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珠海直升機分公司“職工小家”是飛行員的“避風港”

南航珠海直升机分公司“职工小家”是飞行员的“避风港”

職工小家志願者周銀燕(右)為結束任務的前線飛行員準備茶水藍娟/攝

按摩椅、職工書屋、茶水間、籃球場、游泳池、健身室......走進南航珠海直升機分公司工會飛行部分會職工小家,飛行員的休息和娛樂設施應有盡有。職工小家還組建了志願者服務隊,為飛行員提供送餐、送水等貼心服務。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職工小家”已經成為員工第二個溫暖的“家”。在建設“職工小家”的過程中,工會分會組織自身的建設和改革也得到了推動。

“交叉組織”制度

壯大職工小家隊伍

南航珠海直升機分公司工會飛行部分會主席潘錦卿表示,飛行部隸屬於南航通用航空公司,飛行部分會現有工會會員133人,會員年齡結構年輕化。工會不定期開展談心談話、社交聯誼、家庭生活及子女教育講座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滿足職工需求。

職工小家創新式提出“交叉組織”制度,在原有組織制度基礎上,2013年建立92分部、76分部、地面分部,由分部經理負責分部管理;2014年設立S76、S92機型技術崗、運行崗、飛行部工會助理崗等崗位;2016年根據實際情況將所有成員劃分為11個班組,每個班組設立組長和副組長,同時根據職工愛好建立8個興趣協會,設立協會會長和副會長,從而實現不同部門、班組和協會彼此獨立又互相交融的“交叉組織”制度。“從多維度、多角度為職工提供貼心服務,逐漸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建、職工小家隊伍不斷壯大的局面。”公司黨群工作部部長祝修虎說。

服務融入職工的

工作與生活

“工作期間,我們只要專注認真地執行飛行任務即可。後勤工作,職工小家以及志願者會盡力為我們解決。”飛行員王維政說道,職工小家關注職工職業發展與技術成長平臺,讓他這種年輕飛行員很受用。“在職工小家,通過導師‘傳幫帶’的模式,我們定期開展駕駛艙座艙實習、基地運行學習、新業務風險點分析學習等多項培訓。此外,開放培訓室、運行室、安全室、綜合辦公室等多個崗位輪值實習機會,讓我們新員工能在較短時間內清楚部門運行流程,快速學習成長。”

“這是我們的儲物櫃,可以放行李箱、物品,像快遞儲物櫃一樣,方便又快捷。”飛行員劉梟介紹,在職工小家的飛行員儲物間,按編號和人名依次有序地排列著私人儲物櫃。此外,巡線作業夏日暴曬,冬天又要冒著嚴寒,職工小家積極與飛行部、財務部等多部門對接,為巡線作業人員購買了遮陽帽、皮手套、皮衣等勞保用品。“這些貌似是很小的舉動,但給了我們足夠的安全感。”劉梟說,職工小家堅持每個季度召開職工民主座談會,廣泛收集職工建議,比如近期在原有的健身設備基礎上增加了乒乓發球機、投籃機等。

職工小家志願者

為前線分擔解憂

每年南航珠海直升機分公司都要承擔大大小小的撤送颱風任務。因近年的颱風多而時間緊,每一次的撤送颱風飛行任務就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稍有不慎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每次重大撤送颱風任務結束時,整個人都累癱了,完全不想動。職工小家有按摩椅、休息室等供我們休息,也有志願者為我們端水送飯,心裡真是暖暖的。”飛行員王維政說。

潘錦卿告訴記者,為了保障飛行員的第一班生產任務,職工小家的志願者們通常要凌晨4點到達運行前場進行保障任務,服務內容包括餐飲、衛生、運行等多方面。志願者周銀燕坦言,颱風保障工作從凌晨4點持續到晚上9點是常有的事,志願者們希望能為參與生產的飛行員贏得充足的休息時間,為公司的安全運行贏得更大的安全空間。

如今,職工小家已經形成行之有效、細緻化和人性化的《撤送颱風運行保障條例》,該條例贏得一線生產人員的一致認同與好評。飛行部全體成員先後順利完成撤送颱風後勤保障工作上百次,其中包括特大臺風“妮妲”和“天鴿”。“2017年臺風‘天鴿’重創珠海後,我們的飛行員感到巨大壓力,但職工小家動員大家聯合公司其他部門一起,僅用3天時間就把滿目瘡痍的機庫清理乾淨,順利保障了災後生產。”潘錦卿說。

南航珠海直升機分公司副總經理、工會主席曾剛表示,雖然目前職工小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效果,但仍需進一步完善。接下來,公司工會將鼓勵職工小家全體成員再接再厲,不斷增強職工的凝聚力、調動職工積極性、激發職工創造性,讓職工小家一步步成為員工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孃家”。(南方工報全媒體記者藍娟 通訊員陳振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