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石椅羌寨可听羌歌喝蜜酒吃美食,龙凤石椅前许愿祈福非常灵验

 “石椅”是村名,在四川省北川老县城驻地曲山镇附近的一处高山半山腰上。村子里有一对天然形成的巨大龙凤石椅,据说恋人或夫妻坐上石椅之后,爱情甜蜜,婚姻幸福长久。

因此,村子里很多羌式婚礼,都有一项环节是新人共坐石椅,让石椅见证爱情。石椅村人以羌族居多,“石椅羌寨”也因此而得名。从“石椅村”到“石椅羌寨”,两字之差,却反映出了当地山民思想观念的更新。

北川石椅羌寨可听羌歌喝蜜酒吃美食,龙凤石椅前许愿祈福非常灵验

石椅羌寨

从北川老县城地震废墟遗址凭吊罹难同胞出来,大家的心情都很压抑,还沉浸在对震灾的恐惧之中。已经快中午了,初夏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家饥肠辘辘,都想赶快找个地方歇息一下。北川朋友说,我们马上去老县城附近的石椅羌寨,那里山高林密,空气清新,羌族文化积淀深厚,也是消暑纳凉的好地方。大家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想象着身披羌红,接过寨门口羌妹的米酒连干三碗的情境,我也不禁兴奋起来。

随着山路的七弯八拐,海拔越来越高,车窗外朦朦胧胧的,悬崖峭壁到处都是。虽说上山是水泥路,但是路窄坡陡,大家都心悬悬的。透过车窗,隐隐约约能看到北川老县城的地震遗址。老县城坐落在一处山坳里,四面都是高山,山体的裂痕触目惊心,这也许是它在地震中遭受灭顶之灾的原因吧!

北川石椅羌寨可听羌歌喝蜜酒吃美食,龙凤石椅前许愿祈福非常灵验

石椅羌寨寨门

我正朝着窗外出神呢,突然山路一转,汽车拐进了另一处所在,一个很精致的羌寨寨门出现在我们面前,让人眼前一亮。寨门坐东朝西,古朴、原始、自然,起码高十余米。寨门八柱落脚,四角搬爪,双层叠檐,炮楼加观景楼,颇具威武气势。门楣上面写着“石椅羌寨”,寨门两边有对联“天赐石椅羌寨,神造火盆仙山”。这“天赐神造”,就像“上帝保佑美国”一样,一下子让石椅羌寨提升到了一个神秘的高度,似乎洞天福地一般。

从停车场到寨门口广场,有99级台阶,听说我们这批旅行团要来,石椅羌寨的朋友们早就在台阶上候着了。一个身穿羌族服饰,头戴礼帽的眼镜男子正在致欢迎辞,大体是介绍石椅羌寨的来历以及一些祝福语。同行的北川朋友说,这位是母广元先生,今年已80高龄,为“羌年”省级非遗传承人,长期从事民间歌谣、故事的搜集整理,致力于羌族民风民俗发掘、研究、推广工作。从2002年至今,先后收集、编著了《羌山情歌》《五龙寨里的传说》《大山深处鸣羌音》《漫游羌山探石椅》等,是羌寨的大名人。“5•12”汶川特大地震让母广元的家庭遭遇重创。然而悲痛面前,这位坚强的羌族老人化悲痛为力量,投身到羌文化的抢救、保护与传承之中。几年多来,他用语言、歌声和文字积极传播着羌族文化,并以文为媒大力助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北川石椅羌寨可听羌歌喝蜜酒吃美食,龙凤石椅前许愿祈福非常灵验

母广元夫妻

“嘿!远方啊,贵宾耶,欢迎你到羌寨来,请你哟,歇一歇,喝杯哟,甘甜的羌家酒,再把那个酒歌听一曲……”首先是四个姑娘的羌族山歌,脆生生的音调,回荡在寨子里,一下子就让安静的羌山热闹起来。等我们走近些,羌族姑娘为我们披上羌红,给每人手腕系上了一根红色的吉祥带,说是能保佑我们吉祥如意。再朝上走,台阶上放着一张木桌,上面的摆盘内全是小酒杯,每人一杯米酒,一饮而尽,甜滋滋的,让人感受到羌人的热情。那寨门全是粗大的柳杉原木所造,毛穿毛斗,上面炮楼的炮车也是木头做的,不加任何华丽的装饰,照样威风凛凛。寨门旁边,放着木制风车,石磨和犁铧,柱子上挂着老玉米,捆扎好的大蒜头以及编成串的红辣椒。这些农具和农产品,不外乎想说明石椅羌寨也是一个传统农耕社会么?只有寨门上悬挂的羊头骨架,母广元们身上的服饰以及寨子里的祭坛,表明这里是一个真实的羌寨。

北川石椅羌寨可听羌歌喝蜜酒吃美食,龙凤石椅前许愿祈福非常灵验

羌族美女

等我们稍事歇息,母广元带我们去看羌寨的石椅。石椅的确惟妙惟肖,像一个大写的字母W屹立在那里。因为长期有游人上去攀爬留影,石壁已经磨得发亮。母广元说,石椅非常灵验,只要你许下什么爱情、婚姻的愿望,就有可能实现。石椅旁边的小祭坛上,挂满了游人还愿的红绸,连树上也缠着很多红带子,看来香火特别旺盛。“天赐石椅羌寨”算是解开了谜团,那么“神造火盆仙山”又怎么解释呢?(这两句就是寨门两边的对联。)母大爷说,从石椅羌寨沿着盘山公路上行约两公里,上面是一片充满神话色彩的平川,里面有个“金火盆”。传说羌人燃比娃第二次上天庭为人间盗取火种,被恶神喝都发现,他施展魔法降下猛雨,将燃比娃火盆里的火淋熄了,而且洪水滔天,将燃比娃连同火盆一起卷入了洪水之中。待洪水退后,取火的“金火盆”就陷在了这山谷之中,至今形状如初。后人为纪念燃比娃,就称这块山间谷地为火盆山。

