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簡單介紹下蘇軍的大縱深突破戰役戰術?

川軍團機槍手迷龍


蘇軍的大縱深突破戰術和德軍的“閃電戰”戰術存在很大的區別,雖然它們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儘可能的利用速度和縱深突破來合圍殲滅其有生力量,從而徹底粉碎對方的防禦,而不是單純的擊退對方。兩種戰術都講求兵力兵器的大量集中和進攻發起的突然性,保證對地方戰術防禦地幅的快速突破,並維持持續的推進,不給對方重建防線的機會。



不同於德軍那樣在進攻一開始就投入大部分的裝甲部隊,編制龐大的裝甲集團軍將擔負其主要方向上的突擊,德軍的裝甲集團軍一般轄有數個實力強大的裝甲軍和一些摩托化步兵師(裝甲步兵師或者叫裝甲擲彈兵師)和步兵師,前者負責正面的進攻,而後者負責側翼的掩護。蘇軍的進攻則與之明顯不同,蘇軍在一開始並不投入大型的坦克部隊和機械化部隊,如坦克集團軍等快速集群(實力上相當於德軍的裝甲軍),而是由步兵部隊(摩托化為主)擔負最初的突破任務,不過為了能夠迅速並保證達成突破,他們會得到獨立坦克部隊和大量野戰炮兵的加強,使之有能力突破德軍的戰術防禦陣地。


加強了坦克和炮兵的步兵單位達成突破後,隸屬於野戰集團軍的坦克和機械化軍(相當於德軍裝甲師)便會迅速的投入到突破地帶,擴寬突破口,並加深突破縱深,阻止德軍戰役預備隊任何的封閉缺口企圖。當突破口達到一定寬度後,隸屬於方面軍級的坦克集團軍等快速集群便會投入到擴大後的突破口,進一步的對突破進行深入的擴張,這種大編制的機械化部隊具備向德軍大後方做深遠突擊的能力,使得德軍有限的戰役預備隊根本無法阻止住這種大範圍、高速的推進,進而導致整個防線的崩潰,尚在前線堅守的德軍為了避免被合圍不得不展開倉促的撤退,極易被蘇軍機械化部隊追上並殲滅,尤其是那些大量的行動緩慢的德軍步兵師。從而將戰術突破發展為戰役突破,進而發展成戰略上的勝利。


實際的經驗表明,蘇軍的突破時間愈短,縱深挺進速度愈快,則取得的戰果愈加具有決定性,突擊集團軍的生存力也愈高,因為在這種高速的突破下,德軍的應對措施幾乎全然無效,除非德軍在後方部署有集團軍級別的戰役預備隊,這是不可能的,德軍從來也沒有這麼富裕的預備隊。蘇軍的坦克集團軍每晝夜的推進速度達到16-45公里時,部隊的彈藥和燃料消耗將分別下降5/6和1/3,人員和坦克的損失也將減少70%和35%,這就是大縱深突破戰術和正面擊潰戰術的區別。當然這種高速的突破也存在很大的風險,那就是側翼的暴露問題,解決的唯一辦法就是組建大量的機械化步兵,使之能緊跟在坦克集團軍的後面,至少主力要保證一兩天能到達的距離,必要時組建先遣支隊伴隨坦克集團軍一起推進。


戰略論


大縱深作戰理論,最早是圖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在當時坦克、飛機等新型裝備的輔助下,軍隊的進攻速度遠超過一戰時期,戰爭形式已經發生了變化。當時已圖哈切夫斯基為首的蘇軍軍事理論家們提出,通過一系列連續的戰役來消滅敵人,實施一個戰役的過程中就考慮並準備下一個戰役,達成戰鬥行動的連續性,不給敵人以變更部署和組織戰鬥的時間,爭取將戰役勝利轉化為戰略勝利。後來斯大林在蘇軍內部的大清洗行動導致圖哈切夫斯基被槍決,蘇軍內的高層基本被清空,但大縱深作戰的理論仍然沒有停滯,甚至還進入蘇軍的作戰條令。

圖哈切夫斯基元帥

大縱深理論屬於進攻型理論強調大軍團作戰,分為突破和追擊理論。

突擊理論是將進攻部隊分為多個梯隊,視情況而定選取進攻突破口,在突破方向上集中大量火力兵器,保障突破進行。在進攻階段,首先由第一梯隊突破防禦陣地後,後續梯隊從突破口向縱深發展進攻,力爭突破縱深內的防禦陣地,在整個陣地被突破後更多的作戰梯隊(以機械化作戰集群為主)向戰役縱深發起進攻,以奪取後方的交通要點切斷補給,儘量將突破陣地的戰術勝利發展為最後的戰役勝利。

