多的涌、沙、塘、坑、岗、岭、屋……

东莞地名,好多的涌、沙、塘、坑、岗、岭、屋……

东莞地名,好多的涌、沙、塘、坑、岗、岭、屋……

看着古村的一排排古芒果树,树龄500多年,一排排巨大的古榕树,树龄300多年到600多年都有。我想,它们历尽沧桑依旧枝繁叶茂,庇护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芒果的甜蜜滋养过村民们遥远的祖先,几个世纪后的今天还在……哪来的“坑”,这是多么大的福气啊!


东莞地名,好多的涌、沙、塘、坑、岗、岭、屋……


东莞地名,好多的涌、沙、塘、坑、岗、岭、屋……

所以世上的事物,表面和实质经常相反而行。名字带“坑”的不坑,反而是福地。生活中真正的巨坑,经常在我们最熟悉、最信任、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东莞还有一些常见地名用字,是我老家和我以前带过的北方少见的,也很有特色。

比如和水相关:

“洲”“沙”“塘”“涌”

东莞地名,好多的涌、沙、塘、坑、岗、岭、屋……

王屋洲、金洲、柏洲边、简沙洲、黄粘洲、洲湾、洲涡、桔洲、南洲、泥洲、杨公洲、稔洲、黎洲、角朗洲、大洲……

武山沙、同沙、简沙洲、芙蓉沙、朱平沙、沙腰、冼沙、乌沙、沙头、上沙、沙田、福禄沙、齐沙、义沙、大鱼沙、大罗沙、梅沙、乌沙、鳌沙、沙塘、大沙、沙步、下沙、沙角、沙湖口……

兴塘、温塘、鳌峙塘、大莲塘、塘厦、新塘、沙塘、宝塘、塘唇、塘边、泉塘、大塘朗、大塘、新塘、洋坑塘、长塘、梅塘、塘厦、横塘、蛟乙塘、塘新塘沥、竹塘、塘角、长安塘、草塘、塘尾、月塘、松柏塘、塘角、黄泥塘、土塘……

氹涌、麻涌镇、鸥涌、扶涌、五涌、官桥涌、潢涌、三涌、袁家涌、吴家涌、蚬涌、谷涌、新谷涌、水蛇涌、流涌……

比如和山有关的

“岗”“岭”“石”

东莞地名,好多的涌、沙、塘、坑、岗、岭、屋……

宴岗、赤岗、岗贝、厦岗、双岗、马蹄岗、浮岗、松岗、凤凰岗、谢岗、凤岗、岗梓、白石岗、岗头、邵岗头、铁岗、塔岗

大岭丫、赤岭、下岭贝、岭厦、大岭山、矮岭冚、太公岭、鸡翅岭、元岭、大岭、黎贝岭、诸佛岭、龙背岭、凤德岭、岭头、黄麻岭

石龙、石井、石美、石鼓、石排、石碣、石龙坑、石步、石厦、石新、石潭埔、石鼓、石马、白石岗、板石、石涌、企石、宝石、石排


还有与人类活动有关的

“村”“屋”

东莞地名,好多的涌、沙、塘、坑、岗、岭、屋……

村头、陈村、花园新村、樟村、新村、篁村、一村、梁家村、芦村、凌屋村、新庄、林村、四村、黎村、村尾、村头

林屋、王屋洲、周屋、余屋、莫屋、严屋、袁屋边、李屋、杜屋、单屋、刘屋、凌屋村、洪屋涡、陈屋、刘屋巷、杨屋、颜屋、陈屋贝、卢屋、李屋、屋厦、邓屋、莫屋、杨屋、黄屋、彭屋、丁屋、黄屋、孙屋


东莞地名,好多的涌、沙、塘、坑、岗、岭、屋……

地名中大有乾坤,不同的地区地名中有一些普遍热词,体现着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特色。我总结东莞的这些地名之后,从中仿佛看到一幅山水和人类活动水乳交融的美丽画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