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後,飲食要偏向滋陰、補益肝腎,宜清淡為主!

文│阿鵬少爺

立夏時節,自然界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而言,則表現為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

立夏飲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為主。平時可多吃魚、雞、瘦肉、豆類、芝麻、洋蔥、山藥、小米、小麥、玉米、山楂、枇杷、楊梅、香瓜、桃、木瓜、西紅柿等,這些食物有清熱、防暑、斂汗、補液的作用,還能增進食慾。此外,應少食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如動物內臟、肥肉及過鹹的食物如鹹魚、鹹菜等。

在此,為大家推薦幾道適合立夏的養生食譜,感興趣的話不妨嘗試一下。

益氣養心粥

入夏後,飲食要偏向滋陰、補益肝腎,宜清淡為主!
太子參30克,山藥30克,蓮子30克,粳米200克。做法:將太子參、山藥、蓮子、粳米洗淨後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同煮至米爛粥成,溫熱服食。具有健脾益氣、養陰清心的功效。

生脈飲

入夏後,飲食要偏向滋陰、補益肝腎,宜清淡為主!
太子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5克。做法:將上述材料煎水當茶飲,老少皆宜。具有益氣養陰的功效。另外,還可配合藥膳進行調養。

黃鱔飯

入夏後,飲食要偏向滋陰、補益肝腎,宜清淡為主!
黃鱔150克,生薑汁10毫升,粳米500克,精鹽、花生油各適量。做法:將黃鱔處理乾淨後,洗淨切片,以生薑汁、精鹽、花生油拌勻。將淘洗乾淨的粳米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待水分減少一半後,將黃鱔放於飯上,繼續煮至飯熟即成。具有補益肝腎、調中健胃的功效。

蓮子豬肚

入夏後,飲食要偏向滋陰、補益肝腎,宜清淡為主!
豬肚1個,蓮子(去心)50克,香油、精鹽、生薑、蔥、蒜各適量。做法:將豬肚洗淨,蓮子泡發後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將豬肚放入鍋內,加清水燉至熟透後,撈出晾涼。將豬肚切成均勻細絲,同蓮子放入盤中,將香油、精鹽、蔥、蒜等調料與豬肚絲拌勻即成。具有益氣補虛、健脾益胃的功效。

鴨肉冬瓜湯

入夏後,飲食要偏向滋陰、補益肝腎,宜清淡為主!
冬瓜500克,鴨肉500克,豬瘦肉100克,芡實、薏苡仁各50克,荷葉1片,陳皮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做法:將鴨肉、豬瘦肉洗淨切塊,冬瓜連皮洗淨切塊,荷葉洗淨剪成小塊。將鴨肉、豬瘦肉、冬瓜、荷葉與芡實、薏苡仁、陳皮一起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至鴨肉熟爛,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即成。具有滋陰養肝、健脾利溼的功效。

沙參百合鴨湯

入夏後,飲食要偏向滋陰、補益肝腎,宜清淡為主!
北沙參30克,百合30克,肥鴨肉15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做法:將鴨肉洗淨切成小塊,百合洗淨。將鴨肉與百合、沙參同入砂鍋,加水適量,文火慢燉,待鴨肉熟後,加入少許精鹽、味精調味,即可出鍋。具有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

關注“阿鵬少爺”,每天學一點中醫養生知識,給您的身體做個檢查,帶給您一生平安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