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多高才有併發症?

用戶53589886270


糖尿病是我國排名首位的代謝性疾病。治療糖尿病的目的在於預防各種併發症的出現,包括急性併發症與慢行併發症。這些併發症的出現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包括血糖水平的高低、血糖的波動情況、血糖異常的持續時間、合併其它基礎疾病的情況等。那麼,血糖多高才會有併發症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糖尿病急性併發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二者的出現與血糖升高的水平密切相關,當血糖達到16.7mmol/L時,可能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當血糖達到33.3mmol/L時,可能會出現高血糖高滲狀態。血糖升高的水平越高,出現急性併發症的幾率越高。當然,與個人體質、耐受情況也密切相關。醫學莘曾經接診過一個病人,血糖高達三十多,但卻沒有任何症狀,但血糖若長期處於此範圍,將會對各靶器官產生嚴重損害。所以,糖尿病患者需根據病情,定期監測血糖;病情複雜者,還需增加監測頻率。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主要包括血管、神經、腎臟、視網膜損害。慢性併發症病程較長,部分患者數年就會出現靶器官損害相關症狀,部分患者數十年以後才會出現,因此,慢性併發症的出現因人而異。單就血糖水平而言,超過正常範圍的血糖,即空腹血糖高於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7.8mmol/L,已經開始慢慢損害血管、神經、腎臟、視網膜等器官。血糖水平越高,損害的程度越嚴重,後期出現併發症,如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腎病等幾率就越高;當然,各靶器官的損害還與血糖波動情況、血糖升高持續時間相關,血糖波動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出現併發症的幾率也越高。

除開上述因素,是否合併其它基礎疾病,也是併發症出現與否的關鍵因素。如糖尿病合併高血壓,二者同時存在時,會協同損害心腦血管,發生心肌梗死、腦卒中的幾率大幅升高。因此,糖尿病若合併高血壓,即使血糖水平升高幅度不大,但出現併發症的幾率卻遠遠高於單純高血糖對其影響。需要積極干預及治療。


綜上,當血糖達到16.7mmol/L時,可能會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當血糖達到33.3mmol/L時,可能會出現高血糖高滲狀態;空腹血糖高於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7.8mmol/L,已經開始慢慢損害血管、神經、腎臟、視網膜等器官,血糖升高幅度越大,出現併發症的幾率越高,同時與血糖波動情況,合併基礎疾病的情況也密切相關。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

短時間內,血糖高到16.7以上,人體內的血糖代謝就會完全紊亂,很容易出現急性併發症,比如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患者一旦發現自己的血糖高於這個值,就不要擅自活動、飲食,也不要濫用藥物,最好及時找醫生幫忙。

長期來看的話,如果空腹血糖長期高於7,餐後血糖長期高於11.1,糖化血紅蛋白高於7.0%,就屬於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身體底子較好的年紀較輕的,也許五六年後才會出現併發症,但若身體底子不好、年紀較大的患者,長期血糖控制這麼差,短短一兩年就可出現併發症。

併發症的徵兆也有很多,比如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經常性的頭暈眼花、皮膚異常瘙癢、異常出汗、肢體麻木刺痛、尿液中出現小泡沫顆粒、足部顏色異常、傷口遷延不愈、身體極端消瘦等。一旦出現這些情況,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併發症都是越早發現越好治療,一旦延誤病情,就可能治不好了,要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患者本身的健康也難以挽回。

所以小糖建議糖友們,定期檢查很重要。平時要自己在家監測血糖,每3個月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每半年查一下眼底、肌酐、血壓、尿酸、血脂等指標,發現異常及早干預。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夠幫到大家,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糖人健康網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為什麼這樣講我們糖尿病人專家一再告誡我們要把血糖控制在標準的數值在內6.1,超過6.1至7糖耐量受損,超過7至8早期糖尿病,8以上就是中度糖尿病長期連續在8以上就是高血糖會產生併發症,一開始眼睛模糊逐步會發展到眼睛失明,人泡在糖水裡腐蝕血管神經不知那一天發生腦粳或腎中毒(尿毒症),那麼有些人有認為你講的那麼怕人但這個是事實我通過真人真事來說明這個道理,反反覆覆說明這個糖尿病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所以說;生了糖尿病不要緊我們要想辦法控制住這個病的發展要把血糖降下來在標準範圍內併發症就不會產生。


