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縣櫻桃”錯峰上市最高價達80元

記者 李夢 孫亞飛 通訊員 許永飛 劉瑒

5月8日,冠縣東古城鎮公曹村的一處櫻桃種植園,負責人邊洪陽正組織村民將最後一批大紅櫻桃裝箱。“我們這批櫻桃與煙臺、大連等櫻桃主產區的上市時間錯開近一個月,櫻桃的價格很不錯,最高每公斤能賣到40元。”邊洪陽告訴記者,今年大棚紅櫻桃即將售罄,再過幾天,露天地櫻桃也成熟了,正好接上市場。

“冠縣地處魯西黃河故道,土質酸鹼度和微量元素含量都達到優質櫻桃的需求,加之氣候適中,利於櫻桃早熟、早上市。”最早引進櫻桃品種的原冠縣林業局負責人王國正回憶說,當初在冠縣試栽植櫻桃,群眾持懷疑態度,支持率低。

為了確保櫻桃能在冠縣生長,王國正首先將當時最優質的幾個櫻桃品種引來,並通過刻芽、拉枝、環剝等技術,不斷探索可行辦法。經過反覆試驗,王國正總結出一套“大櫻桃早期豐產優質配套技術”,並於1995年,與時任東古城鎮田馬園村支部書記田洪勳達成合作,建起了百餘畝櫻桃示範園。誰知第一年結果,村子裡就“炸鍋”了。

“櫻桃能賣多少錢?當時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價格很高。”王國正說。2000年,王國正問正在北京出差的朋友,得知每斤櫻桃能賣40元左右,他就跟田洪勳組織村民,將80斤櫻桃裝箱送往北京,並以20元的價格進行試賣,結果瞬間被搶空。

“櫻桃價高不愁銷”的消息從田馬園村不脛而走。從此,冠縣櫻桃種植從田馬園逐步延伸,目前全縣櫻桃種植面積2萬多畝,其中大棚櫻桃面積1000餘畝,櫻桃總產量1萬多噸,年產值過億元,成為全國三大知名櫻桃主產地之一。2013年"冠縣櫻桃"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註冊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在東古城鎮田馬園村,寬闊的村路旁矗立著雙層別墅。田馬園村90後支部書記田英衝告訴記者,田馬園村人均年收入在26000元左右,靠的就是櫻桃園。

34歲的村民李志富曾在外地搞建築。後來看到村裡櫻桃產業活躍起來,就決定回鄉賣櫻桃。現在李志富和媳婦通過電商平臺、微信等賣櫻桃,擁有大量客戶。

在李志富的家裡,發往重慶、成都、廈門等地的快遞單隨處可見。“我們一般通過淘寶、微信朋友圈向散戶、商超銷售,櫻桃包裝規格分2斤、3斤、5斤三種。最貴的時候,大棚櫻桃賣到80元一斤。”李志富笑著告訴記者,今年,他通過網銷平臺僅銷售大棚櫻桃就達到60多萬元。為了來年能夠多囤積些櫻桃,他向村裡遞交了建設冷庫的申請。目前,他的冷庫已開工建設。“我這不算啥,我兄弟用‘快手’賣櫻桃,粉絲量達到了55萬。”李志富說。

“田馬園村現在已有30多戶電商從事網上銷售。”田英衝說,“村裡幾乎戶戶有櫻桃,差不多一半是網上銷售的。這些天,順豐、EMS等快遞公司的人正在村裡考察,準備和村裡開展合作。”

為提高村民種櫻桃增收入的積極性,冠縣出臺經濟林獎補政策,減少村民的前期投入。比如,村民栽植面積100畝(含100畝)以上、300畝(不含300畝)以下,且保存率達90%以上的,縣財政每株苗木補助15元;栽植面積達到300畝(含300畝)以上、500畝(不含500畝)以下,且保存率均達到90%以上的,縣財政分兩年給予補助,第一年每株苗木補助15元,第二年每株苗木補助15元;栽植面積達到500畝(含500畝)以上、1000畝(不含1000畝)以下,且保存率均達到90%以上的,除享受第2條補助外,縣財政連續三年每畝補助300元的土地承包費;栽植面積達到1000畝(含1000畝)以上,且保存率均達到90%以上的,除享受第2條補助外,縣財政連續三年每畝補助1000元的土地承包費……

“除了政策支持,示範帶動作用也很關鍵。我們也要通過拉動示範戶、示範村,讓周邊村民真正瞭解櫻桃栽植,真正參與到櫻桃栽植中來,用好的收益說服他們,才有助於全縣櫻桃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王國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