追擊理論則是在突破口形成之後消滅退卻之敵的進攻,主要要求部隊能夠在發現殘敵後迅速追擊,包圍和殲滅敵人。

突破理論主要要求突破陣地,奪取戰役要點,取得戰役勝利,而追擊理論則要求消滅敵有生力量,殲滅和俘虜當面之敵,即使無法全殲,也儘量打散其建制避免有序撤退,使其無法再次組織起有效防禦。

蘇聯的“八月風暴”行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在迅速積累了機械化部隊在戰場的使用經驗,並開始將大縱深作戰理論用於實踐。二戰勝利後,蘇軍對大縱深作戰理論基本成熟,戰場的鍛鍊,讓蘇軍在大縱深突破中使用的爐火純青。比如,蘇軍進攻東北日軍時,在主力在突破防線後直指瀋陽,以極小的代價消滅了盤踞在東北的關東軍。二戰期間的大縱深作戰理論更多的是應用在戰役上。冷戰期間,蘇聯為了謀求對北約的戰略優勢,又將大縱深的突破口戰術發展成大縱深戰略,強調在寬大的正面上,實施多點突破造成敵人防線的崩潰,同時,快速向敵人縱深插入,切斷敵人補給,佔領交通樞紐政治中心,奪取機場,摧毀指揮通訊中心等。這也是為什麼,蘇聯在冷戰期間生產了數十萬裝甲戰鬥車輛的原因。

和大縱深突破相比,德國的“閃電戰”更重視突然性和爆發性,以超出對手反應的速度突破防禦,並迂迴包抄當面之敵。如果說大縱深理論以戰役勝利為目標的話,閃電戰更注重包圍和殲滅敵有生力量。相對來說,閃電戰強調速戰速決,一旦拉鋸優勢將蕩然無存,而大縱深作戰的理論則建立在龐大機械化部隊的基礎上,只有在火力、兵力和裝備佔有優勢時才有發動大縱深突破的能力。


水井土城


大縱深戰術的精髓就是機動。利用部隊的高機動性打擊對手的補給系統,指揮系統,交通系統,通過打擊軟肋,讓部隊的陷入混亂。我們先對比蘇德雙方武器特點:一、蘇聯的坦克“輕”,著名的斯大林重坦和黑豹中坦差不多重,蘇聯坦克可以適應更多道路環境。二、蘇聯坦克適合大量生產,皮實抗造,德國人的坦克往工藝品方向走,這對突破到敵人後方的坦克部隊來說,後勤方面的壓力天差地別。三,德國的坦克注重於反坦克,喜歡拉長炮管,蘇聯坦克注重大口徑,因為要對付多種目標,122榴彈比88榴彈威力肯定大。蘇聯武器特點反映出大縱深戰術的需要:提高部隊機動性,在我想的時間,在我想的地點,打我想打的仗。對於堅固的防線,利用步兵,炮兵航空兵等合成兵種強攻,當防守出現漏洞的時候,迅速集中兵力打擊(這也是德國人回憶裡總是說面對10倍兵力攻擊的原因),打開突破口後投入坦克部隊穿插到敵人後方破壞敵人後方的各種戰爭支援體系,整個縱深全部陷入戰爭狀態,防守方無法形成有效的防禦。德國人進攻喜歡用坦克撞出一條路。隨著戰爭發展,坦克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大,德國人走重裝甲的路子,靠肉厚硬幹,導致坦克的機動性下降,蘇聯則走向提高機動性的方向,把突破交給步兵,炮兵,航空兵去完成。這樣蘇聯人可以在對自己有利的時候開戰,不利的時候跑路,機動靈活的打擊對手,一如冷兵器時代騎兵對步兵的優勢。


傻客氣


蘇軍的大縱深突破戰役戰術,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的對於未來機械化戰爭的一種設想,而且這種設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了印證。

蘇軍的大縱深戰術要求只有一支完全機械化的軍隊才能實施,地面部隊的核心是坦克機械化部隊,按照圖哈切夫斯基的說法是發動機的戰爭。
蘇軍的坦克部隊承擔支援步兵和縱深突破的雙重任務,而德軍坦克部隊一開始只負責快速突破縱深的任務。


在地面作戰中,坦克是主要力量,就算是在突破敵方堅固設防的陣地時,也是要步兵在坦克的支援下在敵方陣地上打開缺口,在突破口打開以後,再投入大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向敵軍的縱深發展勝利。所以蘇軍的坦克部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近戰,一種是遠戰,所以在蘇軍的步兵師中還是編有坦克營,也有大規模的機械化部隊,這是當時的機械化軍,而後來的蘇軍坦克集團軍和當時的機械化軍坦克數量是差不多的,都是約有1000輛左右的坦克,當然後來的坦克集團軍指揮更加靈便。

