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发行遭遇“倒春寒”信托发力线上展业

发行遭遇“倒春寒”信托发力线上展业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2020年开年,信托市场的发行遭遇“倒春寒”。1月集合信托市场发行和成立产品数量环比分别下滑40.4%和29.9%,2月份至21日,比1月份的数量更是进一步下降。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尽管疫情的影响仍在继续,但信托业依托科技的力量,正在逐渐复工。不少信托机构实行远程尽调、财富管理在线服务等办法,弥补疫情之下线下展业受限带来的影响。平安信托、云南信托、中航信托、中融信托等机构均在有序展业。

不少信托从业者表示,一方面,远程展业的过程中,对于业务风险的防控尤为重要,对于客户的信用级别要求也在提高;另一方面,基础产业类信托会是信托业务的主要支撑点,政信业务会维持去年下半年依然“受宠”。

线上展业

根据普益标准公布的数据,1月集合信托市场发行和成立市场均较去年12月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但和去年同期差别不大。具体来看,2020年1月共有60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58家信托公司成立产品。其中发行产品数量1575个,环比下滑40.4%,成立产品数量1687个,环比下降29.9%;

进入2月份,截至2月21日,共计发行了550个信托产品,相比1月份仍然处于下降的态势中。

对此,中融信托研报表示,1月集合信托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一方面源于年前信托公司赶工,推高产品发行、成立数量;另一方面则是春节长假停工、停产,共同推动1月信托市场表现下滑。对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由于爆发时临近1月下旬,预计影响将落在2月集中显现,对于1月影响相对较小。

在2月份明显“倒春寒”的市场中,信托产品的发行逐渐恢复,信托行业开始了线上复工。

视频会议、线上展业等成为了目前许多信托从业者的常态。

北方一家信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2月3号开始“云复工”。每天早晨9点,他和小伙伴们在腾讯会议上开一小时晨会,这种状态已经坚持了快一个月了。

华南一家信托机构的信托经理周玉(化名)对记者表示,2月初,该公司就已经安排复工了,这周已经是“上班”第四周,视频会议成为了工作的常态化日程之一。

周玉也透露,远程展业过程中,风险是在加大的。第一,不能去现场尽调;第二,不能面签合同。

另据记者了解,不少信托机构开始了线上的各种业务尝试。

科技赋能

2月27日,上述北方的信托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科技是信托机构的硬核实力,今年的疫情会倒逼很多信托机构加码科技的投入。”

但是,科技对于信托展业的帮助到底有多大?不少人提出疑问,作为信托行业风控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实地尽调的门槛在疫情之下是否依旧无法逾越?部分科技实力较强的信托机构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据记者了解,不少信托机构在科技赋能下,有条不紊地开展业务。

平安信托风控部总经理张艳如表示,疫情发生后,公司内部充分评估、优化特殊时期风险管控手段,推出远程尽职调查方式,旨在充分利用各类互联网查询工具与远程沟通工具,深化、夯实非现场尽调内容,最大限度替代现场尽调;同时,尽调内容、质量仍应符合公司尽职调查管理办法及相关业务尽调要求。

此外,对于信托的财富端,云南信托财富管理中心通过自主研发的“惠泽财富”系统并内嵌于微信公众号,成为较早开拓线上服务的信托公司之一。

云南信托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客户足不出户地完成了个性化的评估、签约、双录等工作,投资进程不受阻滞。整体来看,信托市场对于无纸化、移动化的在线金融服务接受度也正逐步提高。

中融信托也表示,公司拥有严格的产品上线流程,从项目部门尽职调查,到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项目风控,信托委员会进行审核决策,然后产品还要经历产品采购会、产品路演,历经层层闯关考验才能上线。疫情期间,财富顾问按时参加产品路演,充分了解每个产品的基本要素、资金投向、还款来源、风控措施等要点,为客户进行产品把关。

对此,一位信托从业者表示,金融科技应用水平高的信托公司受影响小。疫情限制了面对面或者现场开展业务营销,促使信托业务由线下转移为线上,诸如信托产品销售过程中实现线上签约和双录,将会降低疫情影响;线上办公系统有利于降低疫情隔离的影响。因此,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高的信托公司更有优势,有利于缓解对展业的冲击。

但是,上述从业者表示,科技实力较弱的中小信托公司受到疫情的影响更大,尤其是业务集中于疫情重灾区的信托公司。

政信业务依然受宠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信托业积极展业过程中,机构们仍然比较热衷于政信类项目。

2019年下半年,信用风险频发,据记者了解,多家信托机构加码了政信类信托项目。上述华南的信托机构的信托经理周玉称,今年政信类项目仍然比较“受宠”。

针对公司展业的业务方向类型,周玉坦言,主要还是政信类项目、高信用央国企、房地产项目。而且,房地产客户也是在排名前30强。疫情期间,一方面是对于公司此前合作过的客户,相对比较了解其整体的信用状况;另一方面,对于相对陌生的客户,要求的信用级别也是提高的,贷款客户主要针对高信用主体。

对于信托的业务方向,中融信托研报表示,基础产业类信托在1月仍是信托公司主要发力方向,在发行和成立市场占比均有明显上升。未来,基础产业未来规模仍会保持在高位,尽管近期新冠疫情爆发,对业务开展造成了影响,但是未来基础产业类信托会是信托业务的主要支撑点,特别是考虑到决策者极可能出台一系列政策刺激经济的情况下,政信业务或会受到较多政策红利支持。

周玉也透露,公司正在施行远程面签,感觉风险还是蛮大的。他表示,风险点在于合同无法面签,无法防范有意识的造假。但是,目前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他表示,等疫情过去,他会去跟自己做过的业务客户补面签手续,将业务风险降至最低。

不仅是周玉所在的公司提高了客户的信用等级,一家信托机构人士也表示,远程展业过程中,公司会更加注意筛选客户级别。此外,针对老客户互相建立了互信关系比如同业合作等业务,可以多尝试。

上述信托从业者表示,疫情期间,短期增大了信托公司经营难度。比如,疫情抑制了信托业务活动开展,影响了客户金融服务需求,新业务推进和执行进度明显放缓。

该信托从业者也表示,不应只看到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蕴含了一定新机遇。比如,疫情期间,慈善信托的价值得到彰显。未来,信托机构应该根据疫情影响,做好业绩影响评估,适时调整经营目标和考核节奏。同时,要明确疫情不改变长期战略目标,要继续保障战略定力,努力推进已有转型发展举措,推动新旧动能转化,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