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李軍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編者按】明代的讀書人也有藏書的習慣,他們大多喜歡收藏宋、元的古籍孤本。而在明代的蘇州,有名有姓的藏書家就有200多人。時至今日,仍流傳下來的極少,而這就包括了唐寅。唐寅藏書不同他人之蓋印章,而往往會做題記。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明解元唐寅像

在明代的蘇州,可以稱為藏書家的人很多,據相關研究者統計,總數已超過200人。但當時各家所藏的古籍善本,經過三四百年,依然能夠流傳下來的,卻寥寥無幾。其中就有我們所熟知的文徵明與唐寅。唐氏學圃堂所藏宋元本,數量上與文氏玉蘭堂不相上下,更可貴的是,很多書都留有唐寅閱讀的痕跡。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圖1:唐寅藏《王建詩集》,上海圖書館藏

在祝允明所撰的《唐子畏墓誌並銘》中,曾提到“子畏不然,幼讀書,不識門外街陌,其中矻矻,有一日千里氣。不或友一人,餘訪之再,亦不答。一旦以二章投餘,乘時之氣錚然”,彷彿唐寅從小就是讀書種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喜好藏書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不過,江兆申在《關於唐寅的研究》中,早就對此加以辯證,認為祝允明在唐伯虎身後為他撰寫墓誌,基於往日深厚的友情,自然會有所粉飾。江兆申援引唐寅致文徵明書信中有“昔僕穿土擊革,纏雞握雉,參雜輿隸屠販之中”等材料,加以論證,應是可信的。畢竟唐寅出生於清寒的家庭,其父唐廣德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商人,在閶門內皋橋頭經營酒館生意,唐伯虎自幼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不能避免與販夫走卒的接觸。而唐寅對於古書的蒐集與閱讀,也更側重於書的實用價值,而非收藏價值。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圖2:唐寅藏《群經音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吳趨坊北首的皋橋頭,是唐氏日宅所在。在唐伯虎尚未營造桃花塢別業之前,他的好友文徵明就曾前往拜訪,知己相見,自然不能無酒無詩。當時文徵明所作《飲子畏小樓》一詩,就說到:“君家在皋橋,暄闐市井區。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左陳四五冊,右傾三兩壺。”從文徴明的描述中,不難看到唐寅家中藏書宏富。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圖3:唐寅藏《群經音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根據清代以來公私藏書目著錄,可窺見唐寅藏書中的部分精華:

宋刻本:《王建詩集》(圖1)《新唐書糾謬》《童溪王先生易傳》《禮記》《公是先生七經小傳》《群經音辨》(圖2、圖3)《後村居士集》、監本《五經》《張氏集註百將傳》(圖4)《通鑑紀事本末》(宋元明遞修)《成玄英疏莊子》《三辰通載》《陸士龍文集》。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圖4:唐寅藏《張氏集註百將傳》,南京圖書館藏

宋抄本:《太玄集註》金刻本:《新雕註疏珞琭子三命消息賦》《新雕李燕陰陽三命》《南豐曾子固先生集》。

元刻本:《須溪批點杜工部詩注》《兩漢詔令》。

明張習刻:《韋蘇州集》。

明抄本:《墨莊漫錄》(圖5)《遊宦紀聞》。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圖5:唐寅藏《墨莊漫錄》,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以上各書、主要根據書中有唐寅藏印或批跋來確定。唐寅所用藏書印計有:“唐寅私印”白文圓印、“唐子畏”朱文方印、“唐子畏圖書”朱文長方印、“吳郡唐寅藏書印”朱文長印、“唐白虎”朱文方印、“桃塢人家”朱文方印、“夢墨亭”朱文長印、“學圃堂印”白文方印、南京解元”朱文長印、“六如居士”白文方印、“禪仙”白文長印等。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圖6:唐寅藏《南豐曾子固先生集》,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其中,“吳郡唐寅藏書印”朱文大長印見於金刻本《南豐曾子固先生集》(圖6),寬度約佔三行半文字,長則大概相當於版框的五分之四,可以說十分碩大,堪比乾隆皇帝御用的璽印。金刻本傳世稀如星鳳,比宋刻本更為珍貴。若當日的印泥顏色鮮豔如日的話,一開卷不免讓人觸目驚心,實有後世藏家所謂美人黥面之憾,於此可見唐寅對於藏書印的使用有獨特的品味。“南京解元”一印是唐伯虎中解元之後所用,見於宋刻本《王建詩集》(圖7)書後。“桃塢人家”“夢墨亭”兩印,則是他在正德二年(1507)築成桃花庵別業、夢墨亭後所用。“夢墨亭”一印,今見於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刻本《群經音辨》卷端。在唐寅的書畫中,比較常見的印鑑,除了“唐寅”“唐子畏”“唐白(伯)虎”等名章外,如蘇州博物館藏《龍頭詩》字軸上的“六如居士”,是他在了結“科場案”,回到家鄉後開始使用。此印同樣見於元至正九年(1349)蘇天爵刻本《兩漢詔令》(圖8)一書中。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圖7:唐寅藏《王建詩集》,上海圖書館藏

