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券商遭遇“倒春寒” 业绩改善前景不明朗

才迎“小阳春”,就遇“倒春寒”。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131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8.94亿元,同比增长54.47%;实现净利润440.16亿元,同比增长86.83%。但随着4月行情走弱,“靠天吃饭”的券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跳水”。截至5月8日,已有26家上市券商公布了4月业绩,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环比下降38%;实现净利润61亿元,环比下降51%。

4月券商遭遇“倒春寒” 业绩改善前景不明朗

供图 今日头条

行情走弱致券商“歉收”

“券商4月业绩波动较大,与市场行情直接相关。”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学术委员、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在接受《上海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市场交易量决定了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4月市场成交活跃度下降,是造成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其次,近期股指波动加剧,对券商利润贡献度较高的自营业务受到明显影响。最后,近期保荐、并购重组等政策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券商业绩。”

具体来看,行情走弱对券商业绩的影响直观地体现在环比数据上。从营业收入看,4月有5家上市券商营收超过10亿元,分别为国泰君安、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和华泰证券,但环比降幅分别为37.39%、40.10%、28.71%、39.45%和56.34%。

净利润的下滑则更为惨烈,在26家上市券商中,23家净利润环比下滑,且降幅多在20%以上,甚至有8家惨遭“腰斩”。头部券商也未能幸免,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中信证券4月分别实现净利润5.63亿元、5.31亿元和5.26亿元,环比分别下降47.99%、61.65%和61.99%。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中国银河、中信建投等4月净利润也在3亿元以上,但环比降幅均超过40%,最高达73.72%。

值得关注的是,长江证券4月异军突起,实现净利润7.01亿元,成为唯一一家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券商,且环比增幅高达142.26%。对此,长江证券在月报里解释称,公司本期做出决定,同意长江资管、长江保荐利润分配方案,即分别将向母公司分配现金红利人民币5.5亿元和2000万元,导致本期母公司营业总收入、净利润及长江资管、长江保荐净资产大幅变动,但对本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无影响。

业绩改善前景不明朗

5月伊始,A股开局不利,给券商未来的业绩表现蒙上了一层阴影。“从可预期的因素看,券商未来的业绩改善前景并不明朗。”付立春分析称,“股市成交量及股指走势均存在不确定性,与一季度相比,市场难现大幅好转,而券商的自营、资管等收入受市场影响很大。其次,IPO政策、并购重组政策等也存在不确定因素,尽管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可能有所增加,但分布或很不均衡,短期内难言带动全行业业绩大幅提升。此外,无论是政策面还是外部环境,券商面临的风险因素均在累积。”

“从国际经验看,券商想要抵御风险,首先需要做大做强。尤其是国内证券业仍处在同质化规模扩张阶段,综合实力的提升及业务多元化将提升券商抵御负面影响的能力。”付立春进一步指出,“其次,券商要努力做出自身特色,在品牌或者单一业务上表现一定优势。第三,要加强风控能力,如部分中型券商积极应用金融科技,实现了抗风险能力与大型头部券商相似。第四,券商在各项业务中应做好量化和对冲,以缓释市场风险,避免强周期过度波动。”

记者 李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