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有一種蛇會在莊稼上面飛跑,這是什麼蛇,有毒嗎?

湘俚伢子


說起這種蛇我們本地人叫它“草上飛蛇”,它的學名叫做腹蛇,別名也叫土公蛇,常常生活在平原,丘陵以及田野或者稻田中,因為其身體細長,成年蛇的體長只有六十公分左右,爬行起來身體輕盈,可以在草地上面以及稻田上方爬行吃食一些稻田上方的小鳥或者昆蟲,看起來就像在草上方飛著一樣,所以人們一般習慣叫它“草上飛蛇”。



草上飛蛇因為是卵胎生殖,所以成活率很高,所以現在人工養殖很多,其蛇肉多用於煲蛇羹,並且味道鮮美,深受廣大吃貨的喜愛。而且其蛇皮扒下來以後可以用於製作日常用品,比如一些皮帶,皮鞋以及皮包等用品,其優點在於它的蛇皮輕便而且耐劃,不容易壞掉,生產出來的日用品質量非常好。


草上飛蛇是一種有毒的蛇,但是他的毒對人類來說是對人類有利的,因為草上飛蛇的蛇毒可以作為原料生產出一些貴重的藥品,能夠醫治很多的疑難雜症,其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可以生產抗血栓的原料,而且在臨床上都有了實驗,效果非常顯著。它的毒液在市場上的價格遠遠超過了黃金的價格,所以有“軟黃金”之稱,所以這種蛇的經濟價值非常高並且方便養殖,目前我國很多養殖戶靠養殖這種草上飛蛇都發家致富了。

這種蛇雖然有毒,但是毒性並沒有那麼大,在短時間內不至於致命,如果在野外的時候不慎被這種蛇咬到也不用太過於驚慌,先進行簡單的消毒處理然後及時去醫院注射抗毒血清就可以了。


農業經濟第一線


記得小時候特別喜歡去抓農村一些小動物來玩,牆上洞裡的一種蜂,田埂上的四腳蛇,田裡的老鼠,稻田裡的安雞等等,記得有一次,和幾個小夥伴相約去找安雞,還特意在稻田幾個口下了套,然後幾個人就開始穿梭在田裡,把安雞往下套的地方趕,突然,身邊發出了細碎的索索聲,以飛快的速度穿梭在稻穀穀穗上,等它跑遠定眼一看,艾瑪,原來是一條土灰色的小蛇,當時沒覺得害怕,心想這麼小,沒什麼威脅,回到家,問了家裡的老人,他們說這是草上飛,可惹不得,毒的很。

什麼是草上飛?

農民口中的草上飛,其學名叫長江短尾蝮,屬蝮蛇的一種,想想同為蝮蛇的五步蛇的毒性,這個草上飛,真是嚇人一身冷汗,當時真是好運氣,被它來一口,估計這輩子都能記住它的“美”。

它之所以被稱為草上飛,就是因為非常的靈活,外加體型特別小,成年長江短尾蝮不過60-70CM長,這在蛇類中,屬於非常小型的了,可以用身輕如燕來形容草上飛。

它的毒性

草上飛作為小型劇毒毒蛇,其毒性和眼鏡蛇不分上下,有人專門做過類似實驗,草上飛的毒性還略微在眼鏡蛇之上。

它的毒性不僅大,而且由於身型小巧靈活,加上其顏色成土灰色(也叫土公蛇),偽裝性特別好,等你發現它時,往往都已經在腳下不遠的地方了。因為這些特點,加上草上飛全國各地的廣泛分佈,是目前毒蛇咬傷中較多的毒蛇種類。

說起毒蛇毒性,農村有句老話,叫沒有開口吃食的毒蛇毒性最大,這裡可不是剛孵化出來的小蛇,而是指冬眠後剛甦醒的毒蛇,經過一個冬天毒液的積累,排毒量最大,毒量多少當然決定了毒性。

