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一切从简,不办宴席是不孝吗?会被村里长辈骂吗?

观察者一


婚丧事大操大办这个问题,反映了现在农村中,很不好的一个就行风气,也是一大需要改变的社会现象。

云鹤在过年前后,参加了几个朋友同事家里的红白喜事。我们这里把结婚和老人过世丧葬俗称红白喜事。我参加的几个婚礼丧礼中,印象深刻的还是老人过世丧礼的场面,有的规模很大,时间很长,一办就是好几天,有的丧事上,唱歌跳舞,敲锣打鼓,红黄柳绿,鼓乐齐鸣,热闹非凡。



事后询问当事人,他也是被逼无奈,满腹怨言,他们村庄这几年都是这样,丧事规模互相攀比,不管家庭条件好坏,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实在是没有办法不大操大办。否则,乡亲们会看不起你,背后议论你。



这里面,还有一个隐情就是,老人生前儿女是不是孝顺,赡养老人是不是做到位了,反倒是没有人关心了。似乎你孝顺不孝顺,不是看你怎样生前侍候老人,而是看你死后能不能给老人风光大葬,大办丧事,越隆重越孝顺。



这种现象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好像还有越演愈烈的趋势。

对这种现象,当事的村民其实内心也是反对的,他们私下里也情绪很大,呼唤“重养轻葬”,把精力金钱用在老人生前的生活供养上,丧事要从简从快,移风易俗,完善丧葬改革办法。他们也呼吁,更多的人联合起来,抵制这种不良风气,在村里由能人牵头,成立红白事理事会,统一标准,明确村规民约,共同努力,抵制红白事大操大办之风的蔓延。


学文说话


丧事从简,按我个人的想法,应该没有什么错。

丧事,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办法,有些地方简单办下都要十多万。像我老家,隆重的办,也就四万块左右,因为我老家现在还保持土葬。

死后隆重给长辈办丧事,不如活着的时候多孝顺,这才不被人说三道四。生前不孝,死后隆重办丧事还有什么用,左邻右舍又不是不知道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趁父母健在,多孝顺孝顺父母吧,常回家看看。
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贵山贵水龙阿哥


我们这边,基本都是简单办的,一般不会超过一万块钱。我舅家表哥是个体老板,资产过亿。当初姥姥九十岁生日的时候,表哥给操办了一次,甚是风光,然后几年,用专车加轮椅拉着老太太去了很多地方,并且每次出差出国回来都会给老太太带礼物。表哥的孝顺三里五村的都知道。老太太病了,表哥出钱给治疗。后来老太太故去,很多人怂恿表哥要大操大办一次,要请吹鼓手,请乐队,宴宾客。我表哥不为所动,坚持简单操办,但没有説其不孝的。


骑驴冒雪过小桥


我母亲身体一直欠安,按村里的习俗,子女会提前做好生后事(修个漂亮的活人墓,估计要几万块把)

因为我长期不在村里生活,对修墓的事不懂,去年我专程问了村里的老人,都说让父母自己选地方再修。

于是我问了母亲,她说:周总理埋哪儿了?随后拿出一封信,上面大慨写的是:过世后不请客,不修墓,火化后让我拿个锄头挖个坑埋掉,再扶平泥土,不磊土堆,不立碑…

这事被村里人知道了,说什么的都有,我又找母亲谈了一次,她还是没有让步。

春节回家长辈们找上门质问我,话里话外意思是,不准这样干,丢家族人的脸,会让人戳脊梁骨,让我按规矩办,抽时间修墓…

母亲听不下去了,就说,要不把生后事交给你们办,你们爱咋修咋修,爱咋办咋办,反正修你们家里,我们家就照我说的办,你们说我女儿不孝就不孝了?村里人又不是没长眼睛,我是吃差了,还是穿差了,我享受过的东西,恐怕村里像我这个年纪的沒第二个了吧?

长辈们都灰溜溜的回家了,随后村里原本打算修墓的人家都沒动工了,我觉得我妈说得对,孝不是生后,而是生前,我百年之后也打算这么干,万事都是开头难,我愿意做第一个生后不孝之人,別人爱咋说咋说…


用户808165369016


我在北京见过一些办理丧事的,她女儿还在外地。家里就开一个追悼会,然后将骨灰埋在马路边上有一个小坟堆,至亲女儿还没有回家。

我们南方人都说北方,在北方做人没意思,死了还不如南方的一条狗。

中国古话有句这样的“招个好父亲,办一场风光好婚事,招个好儿子,办一场好丧事”

