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偵探皮卡丘》:我多了一個叫皮卡丘的爹

《口袋妖怪》(名字還可以叫《精靈寶可夢》、《Pokémon》、《寵物小精靈》、《神奇寶貝》)這個系列的動畫一直是看舒君童年的回憶,記得當時才14歲,每天想著去買它的影碟,似乎比起當科學家、畫家,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想把它的所有碟片全部收集齊。一晃15年過去了,《口袋妖怪》從無印篇走到了《精靈寶可夢:太陽&月亮》,遊戲從第一世代的《紅、綠、藍、黃》到《劍&盾》,小智也變成了小智障。

《大偵探皮卡丘》:我多了一個叫皮卡丘的爹

童年從無印篇開始,小智帶著我們走進了這個神奇的世界,曾經幻想自己就是一個訓練師,帶著傑尼龜,騎著風速狗,抓遍所有的神獸,所以只要是有關《口袋妖怪》的,本人基本上都有涉及,還記得它的第一部劇場版《超夢的逆襲》,個人認為是影史上最好看的一部《口袋妖怪》。此外本人很喜歡小智,不僅僅是因為動畫和電影的主角一直是他,還因為他是我童年的陪伴者,即使他現在變成了小智障。

《大偵探皮卡丘》:我多了一個叫皮卡丘的爹

回到這部電影,個人其實是比較失望的。一、沒有小智。在我看來小智一直是《口袋妖怪》的標配,沒有他,《口袋妖怪》就再也不是《口袋妖怪》了。記得當年有一部講雷公的劇場版,沒有小智,看完很失望;二、電影中美國的氣氛太過濃重。死侍的話癆皮卡丘雖然很符合他的人設,但皮卡丘就是皮卡丘,那種不想呆在精靈球裡,不斷喊著“皮卡皮”的皮卡丘(小智的皮卡丘喊“皮卡皮”只代表小智一個意思)。電影的劇情很有美國少年努力成長的味道,但被動性較強,沒有日式電影的那種主動突破性;三、大偵探只是一個咀頭。電影的偵探情節太過於唐突,經不起推敲,一個事情線索感覺沒有理順,事情就已經解決並往下面發展了;四、主題表達不夠明確。尋找父親這個線感覺是可以接受的,但情感方面細膩的地方不多,最後沒想到的是主角多了一隻叫皮卡丘的爹……

《大偵探皮卡丘》:我多了一個叫皮卡丘的爹

日本方面能拍成怎麼樣個人也不敢猜測,但影片中毛絨絨的皮卡丘在形象上個人還是很喜歡的。其他精靈看起來也惟妙惟肖,睡睡菇簡直好看到爆了,雖然中間讓大家打瞌睡的地方比較多,但皮卡丘、傑尼龜、小火龍、妙蛙種子等一波波回憶殺過來還是讓本人呆到了最後。另外,影片中的百變怪應該是我見過最強的百變怪了,意想不到。

《大偵探皮卡丘》:我多了一個叫皮卡丘的爹

最後吐槽一下皮卡丘那句臺詞“你露得越多,他們就越興奮”,節操碎了一地;甲賀忍蛙是惡系加水系的,不怕超能好吧;我的大噴火龍似乎被暴鯉龍侮辱了;這麼多隻巨型土臺龜,留著幹嘛,仍個精靈球啊;超夢,額,感覺《超夢的逆襲》裡面的超夢實在太帥了,這隻總感覺哪裡不對,不過說不出來,希望今年新的劇場版電影《精靈寶可夢:超夢的逆襲·進化》不要太讓人失望吧。影片中有不少地方是致敬小智的,可能是本人太喜歡小智了,感覺不可超越,所以挑剔的比較多,總之祝大家觀影愉快!——寫於2019年5月10日 下篇將更新於2019年5月1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