这个神话充满悲壮色彩,看来人类的远古神话都和洪水、盗取火种有关啊,古希腊神话中不是有个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么?学会使用火种,是人类摆脱蒙昧时代的重要标志,“神造火盆仙山”就是上天对羌人的眷顾了。

北川石椅羌寨可听羌歌喝蜜酒吃美食,龙凤石椅前许愿祈福非常灵验

羌族美女

走进寨子,羌族风格的建筑比比皆是,砖混结构为主,也大量使用了各种原木,色彩整齐划一,显然是统一规划过。虽然这里没有理县桃坪羌寨那么多传自远古时期的碉楼让人敬仰,但是小伙子、姑娘们都穿着羌族的传统服饰在忙碌着,还是让人觉得非常亲切。母大爷是石椅村羌族文化传统的总策划,尽管天气很热,他还是穿着羌族男子的全部行头,衣服、裤子上都有很多精致的羌绣,非常敬业。母大爷在很多活动中担任司仪,就连这里姑娘们的舞蹈、歌唱也是他教会的。羌寨的广场上,一些专事表演的男女正围着一个圆圈,随着音乐跳锅庄,一些游客也不由自主地加入进去,这种氛围让人觉得简直进入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北川石椅羌寨可听羌歌喝蜜酒吃美食,龙凤石椅前许愿祈福非常灵验

羌寨建筑

“清亮亮的咂酒唉,依呀勒送勒哦依呀勒松勒哟,请坐请坐请呀坐唉,咂酒唉已也喝不完再也喝不完的咂酒唉。清亮亮的咂酒唉,依呀勒送勒哦依呀勒松勒哟,请喝请喝请呀喝唉,咂酒唉已也喝不完再也喝不完的咂酒唉……”两个羌妹端起盛满咂酒的土碗,开始了无伴奏的羌族祝酒歌演唱,脆生生的、甜滋滋的歌声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把碗凑在一起,挨个地碰了过去。碗就是土碗,过去装粉蒸肉那种,浅浅的,咂酒盛在里面晃晃悠悠的,别有情趣。在羌族风味的午饭中,大家喝着甜滋滋的蜂蜜酒,吃着那些高山野菜,听着羌妹们原生态的祝酒歌,感觉石椅羌寨的日子还真是有滋有味。

北川石椅羌寨可听羌歌喝蜜酒吃美食,龙凤石椅前许愿祈福非常灵验

羌寨石椅

以前在央视青歌赛中,看过羌族喝咂酒的表演,两人或多人,用一根竹管轮流在咂酒坛中喝酒,长幼有序,边饮还要边加水,因为酒精度数太高。今天的咂酒喝下去后,甜丝丝的,似乎有股蜂蜜味道。问旁边的北川朋友,才知道我们今天喝的就是蜂蜜酒,怪不得有只土蜂就在酒桌上嗡嗡嗡地飞来飞去,飞累了,索性就歇在酒坛的边上不走了,一定是那股甜味把它带过来的。蜂蜜酒的制作方法和汉族的醪糟差不多,所需原料为糯米、蜂蜜、酒曲和冷开水,发酵后即可成酒,度数低,当然我们就敞开肚皮喝咯。只是对于我这等酒量浅的人来说,羌族蜂蜜酒仍然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不一会儿我就喝得面红耳赤了,只好作罢。

北川石椅羌寨可听羌歌喝蜜酒吃美食,龙凤石椅前许愿祈福非常灵验

羌族男人

当年苏东坡在黄州落难时,绵竹武都山道士杨世昌专程去看他,还给他送去了酿造蜜酒的方子。苏东坡如法炮制后,成功地酿造出了蜜酒,解决了喝酒难题。他在《蜜酒歌》中写道: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遗之。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

诗歌大意是:第一天酿酒缸里的酒液开始像小鱼一样吐泡泡,第二天酒液清澈光亮,第三天打开酒缸居然闻到酒香。这甘浓的美酒清亮迷人,你看那南园中的蜜蜂像雨滴一样浓密,看来上天酿酒想要醉倒我。

北川石椅羌寨可听羌歌喝蜜酒吃美食,龙凤石椅前许愿祈福非常灵验

羌族鼎锅汤

如果是腊月来造访石椅羌寨,我们还可能赶上石椅羌寨的年猪节。在杀年猪前,寨民们还会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感谢这一年来神明的庇佑。年猪,和平时喂养五六个月就出栏的猪是不一样的。毕竟村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来精心照料,是为了庆祝今年的圆满以及祈求来年的丰收的!现场宰杀年猪,不仅“复活”了传统年味,还能帮助贫困户销售年猪,让旅游来带动扶贫。所以,年猪节,不仅仅意味着吃猪肉,还包涵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充满了祝福。每年的年猪节,羌寨山民们都会带来精彩的民俗表演。大家一边品尝羌寨美食,一边欣赏表演,真是一举两得。紧邻北川老县城地震废墟遗址,这就是石椅村的优势,他们坐在了聚宝盆上,石椅羌寨真不愧是“天赐神造”的好地方!(彭忠富/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