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抗擊疫情繫列報道之四:“小家”與“大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無數個家庭構建起了我們的國家,在國家遭遇困難之際,每一個家庭就是攻堅克難的堡壘。在合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無數家庭參與到其中,他們有的全家上陣,有的父子攜手,有的母子共進,奮戰在抗擊疫情的前線。“小家”與“大家”,他們的選擇,就是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

兩代黨員齊上陣

在肥東縣,梁園鎮新河社區主任羅朝芳和兒子李濤濤母子,老黨員王運倫和兒子王鋼父子,在疫情發生以來就一直忙碌著,因為他們都是黨員。

“疫情防控期間,請各戶村民不要走親訪友,出門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大年初二起,李濤濤每天都要重複上百遍這樣的話。春節期間,原本在外務工的李濤濤回到家鄉,本想趁著過年和母親團圓共享天倫,但是突然發生的疫情改變了他的計劃,因為母親羅朝芳每天都要帶領各村民組的黨員開展防疫工作。

“我是一名母親,也想和兒子團聚,但我更是新河社區的主任,是一名黨員,這種時候,黨員就要做急先鋒,戰鬥在一線”,羅朝芳的話打動了李濤濤,同樣身為黨員的他也積極報名,和母親一起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並肩戰鬥,以另一種方式團聚在防控一線。

在新河社區召集黨員志願者時,老黨員王運倫和兒子王鋼也積極響應社區號召,主動要求到勸返點值班。“我常年在外工作,能為家鄉做的不多,這次能為家鄉的疫情防控略盡微薄之力,我義不容辭。”王鋼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我們父子倆都是黨員,在危急關頭,黨員就該挺身而出,衝鋒陷陣,發揚先鋒模範作用。”王運倫如是說。在勸返點,父子倆極力勸阻車輛、村民進出村,為人民群眾築起一道安全“防護牆”。

母女醫療兵

在合肥經開區,有一對母女也是如此。作為錦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汪迎春從醫已有32年,疫情到來之際,她帶領著中心的42名醫務人員,奔走在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從大年初一開始,汪迎春就把家搬到了辦公室,吃住都在這裡。餓了就吃桶泡麵、吃盒餅乾,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汪迎春的女兒是安醫附院的醫生,目前正在發熱門診值班。也許是受到了母親的影響,女兒也積極報名奮戰在第一線。每次通話,母女倆說的最多的還是疫情,只是在最後互道一句,要保護好自己。

合肥抗擊疫情繫列報道之四:“小家”與“大家”

在工作崗位上的汪迎春

“我知道她現在所處的地方是最危險的,但是沒有辦法,她是醫生,就必須去,沒有選擇。”汪迎春為女兒感到驕傲。

1月30日晚上十點,七天來第一次回家的汪迎春接到社區的求助電話,有緊急情況需要處理,二話沒說就開車返回了崗位。原來,湖北黃岡籍小夥餘某一直在合肥一家企業打工,年前離職後因疫情留在合肥沒有返鄉,一直居住在小旅館。由於身份特殊,餘某被賓館老闆趕了出來。

“看到餘某的第一眼,我感覺他跟一個流浪漢一樣可憐。”汪迎春把餘某暫時安置在衛生服務中心的病房,並給他測量了體溫。汪迎春詳細瞭解了餘某的生活軌跡,突然靈機一動,讓餘某將手機上的支付寶打開,查看了餘某的支付記錄,全部是在合肥的消費記錄。汪迎春向上級彙報了情況以後,第二天給餘某出具了醫學證明,讓他順利地住上賓館。據悉,在錦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團隊的努力下,數十名隔離人員已有多人解除隔離恢復正常生活,其餘隔離觀察人員也狀態很好。

城管“父子兵”

在廬陽區,90後的潘冬是一名退伍軍人,他的父親潘志兵是三孝口街道的一名兢兢業業的老城管,已經工作了21年。2017年,廬陽區城市管理局統一招錄特勤隊員,輔助城管執法工作,潘冬順利通過考試進入城管系統,並通過統一分配來到三孝口街道城管執法中隊,搖身一變成了爸爸的同事。幾年來,經過父親的親身教導和自己的用心磨鍊,潘冬業務水平提高得非常快,成為城管中隊一名優秀的特勤隊員。

今年春節假期,潘志兵和潘冬都被安排在年三十和初一值班,進行疫情信息排查、疫情防控措施宣傳和市容秩序維護等工作。而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愈加嚴峻,為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三孝口街道從初三開始取消休假,要求全體人員返回工作崗位,剛剛在家休息一天的父子倆積極響應號召,毅然歸隊,繼續投身到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回到工作崗位後,父子倆當仁不讓,衝到戰“疫”一線進行機動管控,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他們每天穿梭在轄區的大街小巷,除了走訪經營戶進行防疫宣傳和檢查、督查文化娛樂場所和宗教場所是否暫停營業,還要維護農貿市場周邊環境秩序……在繁忙的工作中,潘冬的母親只能在上班前殷殷囑託:“鼕鼕,現在疫情還緊著呢!出去的時候不要和別人靠得太近啊!口罩一定要戴好了!回到單位別忘了洗手,還有提醒你爸也洗手,他一忙起來就容易忘……”

槐林鎮的“全家班”

在巢湖市槐林鎮,當疫情來臨,鎮、村各級黨員幹部、醫護人員、民警……紛紛放棄與家人團聚,奮戰在防控疫情一線。在這裡,一支“全家防控”隊,讓人敬佩不已。

湖邊村兩委在黨總支書記朱虹的帶領下,兩委幹部紛紛“讓我去一線!”與此同時,湖邊村兩委的“家人”們紛紛請戰,要與他們攜手並肩。

村幹部魏星的父親魏守昌對兒子說:“放心吧,村裡誰家誰戶的,我比你更熟,比你小子更靠譜。”

村幹部袁俊生的弟弟袁俊長說:“我倆是兄弟,打小遇事了就一起上,這次我當然要挺你,跟你一起做點事。”

而朱虹的丈夫王小超也對妻子說:“你放心,孩子放我爸媽那裡了,我跟你一起值守防控。”

得知兒子王小超要陪兒媳朱虹一起參與防控,將孫子王建勳放老兩口家時,朱虹的公公王常貴坐不住了,對兒子王小超說:“我是一名老黨員,這個時候你讓我在家帶孩子?不行不行,孩子你媽媽一個人帶,我怎麼說也要去。”

就這樣,湖邊村的“全家防控”隊集結了,他們有的在重點防控人員的家門口處,有的在風險點的排查處……日夜兼程,無怨無悔。

“小家”還是“大家”?在疫情襲來之時,廣大奮戰在一線的幹部職工用愛和勇氣作出選擇。愛“小家”更愛“大家”!他們責任在肩,不負親人,更不負人民。(國際商報記者/許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