唐伯虎的藏書,多宋元善本,數量僅次於文徵明。宋元版書到了明代,尤其是中後期,存世漸少,尋覓不易,身價逐漸上漲,藏書家對它的珍視程度隨之提高。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圖8:唐寅藏《兩漢詔令》,上海圖書館藏

與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等大都只加蓋印記異趣,唐伯虎喜歡在書的前後作題記,如宋元明三朝遞修本《通鑑紀事本末》(上海圖書館藏)卷二十一後有“晉昌唐寅醉中讀。自南北交兵起。唐子畏夢墨亭藏書”三行(圖9),書中天頭也陸續可見他的小字批註(圖10)。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圖9:唐寅藏《通鑑紀事本末》,上海圖書館藏

金刻本《新雕註疏珞琭子三命消息賦》目錄第一頁欄格外唐伯虎墨筆題一行“吳郡唐子畏桃花塢學圃堂藏書”(圖1)。明藍格抄本《墨莊漫錄》後有題跋:“俞子容先生家藏,晉昌唐寅借校一一刪過。其間魯魚亥豕甚多,百不能補其一二,然神益見聞亦不少。至若欲人熟讀連州碑,所未解也。”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圖10:唐寅藏《通鑑紀事本末》,上海圖書館藏

明末崑山人張大覆在他的《梅花草堂筆談》中就提到,他的同鄉前輩高杏東,曾得到唐代杜佑撰寫的《通典》一部,全書經過唐伯虎校勘。兩百卷的大書,唐伯虎每夜讀一卷,用硃筆或黃筆作校勘記,一卷校讀完,或畫小幅山水人物,或題寫小詩,或記錄前後起訖日期、全書朱黃交又,令人一見即不忍釋手。在唐伯虎題跋的善本書裡,有不少來自前子容家如宋刻本《王建詩集》後就有“前子容家藏書,唐寅勘畢”字樣(圖7)。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圖11:唐寅藏《新雕註疏珞琭子三命消息賦》,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俞弁(1488-1547),字子容,號守約居士。長洲人,俞寬父之子。喜藏書,稿本、抄本尤多,書齋名為紫芝堂。與柳僉(大中)相友善。著有《逸老堂詩話》《續醫說》《山樵暇語》等。他比唐伯虎年輕近30歲,唐氏向他借書時,已至科場案”之後。從現存有唐伯虎題記的書看,除明抄《墨莊漫錄》、宋刻《王建詩集》外,還有明抄本《青箱雜記》《遊宦紀聞》(圖12)兩種。唐寅、文徵明遞藏的《遊宦紀聞》中唐伯虎題記三條,第二條雲:“俞子容氏困學齋書,嘉靖改元唐寅勘畢。”相比之下,反而是俞弁,僅見其手抄之書流傳,未見有加蓋藏印的宋元刻本,唐伯虎的題記,在這裡為我們提供了線索。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圖12:唐寅藏《遊宦紀聞》,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與唐寅同年的文徵明,得享高壽,子孫又克紹箕裘,藏書傳世者較唐寅為多。不過,他藏過的不少善本,都有唐寅的印章,很可能就是從唐家獲得。這種推測,並非無因,在唐寅生前,文徵明就與之有藏書方面的交流。如弘治五年(1495)十ニ月二十日,文徵明從唐寅借觀《東觀餘論》,還書之前,文氏曾作題跋於書後。正德十二年(1517)端午日,文徵明在歸還唐寅藏《石經》殘石拓本時,也作跋稱:“唐君伯虎寶藏此帖,餘留齋中累月,因疏其本末,定為思陵書無疑。”


【第337期】唐寅的藏書: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唐寅在友人的藏書中題寫的字

藏書有時被唐寅作為禮物、贈送給友人。如《珊瑚木難》的作者朱存理,是沈、唐、文、仇等共同的好友。作為隱逸一流人物,朱氏亦好藏書,但家貧乏資,往往買不起書,只能借來抄錄。弘治十ニ年(1499)十二月,因為朱存理想買驢代步,又苦於無錢,便請友人設法。徐禎卿為此寫了《為朱君募買驢疏》(現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仇英則為之繪《募驢圖》(現藏美國華盛頓弗里爾美術館),代朱氏在朋友圈內募捐。當時響應此事者,如錢同愛捐贈白銀六錢、朱良育捐贈白銀五錢、祝允明捐銀五錢、邢參捐銀三錢,唐寅則捐了一部舊刻的《歲時雜》(疑為《古今歲時雜詠》四十六卷,宋蒲積中編),計10冊,抵銀一兩五錢。這一年唐寅剛從“科場案”中脫身,可能歲末無餘錢可捐,所以用書抵錢。當時看來是一種窘境,但在後人眼中,已成為一段佳話。(作者單位為蘇州博物館,本文原載《中華書畫家》第6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