草上飛的養殖前景

草上飛屬於卵胎生殖,半卵半胎,不像普通蛇,產卵在蛇窩自行孵化,它的卵在母蛇體內孵化後才生出來,一出來就可以獨立存活,所以從養殖的角度來說,卵胎生殖成活率高。

草上飛吃食廣泛,魚、鼠、蝦、小雞小鴨等等,所以食物來源也很利於養殖,綜合這兩點來看,其飼養的技術和飼養的成本相對較低。

可依然不能輕易入行,儘管草上飛的毒液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幾乎沒有人收購,銷售渠道是一個大問題,其價格算一般,目前市場上一斤草上飛估計售價幾十塊(各地有所不同),加上其毒性大,入行養殖還是要慎重。

總結:草上飛毒性大,但幾乎不會輕易去攻擊人,當你無意闖進它的領地,它並沒有逃跑而是成S型收縮成一坨時,儘量快速退走,這是它準備發起攻擊的前兆,切勿覺得它小而忽略它,以免追悔莫及。


農人解說


蛇是一種冷血動物,分為有毒蛇和無毒蛇,在農村還是比較常見的,不管是有毒還是無毒,蛇都是讓人後背涼涼的生物。

天氣一暖和,這貨就開始出來曬太陽了,盤在那裡一堆,有時沒注意走進一看,嚇的冷汗都出來了。前幾天小唐去茭白地裡割茭白,路過地邊的小溝,因為沒注意腳下,突然嗖的一聲,什麼東西飛過,我定晴一看,是蛇,當時嚇的腳都軟了。回去問他們說那種一下子跑了的蛇是叫什麼,我之前都沒怎麼碰到過,老公說這在他們當地叫土公蛇,是毒性非常強的蛇。


土公蛇是什麼蛇,它有毒嗎?

這種土公蛇又稱為草上飛,經常出沒在田野小溝和草叢中,見到人也是不動。土公蛇是小型毒蛇,它的毒性可以媲美眼鏡蛇,顏色和土差不多,身材短小,行動能力迅速,據說在莊稼上面可以飛跑。

以前是很難見到它的,因為環境變化和人為的抓捕,現在別說它們,就連以前常見的“狗婆蛇”(有四個腳的)都不怎麼看到了就更加不容易見到它們了,我那天有幸能見到還沒被它傷到也算是走運了。


不小心被土公蛇咬到會不會危及生命?

被蛇咬一口,不管是有毒沒毒都讓人夠嗆,要是運氣不好被毒蛇咬到,那就麻煩了,處理不及時很有可能會危及生命。土公蛇雖然是小型毒蛇,但它的毒性還是挺強的,雖然不致命,但還是要及時處理傷口,去醫院注射血清。

小唐村裡有個抓蛇特別厲害的人,用村裡人的話說,在毒的蛇見到他都只有乖乖被抓的份,村裡人口中的他是神一般的存在。以前他只要沒事就會出山裡水溝旁轉悠,每次出去也都不會空手而歸。

現在他早已經不抓了,之前的一次經歷差點要了他的命。有一次晚上特別悶熱,他想今晚肯定會有收穫,在田溝裡看到了一條銀環蛇,抓的時候不小心被它傷了,那次差不多要了他的命,要不是及時被人發現,送去醫院,恐怕這個時候骨頭都能打鼓了。

在野外如果不小心遇到了蛇,一定要保持冷靜,只要你不去動它,它也不會傷害你,路過草叢的時候,最好拿根棍子趕,正所謂打草驚蛇。


總結:蛇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非常高,它的一身都是寶,現在也有很多人工養殖這些毒性較強的蛇,像這種土公蛇更是蛇中之寶,蛇膽蛇皮都是上等的中藥材。


