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要房不要车的女孩,你更追不上

私信:月老,我是苏州农村普通家庭,本科毕业国企工作两年,父母是普通双职工,勤劳朴实,勤俭持家。家境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丰衣足食。家庭关系和睦,父母感情好。

那个不要房不要车的女孩,你更追不上

最近相了一次亲,女方家家境优越,女生是市区某幼儿园老师,父母开明,不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有存款,只要自己女儿喜欢就行。于是,就见面吃饭了,是女方父母安排的饭局。第一次吃饭见面很融洽,女方父亲说:江山我已经给你们打下,不会对男方有物质层面的要求,只要你们合得来,作为家长,我们就支持。

后来,经过两三天的微信交流,周六约了女生在苏州中心吃饭。她话不多,言谈举止落落大方。选择的餐厅,点的菜品,既好吃也不贵。有一个细节对照出我与她的差距:用餐结束过后,我发现她使用过的餐巾纸都是习惯性的摆放整齐,而我的就是一股脑的乱七八糟放在餐盘里。吃饭的过程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她话不多,但是每一句都能答到点子上,几乎没有多余的废话。而我喋喋不休地自以为是地谈论着与“我”有关的话题以及自以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那个不要房不要车的女孩,你更追不上

通过简单地了解,我体会到了我俩生活方式的全面差距。她是老师,每年寒暑假都会出国旅游;当我拿着月薪5000还要承担一部分家庭责任和养一辆车时,这样的生活方式肯定不在我的选择之内。或者我根本就没得选择。她问,你是因为不喜欢旅游吗?我心想,只是因为穷。环游世界貌似是每个年轻人的梦想。

作为小镇青年,烧烤是我的常规生活方式;而她业余时间喜欢画画和插画;我喜欢阅读,通过阅读能够间接提升自己认识世界,而她能够直接飞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去实地考察认识;面对生活,工作的压力和问题,她可以直接请教自己的父母或者链接到相关的专业人士,而我大多数时候只能凭借着自己有限的经验冒险尝试;在这一刻,我深刻地感觉到了“圈子”质量和层次的差别。人,在人格上确实是不分贵贱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分三六九等。

我不羡慕“有钱人”,但是我羡慕别人因为有钱而产生的全方位的优秀,比如:见识,格局,社交能力以及一个不自卑的心理状态等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钱的差距导致的从小的教育资源,兴趣爱好的培养,社交技能以及见识格局的全面差距,才是最难追赶的。

在恋爱择偶中,她可以不要求男方有房有车,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她们家都有。她父母说,只要小一辈能够聊的来,她们就没意见。而这看似简简单单的“聊得来”三个字,里面包含的东西,岂是简简单单的房和车能够简单概括的?

聊得来”至少意味着三观一致,志趣相投。没有相似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的家庭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难于上青天。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是环境的产物,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跟遗传和基因相关,但是后天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的时候,放弃一个女孩,并不是看不上,而是深感自己再努力也无济于事。放弃是因为“配不上”。

那个不要房不要车的女孩,你更追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