因各个地方不一样,各地方风俗都不一样。

我们这里从汉朝的文化就传承到如今,“夜歌”但是佛事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些做了佛法的人,在阴间道路上走得好,也容易投胎做人。主要是将他在凡间所做的罪过将它减轻。在民间大量流出阴间的事情。

有两位好友生前说过一句玩笑话。一个对方另一人说,彼此谁先死,另一方要烧一栋房子他,在90年代一人客死广东,后来真的找好友又要了一栋房,还有新魂不知道自己的屋,很多没进去,如有一个人做梦,一个女人常期住在他家父母屋檐下,她妈说“你有房子在周湾三杈”她居然不知道儿子已经给他做过法事,说给她了。

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劝灵时没有好好劝进去,这就是根源所在。因为是新魂,所以他不知道那房子是他的。当然这样的故事很多。

但是所有的时候,在临终之前,手上一定要满足他生前所喜爱的东西。拿在手上,这样的东西才会带走,这是有真实的案例的。

我家有一个婶婶他想念自己的儿子上吊去世。

因为年轻的嫂嫂不知道一些规矩,她大胆一个人,解绑绳,后老人,提醒他家人。

要将绳索斩掉我在厕所粪坑里,并且甩一巴掌,打掉她的威风。

事后家人把绳索斩成好几截仍在厕所,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不起作用了,她已经将自己的夺命绳索拿去了。

后来她的好朋友好几个都做过梦。

有一天晚上她朋友做了一个梦“我将绳子放在你家的抽屉桌上”鬼说,她朋友说“你赶紧拿回去,不要放在这里”后来请人做巫事,她拿着绳子,还会找一个替死鬼。

不然她不会网生的,因为她不是好死的,在阎王那一边是受到惩罚的。

关于这些事情有太多,他的一个儿子在海南去世,他给好朋友一个梦,在那边什么都好,就是没有钱用,他的朋友是一位老师,什么也不相信。但是那天晚上他相信了,他马上烧了很多钱纸给他。还有一位朋友做了几个梦,他在那边没有烟吃,这位朋友后来又多次烧几包烟给他。

老人传下的还是有一部分是对的,我伯父就将死去的爷爷前几辈子欠的50两银子,在70年代300元还给人家了。当然这其中的故事太长了,我写了日志。


情商不商情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都很沉重,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生前多近孝道大家都会说,可真正做好的有几人啊。我今年40岁了老父亲73岁母亲72岁,我们不在一起生活相聚15公里,平时都是母亲照顾父亲,我只有星期六或星期天带孩子回老家和父母相聚。总觉得欠父母的太多太多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孩子上学这也算个理由吧,老婆上班看着大家都很忙。天天都在忙,时间过得真快孩子大得都12岁了,可是总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多陪伴父母身边。我个人认为孝敬父母,父母再世多陪伴,依据自身条件尽可能的多给父母做点什么。尽可能的不让父母担心,这也许就算孝道的一种。我个人认为,人死以后大操大办,一点用处也没有。生前多尽孝,死后简单明了,又是雇这子又雇那一点意义也没有。


重庆龙文钢管


以前丧事大办,有两种心态,一种是给父母办体面的葬礼,既告慰双亲又安慰自己。一种是攀比心态随大流,别人大办我不办,就会没面子。

现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更重视生前尽孝。没有人会骂你,只是你不敢尝试。

部分地区大操大办还是比较严重,流水席,歌舞团是标配。

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氛围,人人都要面子,尤其是涉及到孝顺名声时,心里排斥还是得办。所以杜绝大办丧事的关键还是移风易俗。

乡规民约、红白理事会介入定规矩,但是缺乏约束力,总是有人装土豪破规矩。


远去的乡愁


父亲是“天”,父亲的离世是天大的事。丧事怎么办?要视“情况”而定,一切得由你拿主意。

这里所说的“情况”,大致有这几个方面:

一、有无节约办丧事的地方规定。现在提倡的是移风易俗,创建健康文明的乡村民风。我们这里已经有政策出台,酒席不超过十桌,不得请“阴阳”、设“道场”,要完全清除封建迷信的流毒。如果有这样规定,可不敢“顶风作案”,否则要罚款的。


二,父亲生前做儿子的尽孝没有?现在的年轻人因兄弟分家、打工忙、经济负担重、“怕老婆”等等的原因,颠覆了“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出现了父母被“轮饭养老”、或不管不顾、或赶出家门等反常和违背孝道的事来。以至是老人自食其力,度日如年。有病不能得到及时的医治,可怜地离开人世。如果你也有这样行为,父亲的去世,丧事不但要办,还有大操大办:一来做为对你不尽孝的惩罚,二来是对父亲的一种补偿。