戲迷阿德1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糖尿病的併發症分為急性併發症和慢性併發症,前者與血糖的升高有直接的關係,有較為明確的數值;而後者並非是血糖高到多少才會發生,也就是說沒有很明確的數值,因為兩者發生的機制是不一樣的。

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比如外傷、嚴重感染等血糖在短時間內迅速升高時,會嚴重擾亂機體的代謝引起急性病變發生,稱為糖尿病急性併發症,比如:

當血糖處於16.7-33.6mmol/L時,升高的血糖產生糖毒性會抑制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使原本就分泌不足的胰島素更加缺乏,組織細胞便不能利用血糖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此時不得不依靠分解脂肪來獲取能量,脂肪分解時會產生大量的酮體抑制機體代謝,特別是造成二氧化碳排出減少,引起酸中毒,嚴重時可危險生命,稱為急性酮症酸中毒。

當血糖超過33.6mmol/L時,血液中高血糖狀態使得血液的滲透壓急劇升高,周圍組織細胞中的水分被大量析出,造成器官嚴重脫水而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甚至會發生壞死,比如腦細胞壞死且不可逆轉,稱為糖尿病高滲昏迷,死亡率非常高,救治的成功率也非常低。

而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是同長期血糖高於正常水平,對血管內皮產生損傷,大量的脂肪沉積於損傷處,進而引起炎性反應破壞血管的正常結構,即發生動脈粥樣硬化,致使血管狹窄影響血流,導致組織器官缺血缺氧而功能受損或喪失,可致死致殘的併發症常見的比如心梗、腦梗、腦出血、失明、尿毒症、糖尿病足等、

高血糖造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是逐漸發生的,呈現漸進性發展的過程,常常需要數年形成,研究證實:血糖控制不佳時,大約5年即會有併發症出現,10-15年後即會有嚴重併發症危及生命。因此,對血糖應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還應對血糖升高引起的脂代謝紊亂及血壓的升高進行干預,確保血糖、血脂、血壓都達到控制目標,這三項指標的最低控制目標是:

  • 空腹血糖小於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10.0mmol/L
  • 血壓至少低於140/90mmHg
  • 低密度脂蛋白低於2.6mmol/L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糖尿病的併發症,與血糖值的關係並不是正比關係。因此不能說血糖值到了多少就會發生。

當血糖值由於種種原因,比如用藥量過大,降得太低時,出現過低血糖。身體的五臟六腑缺乏營養和能量供應。會出現器官衰竭,造成致命危害。這就是糖尿病的併發症。高血糖的糖尿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死於此原因的不在少數。這就是“揠苗助長”的治療方法。因此糖尿病人必須高度重視這種情況的發生。低血糖出現是會致命的。

當然高血糖如果不及時治療,體內血糖高,會升高血液的粘稠度。會遲滯血液輸送營養和能量。血管末端的器官和細胞就會因為缺乏營養和能量,指令心臟加壓輸送營養,高血壓就形成了。這是需要一個數量的積累過程。不是說血糖高到某一個數值就必然會引起的。

血液的粘稠度,還與喝水的多少有關。血液中的含水量也會改變血液的粘稠度。

血液的粘稠度,還與血脂高低有很大關係。高血糖,高血脂都會形成血液的高粘稠度,形成高血壓。因此對糖尿病的併發症都有關係。從能量的角度看,血糖和血脂都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注射胰島素,把血糖降低了,但是血脂高了,進食攝入的能量並沒有降低,人變胖了,胰島素抵抗產生了。血糖值飆升,糖代謝紊亂,血液的粘稠度是不會降低的。血脂高了,附著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失去彈性更容易造成血管的破裂。因此,會引起併發症的加速形成,病情加重。這就是注射胰島素不能治癒糖尿病的原因。


糖友友


不是多高,是要多久!

一旦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綜合症就會緩慢的向你走來。等到糖尿病20年的時候,綜合症開始爆發式發作。

當然在患糖尿病期間儘量不讓血糖很高,也會減緩一些綜合症的到來時間。

所以預防或者逆轉糖尿病才是關鍵!


喬沐楊


注意,併發症不是血糖高引起那是由於西藥光治表控制血糖,此時病毒仍在連續不斷的破壞脾,胰,肝,及各臟腑,西醫不懂這些道理,因此出現光治表沒治本而導致。因此必須用中醫才能治本就不會出現併發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