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小伙伴们

开检读书社在这个4月和大家见面了

在这里

每月推荐一本书

每周分享一篇美文

与大家共享美好读书时光

April

3

开检读书社

开检读书社|《论语》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4月荐书

《论语》

开检读书社|《论语》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是在世界风云激荡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根基。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国学经典——《论语》。

开检读书社|《论语》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论语》

开检读书社|《论语》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论语》由孔子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地反映了孔子伦理思想、道德观念等,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里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开检读书社|《论语》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经典领学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自春秋·孔丘《论语·里仁》。齐:看齐。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应当向他们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应当自我反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不要担忧别人不知道自己,要担忧的应该是自己还不了解别人。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出自《论语·学而》。省:反省,检查。我每天都多次的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做到了忠诚?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讲信用?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否都学会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泰伯》。士:读书人。弘毅:抱负远大。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理想,因为他们肩负着社会的责任,还有很长的道理要走。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出自《论语·尧曰》。这是周武王伐纣以后分封诸侯时说的话。我虽然有至亲,但不如优仁德的士人。天下百姓的过错,全都在我一个人身上。武王在位之时,能够体察百姓,为百姓着想,天下管理得井井有条,很得老百姓的拥护,所以孔子对他是崇拜有加的。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出自《论语·雍也》。欲,想。立,立身、成事立业。仁德之人,自己想成事立身,也让别人成事立身;自己想人生顺达,也让别人事业顺达。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出自《论语·雍也第六》。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温、良、恭、俭、让。

出自春秋·孔丘《论语·学而》一篇。其中,“温”是温和的意思,而“良”是善良的意思,“恭”是恭敬的意思,“俭”是俭朴的意思,让则是谦让的意思。不仅有着温和的性格、善良的心地、恭敬的态度,而且生活俭朴、待人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于孔子待人接物的准则的总结,也被视为君子的道德准则。而现在,人们多用此形容某人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为人如果不具备质朴,即便再有气质,也就令人生厌,如果只有质朴的本性,而没有气质,也会使人厌烦。只有质朴同气质相结合,这样才能够相得益彰,成为真正的君子。

礼之用,和为贵。

出自《论语·学而》。礼存在的作用,是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由于人与人之间有可能发生冲突,如果人们不讲求礼仪,这样便会时常存在战争,因此需要用礼仪去化解矛盾,在自我和他人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大咖品鉴

<table><tbody>

梁启超

苟无孔子及《论语》,则中国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

开检读书社|《论语》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tbody>/<table>开检读书社|《论语》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林语堂

吾尝细读《论语》,精读《论语》而咀嚼之,觉得圣人无一句话不幽默。

<table><tbody>

南怀瑾

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




开检读书社|《论语》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tbody>/<table>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开检读书社|《论语》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学习《论语》,有利于提高干警的自省意识,促进检察文化的提升。努力践行检察职责使命,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检察人。

开检读书社|《论语》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