三、父亲是否在你精心照顾下度过晚年生活。不能不说,绝大多数的子女是很孝敬老人的。不让干活、常换洗衣服、被褥,饭碗双手接在父母手中,晚上烧炕,有的还早晨起来为老人倒尿壶;每年领父母到医院检查身体,有病早治疗;一旦父母卧床了,端屎接尿……完完全全尽到了做儿子责任和义务。如果是这样的话,没有必要大摆宴席,做那图名声、争面子的事。乡邻理解,父亲也会心安的。

不过,从你提问来看,你本身就想“一切从简”,是经济原因,还是另有隐情?这办不办宴席还用问别人吗?


为生活而提神


厚养薄葬,最为孝。活时不赡养,死后却大讲排场,更有甚者,烧钱办丧事音乐会,即便办得惊天地泣鬼神,也只是做给活人看的。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味知识。

对好些人来说,老人去世,都会给老人办个体面和风光的葬礼,以表现子女的孝顺。有的只是做光面子,人前孝顺,办个风光葬礼以堵住悠悠众口,而有的人也是为了弥补对老人的亏欠。



那老人去世后是不是非得办酒席?不办酒席是否就属于不孝顺?村里的那些老辈子些会不会在背后指指点点说自己不孝顺呢?

一、不请自来的宾客多

农村自古以来就是白色事不请客自来,这点毋庸置疑。丧事葬礼不是简单地挖个坑就埋了就了事,光是葬礼的礼数就涉及到打金井、迎跪、开路、「破地狱」、下祭文、辞灵、发丧出殡、下葬、垒坟头……等等,两天三夜不合眼是常有之事。刺楸这边的礼数是请道士敲打类似川剧的锣鼓。



此前村里办酒席,老人多半布施了情出去,那些人肯定会前来还情,帮着忙前忙后。此外,老人生前好友、故人也会前来吊唁。不可能让众宾客在那里干站着看或者直接逐客吧,这就涉及到招待宾客,招待宾客与其他酒席差不多。所以,刺楸认为,正常情况下,酒席是必不可少的,并不会因为办酒席就属于大操大办。

二、小办或不办都不现实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不请人做礼数或者直接接人情,可不可以小办或不办呢?刺楸只有三个字,不可能!

在农村,老人去世后按照传统,一般要停丧三天,在刺楸这边,一般是第三日发丧出殡,即就算是某天晚上接近十二点去世,也要在第三天早上发丧出殡,而如果晚上十二点刚过去世的,那就要多停一天。这是礼数,不这样做的话,村里老辈子们肯定会提醒主家了。



这么长的时间,即便想拖着不招待宾客也不行了,且无论如何都要招待前来帮忙的人。

三、特殊情况才不办酒席

当然,农村不办酒席的丧事也有,那就是无儿无女、举目无亲的孤寡老人去世,因无人操办,生前也没存多余的棺材本儿,也就无人替他办了,一般是生产队帮忙将其埋葬。


以上就是刺楸对老人去世后子女想一切从简而不办酒席的看法,如果觉得回答得还行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刺楸


真正孝顺的孝子孝女,根本不需要通过大办父母的丧事来彰显自己的孝顺,如果你是一个孝顺的人,左邻右舍大家伙都看在眼里,不管你是厚葬还是简单,都不会有人说你不教,反倒是那些生前不孝顺,死后喜欢大操大办的儿女,才会招来人们的耻笑。生前不孝,死后装像,这样的人才会被骂。

我记得父亲去世之后,家里的大爷叔叔们都建议我们多请几个喇叭手,认为我们都已经成家了,又哥兄姐弟的好几个,不热热闹闹的搞一下不好看,因为在我们农村,请的喇叭越多看上去葬礼越有面儿。但我们没有采纳,从父亲去世前,我们就达成了统一战线,只要父亲在世问心无愧,我们一切从简,完全没必要为了所谓的面子做给别人看,花的是自己的钱,还得自己人跟着不断的折腾,没有任何意义。即使葬礼办的再豪华,大伙一时看个热闹,但过不了几天没人会再想起你曾经办过的风光葬礼。

实际上,大操大办红白喜事是一件很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陋习,除了造成了水涨船高的攀比之外,给人带来经济压力,其它没有一点正面意义,费心劳神不说,还折腾人折腾钱,如果我们把这种精力和财力放在生前照顾老人身上,岂不更好。

长辈们骂就骂吧,无所谓,看热闹的从来只追求更热闹,他们看上去是在鼓励你孝顺,其实就是在窜掇你搞个场面让他们热闹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