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为什么会火起来?有哪些独特看点?

火锅影话


一档短小精悍的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横空出世,勾引了无数观众的味蕾,也触动他们记忆深处的温度,不少观众直呼一口气刷十集停不下来。而这档纪录片,到底有哪些魅力之处呢?


这样诱人的美食?怎么不让人喜欢!

《早餐中国》内容与名字十分贴合,把视角放在了最地道的中国传统早餐习惯上。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一般早饭用餐时间耗时不长,大多数人会选择外食,而食物的选择往往都是倾向本土老味道。

在这档纪录片中美食没有高上大的做法分解,食材亦无罕见材料,它有的是大家熟悉的简单食棚、烟火气十足的料理台以及让人食欲大增热腾腾的食物。在长沙是经过土罐煨足时间的肉丝码在骨汤粉上,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两种食物碰撞的鲜香。

在贵州是当地人喜爱的酸汤粉,本地西红柿熬制的独特酸汤加上秘制蘸料,酸味刺激味蕾,作为观众看着看着就不不由自主流下口水。老砂锅煲出的好汤加上丰富材料,9元的售价让人恨不得立刻飞过去吃上三大碗。

80后年轻夫妻经营的猪血汤店,鲜红的猪血从原材料镜头便开始吸引观众,早市氛围下更激发观众味蕾,再加上老顾客大快朵颐的镜头。试问,看着这样的镜头,怎么能不喜欢呢?

不过,小七觉得《早餐中国》能在一众美食纪录片中脱颖而出,美食是基础,镜头中展现的烟火气也是关键。

食物地域特色足,都是老底子的功夫

而能够在一个地区几十年屹立不倒的早餐店,一定是本地人爱的特色食物或味道,而非“舶来品”。《早餐中国》中展现的食物都是当地传统特色,贵州人喜欢酸味、喜欢粉,便有了酸汤粉。陕西人爱面食,麻花油茶便应运而生,这是骨子里的记忆。

简短的五分钟里,我们不仅受节目中的美食吸引,还会因他们的存在开始怀念家乡的早餐味道。

因为中国的饮食习惯中大多人早餐求速度,所以老式的早餐店铺一般门面不大,多以简单的夫妻店、家庭店为主,出餐时间很快。《早餐中国》选择的展现对象,便是这些在当地店面不显眼,却许多人都会闻着味道反复光顾的老店。

没有华丽的店面没有高上大制作的环境,甚至节目组也没有采用小清新式的美食制作拆解,有的是浓浓的老火侯。这样看起来略显粗糙环境,老是中国人常见的早餐样子,店家所有精力都放在了食物上面。

街头巷口的人文气息

与安静简约的西餐或者美食博主们经常拍摄出的文艺范食物不同,中国人的早餐除了食物还有氛围,《早餐中国》抓住了这个人文精髓。片中无论是老板还是食客都带着大家熟悉的样子,甚至其中便有曾经有自己。

凯里酸汤粉店的老板夫妻自信爽朗,老板娘脸上无意识流露出的自豪很接地气,一个被顾客执着喜爱几十年成为当地人记忆的老店,老板应当有这种自豪,同时这对夫妻也散发着纯朴之感。

学义面馆里机灵搞怪的老板小儿子,随便教观众怎么“suo粉”、模仿父亲那句“崽啊”让气氛瞬间回去热门的街头巷口。

而食客更让观众有感觉,二十四米街上的二十四米路水煎包店,一群大爷眼巴巴的盯着锅,镜头往下一扫却是一个个撑起塑料袋的手,这不就是曾经的我们吗?

随便支个马扎便开始喝汤的早晨,排着队等喜爱的食物出炉感觉,现在回想真的很美好。

《早餐中国》,拍的还有我们即使失去的早餐记忆

《早餐中国》的拍摄方式其实相当“粗暴”,但这种“粗暴”的方式恰好与中国传统市井早餐完美融合。观众被美食勾引被人文气息挑拔记忆,也怀念即将失去的早餐记忆。为什么说失去呢?

因为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这种充满烟火气息的地道美味,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现今的大多数早餐倾向于商业化、流程化,可能用餐环境大大提升,但食物的老火侯感却渐渐稀少。

而且能保持本地特色并且做出传统味道老店也越来越少,新店多以跟风为主,满大街的某县、某面、某鸡便是典型。不是指责这些美食不好,而是缺少了做食物的心态,也让食客失去了曾经的饮食乐趣。

这样的大环境下,也许90年代之前的观众还有节目中的早餐记忆,00后、10后的年轻一代,他们能不能体验到这样的早餐?很难说。也正是因此,《早餐中国》的出现弥足珍贵,或许能对这一美食文化断层危机产生好的转圜,也不一定呢。


七话影视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早餐中国》能蹿红是因为吃货市场庞大,这确实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唯一。

1. 用美食讨吃货欢心

既然是美食类纪录片,那香气喷喷的食物自然就是之中主角。印象中,许多美食类节目都会用华丽镁光灯将食物拍得如饕餮大餐般秀色,但《早餐中国》没有。

它将食物身上那股“地气”原原本本地呈现了出来,这些食物普通得让品牌君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个个吃早餐场景。

而这,大概就是其魅力所在吧。华丽源于塑造,朴实则来自于生活。生活,永远是最鲜活动人的存在。

2. 以故乡戳游子痛点

“你有多久没有吃到故乡的早餐?”

对于很多出门在外的“游子”而言,早餐不过是果腹之物,能填饱肚子即可,好吃不好吃似乎并没那么重要。

《早餐中国》洞悉到这一痛点,并以此为营销突破口,将早餐与家乡结合到一起,顺势带出“送我家的早餐C位出道”话题,赋予早餐特殊情怀,猛戳受众泪点。

这一波波操作,可谓圈粉无数。

3. 借文案温暖人心

“喜欢一个城市的理由,从早餐的味道开始”

“这口味是家乡的味道,坐在街边也流下了眼泪 ”

“一朝一食,打卡幸福 ”

《早餐中国》的文案,就像是一剂调味品,让原本便清甜可口的食物更添风味,也温暖着观众们的心。





吃瓜映像


准备去看,等肚子吃饱以后。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压力,让人很多时候喘不过气来。囫囵吞枣式的早餐应付,其间还睡眼朦胧。

人生总要有希冀才能活下去,别管现在自己吃什么早餐,最起码节目呈现了我们想要的和希望的东西。

所以会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