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旺苍造币厂!耳边回响熟悉的隆隆印钞声!

印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伍圆人民币17个品种、累计完成138.213亿张……昔日的中央企业旺苍造币厂(因有原川陕省苏维埃政权造币厂这一历史背景而选择旺苍修建,其对外统称为:国营东河公司或501厂、502厂),如今国营东河公司已被遗弃或荒芜在深山绿林之中,人们再也听不到有序且熟悉的隆隆印钞声。

揭秘旺苍造币厂!耳边回响熟悉的隆隆印钞声!

国家印钞厂历来都是一个极其神秘的保密机关,其安保等级比监狱管理层次还要高!印钞厂从来都不对外开放,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任何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厂区。

揭秘旺苍造币厂!耳边回响熟悉的隆隆印钞声!

国营东河公司当年被称为川北“托拉斯”,是上世纪60年代,根据中国人民銀行副行长等工作人员多次踏勘调研并报经中央领导做出的重要决定,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者们在红四方面军的红色根据地旺苍支援建设而成。随着岁月流逝和时代变迁,“三线建设”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印记,如今虽巳黯然逝去,但这段辉煌的历程和三线建设者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无不铭记在我们每个广元人的心中!

揭秘旺苍造币厂!耳边回响熟悉的隆隆印钞声!

国家有关数字显示,当年国营东河公司是全国六大造币厂之一。1970年至1990年,国营东河公司累计完成人民币钞券7个品种、援外钞券7个品种、国库券3个品种,计138.213亿张的印制。当年中国人民银行的人民币中的“伍圆券”“貮圆券”均为国营东河公司印制。

揭秘旺苍造币厂!耳边回响熟悉的隆隆印钞声!

1993年,因“三线”调整搬迁,中国人民银行东河公司结束了印制人民币等钞券的历史使命。

揭秘旺苍造币厂!耳边回响熟悉的隆隆印钞声!

东河公司总部孙家坝与旺苍县城隔河相望。公司总部最为抢眼的就是竖立在路口的那块语录碑。碑高4米、宽2米,全系水泥浇铸而成;碑基座正面、背面刻有浮雕葵花。尽管历经风雨侵蚀,但碑上的“毛主席语录”文字仍然依稀可见。


来到距总部约两公里处的热电厂、造币厂和黄金冶炼车间。这里的热电厂一部分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部分地段已落叶遍布、杂草丛生,只有那依墙而建的巨大烟囱,高高耸立。数十米长的造币、黄金冶炼车间里是一排排大型机械设备。


揭秘旺苍造币厂!耳边回响熟悉的隆隆印钞声!

与热电厂、黄金冶炼车间不同的是,位于卢家坝的印钞厂部分厂房现已被改建并挂上了广元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牌子。

造钱,在普通人眼里相当神秘。现已74岁的东河印制公司老员工孙先行谈起东河印制公司,话语多了起来。他说,1966年东河印制公司进入三线建设时期,他作为合同工被招进去。“我刚进去的时候是搞基建。当时不管是公司总部,还是各分厂,选址都要遵循‘靠山近水且隐蔽、不占好田好地’的原则。公司总部原来就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毛河坝,所以搞基建非常辛苦,是靠‘绑竹子搭牛毛毡’在这毛河坝住下来建的公司。”

据了解,孙先行后来被分配到公司总部从事水电工工作。即或是非生产单位,管理制度也非常严,职工不得打听公司下属各厂的生产情况,进出公司要向门卫出示出入证……他刚参加工作时每月工资27元、粮25斤,隔段时间还能领到一套崭新的劳动布工作服。就当时来看,27元的工资也不算高。孙先行坦言,至于公司所属各分厂到底生产什么他至今也不清楚。

据公开资料显示,东河印制公司占地75万平方米,有职工3000余人,下设印钞、造纸、热电,以及机械制造和贵金属4个厂,是中国人民银行印钞造币总公司所属的以生产国家法定货币为主,集防伪印刷、特种专用纸张生产、金银精炼、贵金属加工、发供电、供热和机械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印制企业。

东河印制公司建成投产后,产品品种逐年增多,成为印制系统唯一能从棉短绒进厂抄成纸张印成钞券出厂,以及生产国家标准金锭、印钞专用设备和水、电的综合企业。其印钞主要品种为伍圆券、貮圆券等。钞纸以生产固定水印和满版水印纸为主,同时承担援外钞纸生产任务。机械生产制造72型胶凹凸联合印钞机,1982年后改为制造82型四色凹印机。1985年起,印钞生产拾圆券,钞纸分别生产固定水印、加安全线固定水印纸。

旺苍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后期首府,川陕苏区造币厂就曾设在该县黄洋镇烂槽沟。当年川陕苏区造币厂生产的纸币、布币、金属币曾在川陕苏区广泛流通,彻底改变了当地自给自足的“实物经济”。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旺苍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沉睡多年的东河印制公司遗址已被该县列为《旺苍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7-2035)》保护范围。旺苍县政府2018年7月发布的一则消息在提到工业文化时还称,将结合东河印制公司旧址保护规划,依托现有遗存工业遗址和设备,建设旺苍工业博物馆,展示旺苍工业发展历程和现代工业文明,留住旺苍工业记忆。


根据《广元日报》及部分作品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