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仙故事:狐仙智戲貪官


狐仙故事:狐仙智戲貪官


有個叫何達的書生,孤身一人家庭貧寒。眼看在家鄉活不下去了,他就打算去找同窗好友王成,看是否能弄點事做。這王成與何達雖不同村,但從小一塊長大,又在一起讀書,情同手足。兩人讀書時都有共同的遠大志向,就是中舉做個好官造福於民。

可是王成腦子靈活,每次考前都會去拜訪主考官,因此這一次一舉考中,做了本縣的縣令。何達只會死讀書,一連考了幾次都名落孫山,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

這一次何達變賣了家中僅有的一點雜物,湊足了路費就上路了。一路上翻山越嶺朝縣城前去。這一天,何達在路上遇到一個自稱胡佬的老頭,硬要和何達結伴,說是前生有緣。這胡佬頭留著兩條鼠須,一身破衣爛衫,腳穿爛草鞋,腰間掛著一隻葫蘆,一邊走一邊仰著脖子從葫蘆裡倒酒喝,可是奇怪的是,一路上也沒見他買酒裝進去,那葫蘆裡的酒卻總不見喝光。

到了吃飯時,那胡佬就跟著何達進店賴著不走,何達知道這胡佬沒錢,就多買了一份飯菜。晚上兩人就找一個破廟歇息。幾天後,何達從家裡帶出的幾個路費快用光了,這胡佬也沒有要離開他的意思。

這天中午,何達將最後幾個銅錢用光,拍拍空布袋,說:“胡佬仙人,我們也該分手了。”可是出了店,這胡佬還是跟著他。到了晚上,何達肚子餓得咕咕直叫,這胡佬卻說:“這幾天都是吃你的,實在不好意思,今天本仙人做東,你想吃什麼?只管說來。”何達心想,你這不是窮開心嘛。

這胡佬卻微微一笑,道:“不信嗎?跟我來。”

何達便隨他出了破廟,兩人來到縣上,那胡佬將他帶至一家大財主門口,這人家正做生日,廚房裡不時飄來陣陣香氣,下人進進出出捧著各種菜餚,有個廚子也託了一盤清蒸雞出來,何達看得口水直流,心裡想:要有雞吃就好了。

胡佬猜出他的心緒,道:“不夠不夠,難道那盆肉你不想?再加幾個菜,最好再來一壺酒。”說著,他對著大門搖了搖頭,回到破廟,胡佬和何達席地而坐,說:“我們現在可以開席了。”

何達心裡說:“你這不是痴人說夢,畫餅充飢嗎?”

胡佬不答話,對著酒葫蘆唸唸有詞:“酒葫蘆、酒葫蘆,酒肉快出來。”只見從酒葫蘆口冒出一縷白煙,瞬間兩人面前即擺滿了各種酒菜,彷彿才出鍋還冒著熱氣。

胡佬邊吃喝邊說:“怎麼樣?別去找你那個同窗了,做我的徒兒遊人間多好。”

何達雖然心知遇上了仙人,但想起十年寒窗苦讀,只為當官造福於民,今日王成已當了官,自己也好幫他一把,實現平生壯志。

胡佬頭笑道:“官場黑暗,那王成只怕已被這口大染缸染成大貪官了。看來老兄塵緣未了,我還得陪你到縣城走一趟。”

這一天到了縣上,胡佬向何達告辭,然後說:“我就住在這破廟中,你若有事,到廟中來找我。”

何達一路艱辛來到了王成府裡,多年不見,那王成果然已今非昔比,府第豪華輝煌,門庭森嚴。王成聽說同窗好友何達來了,熱情地到門口迎接。何達一眼便見那王成一身華衣錦服,進入府內,更是雕樑畫棟,古玩陳設絢麗滿目。

王成見何達面黑肌瘦衣衫破舊,嘆惜道:“一別數年,不料何兄依舊一貧如洗,你就在我這裡暫時做個書辦,待弄到些錢,我再幫你到上面打點一番,找個正途身世。”

何達飽讀詩書,又對四書五經,法律背得爛熟,自以為做起來會得心應手。可是一連三個月,卻一點也摸不著頭腦。有時明明是原告有理,王成卻判了被告勝訴。更有時一個案子王成是今天判甲有理,明天卻判乙有理,把何達弄得稀裡糊塗。心裡想:難道真是自己只會死讀書,不知官場的變通嗎?

有一天,何達瞅了個空隙,把心中的疑團端出來問王成,王成微微一笑,道:“你真是書生氣十足,不這樣我們從哪裡發財?你沒有聽說現在流行一句話叫‘吃了原告吃被告’嗎?老兄弟,你得好好歷練,這是為官之道。”

何達聽了心中真不是滋味,原來這幾年王成就是這樣當官的。我得抽個時間好好勸勸他,不要忘了當年寒窗苦讀為民作主的初衷。

誰知第二天一大早,縣衙如狼似虎般捉來了十幾個鄉民,一番拷打,弄得呼爹喊娘哭聲一片。何達一問,才知道這些人是走私的商人的。王成沒收了他們的贓物,又判了他們每人十兩紋銀的罰款,才放了這些人。

按照當時律法,走私是犯法的,難道這些百姓不知道嗎?何達有心要探個明白,便悄悄隨一個老人來到縣城外十里村的一間破茅屋,裝作過路人進屋討杯水喝,與老人閒談起來。

一提起王縣令抓私販的事,老人破口大罵:“王縣令是個狗官,大貪官,把我們這些百姓搜刮得可苦了,城裡那些大商人公開販賣私商品,王縣令卻裝作不知道?還不是因為他們都給王縣令送了贓款。”聽完何達這才後悔當初拒絕了做胡佬仙人的徒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