應該說,蘇軍的大縱深戰術在二戰期間一方面是得到了印證,同時也得到了修改,尤其是對於空軍的作用得到了提升,不過關於空降兵的使用,蘇軍的實踐不是很成功,由於空中運輸力量的不足,蘇軍組織的空降作戰以小規模為主,組織的幾次大規模空降作戰都沒有達到作戰的目的,倒是美英軍隊組織的空降行動規模大,這個也是和各國的空中運輸力量的強弱是有關的。英美空降兵乾的諸如搶先要點,阻擊對方預備隊這些事情也是大縱深戰役中要求空降兵所執行的任務。

大縱深戰役戰術對於空軍海軍的作用沒有太多的說明,尤其是海軍,對於空軍也是介紹不多。

大縱深戰術和閃擊戰相處,對於軍隊機械化程度的要求更高,閃擊戰對於德國來說就是首先集中自己佔優勢的機械化部隊,一下子打出來,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自己的戰爭目的,所以對於整個軍隊的機械化程度要求沒有大縱深戰術要求高,閃擊戰只要有一個鋒利的矛頭就可以,後邊的步兵部隊還是可以慢慢跟上來。

在德國幾次成功的閃擊戰中,作戰的持續時間都是很短,基本上就是一個月左右,法國波蘭戰役都是這種情況,這兩場閃擊戰可以說是畢其功於一役,就是一仗定勝負。而大縱深戰役也是提出戰爭持續時間長,不可能在一次兩次戰役就決定戰爭的勝負。而戰爭持續時間長對於交戰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工業實力都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不過,大縱深戰術並沒有在二戰前完全成形,它的很多問題都是經過蘇德戰爭以後才最終成型的。


有痰


只要圖哈切夫斯基元帥不死德國就不敢對蘇聯有非分之想,可惜,圖哈切夫斯基元帥被權力燻心的斯大林給搞死了。而大縱深作戰理論的創始人就是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其實蘇聯的大縱深作戰理論和德國的閃電戰有著相似之處,但是也有很大的區別,相比於德國閃電戰的突擊理論蘇聯大縱深作戰理論還有一個反突擊理論,在強調進攻的同時也強調了防禦,而重點核心也和閃電戰類似進行縱深方向上的突擊。


蘇聯和德國的作戰理論都是根據本國面臨的環境來制定的作戰理論,由於蘇聯國土面積龐大,所以其規劃的作戰進攻帶寬度在300~400公里,戰役的縱深為200公里,而德國閃電戰裝甲部隊進行戰術突擊的縱深則小得多,畢竟歐洲除蘇聯以外沒有一個國家擁有這麼大的國土面積。所以德國虎式坦克的一般都是100多公里大修一次,而蘇聯T-34系列坦克則是500多公里甚至以上才大修一次,為的就是要進行長時間的持續作戰。

到了衛國戰爭時期用實踐來給大縱深戰役理論進行修正,強調了諸兵種合成作戰,炮兵和航空兵在其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作用,包括為裝甲部隊衝擊前的火力準備、衝擊時的火力支援、以及縱深戰鬥時的火力護送。在幾百公里的防線上選擇一個突然口,在這個突破口上集中50~%80%的步兵,近70%的炮兵80~%100%的坦克以及航空。密度可以打每公里200~250門的火炮。這就是蘇聯大炮兵主義的由來。



在縱深方向上重點穿插的勝利擴大到整個防線上的勝利,在重點方向突破後整個防線進行追擊,打亂敵人的防禦部署,要的就是力壓千鈞之勢。而這樣除了需要強大的支援火力和突擊火力以外,還需要龐大的預備隊進行後線補充。所以後勤在這時就顯得最為關鍵,光是支援火力和突擊火力用的各種炮彈和子彈、油料、醫療、伙食等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想了解大縱深作戰,不如多看些科涅夫元帥指揮下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戰役。科涅夫元帥是蘇聯野戰三馬車之一。他原是政工,接受的教育就是大縱深進攻理論,因為學得好,當上了方面軍司令員,是個典型的攻擊型將領。他組織進攻的時候,在狹小地域集中密集的火炮(二戰中火炮密度最大),用猛烈炮火撕開防線後,將坦克集群投入到缺口中,向縱深突進。所以烏克蘭第一方面軍進攻速度非常之快,後面都是幾百公里距離的快速突破。


超越135495995


左手呈防禦姿態抵住你的進攻,右手趁機以勾拳猛擊你的左臉或左後腦。


蛀蟲吃木偶然成字


唉,都被你們帶歪了,大縱深和空地一體那是冷戰之後倆大戰爭集團的主流作戰理論,不是戰術理論,這玩藝是要滅國滅洲的東西,而且是在核突擊或核反擊背景下。求求你們專業一點點,二戰時戰役協同很困難,是玩不出大縱深的,只能是大兵團


球海流浪


充分利用了蘇聯數量上的優勢,碾壓了對手的質量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