小唐話三農


農村老人說有一種蛇會在莊稼上面飛跑,這是什麼蛇,有毒嗎?說實在的,農村莊稼地裡經常有老鼠、青蛙等動物出沒,而蛇是以那些動物為食的,有時候在莊稼地裡遇到蛇也不奇怪,至於說會在莊稼上面飛跑的蛇,問了我爸媽,他們說應該是那種老愛吃青蛙的蛇,去田地幹活最常見了;哈哈,土話叫法鄉居小菜也不知道怎麼音譯,其實那種蛇是蝮蛇,也叫土公蛇,是有毒的,而且毒性也不小呢。

說起土公蛇,鄉居小菜也是見過的,以前經常要幫家裡人幹活,記得有一次是跟媽媽去種黃豆,而我們那邊是山區農村,家裡地少,種黃豆是套種在玉米地裡的,一般是五月多的時候玉米地裡除草了之後就種,到時候6月底7月份摘玉米砍玉米杆了也不怕影響黃豆生長;那時候是上午十一點多這樣,太陽非常的曬,我們也要回家休息了,走過別人家那塊玉米地邊的田埂時聽到草叢那邊有青蛙叫的聲音。

聽到這樣的聲音,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青蛙正在被蛇吃,因為大中午的,青蛙才不叫呢,鄉居小菜就多次見過蛇吃青蛙;之後我跟媽媽小心翼翼的走過去看,媽媽在前面,我在後面。

媽媽看到了,說是土公蛇,青蛙被它吃進嘴裡了,就剩點小腳丫在嘴外面,這樣是沒法救那隻青蛙了,後面媽媽只是遠遠的撿地上的石塊扔過去嚇土公蛇,它沒把青蛙吐出來了,而是飛快的朝前面爬走了。

而土公蛇雖然是有毒的,不過以前在我們那邊的農村比較常見,人們卻不是特別害怕,以前去野外放牛,大家都是一起去的,有小孩有大人;我們就看到過捲成一團的土公蛇,跟泥土的顏色很接近,而那些膽大的大人們趁著它捲成團不動,就用樹枝跟石塊把它給幹掉了,而我們幾個小孩只敢躲得遠遠的看。


鄉居小菜


我覺得樓主說的應該是泥蛇,可以說,在農村泥蛇的數量是最多的,泥蛇又屬於水蛇的一種,無毒,以灰黃色居多,是一種無毒蛇。

泥蛇喜歡居住在特別溼潤的地方,比如稻田或者河邊,吃的食物比較雜,喜歡吃小魚、小蝦、泥鰍、青蛙、老鼠等。

我小時候在田野裡經常碰到泥蛇,因為不知道泥蛇是否有毒,因此看到泥蛇的時候還是挺嚇人的,小時候特別喜歡釣青蛙,在田野裡經常釣到泥蛇,我記得有一次釣青蛙,以為釣到了大泥蛙,一下用力過大,差點把泥蛇拋到身邊裝青蛙的口袋裡,嚇得我扔掉竹竿就跑。

河邊的一些洞穴裡除了一些小水蛇,最多的就是泥蛇了,像我們家鄉,每到冬天河流就會乾涸,小時候跟同村的幾個小夥伴去河裡抓螃蟹,螃蟹抓不到突然就對泥蛇感興趣,因為冬天的時候,蛇一般在冬眠,而且冬天的泥蛇特別肥大,只要看到洞穴光禿禿的就判定是泥蛇居住的地方,然後用鋤頭幾下就把泥蛇洞給挖開了,因為河裡沒有草,再加上天氣寒冷,泥蛇行動緩慢,幾下就被手中的鋤頭打死,然後用來打牙祭。

當然除了稻田和河邊泥蛇較多,在一些紅薯地、花生地、菜地偶爾也會碰到,因此在農村莊稼裡看到的基本都是泥蛇,一般蛇在草地上可以飛跑,在莊稼上飛跑就有點誇張了,畢竟泥蛇比較重,莊稼無法承受泥蛇的重量,自然無法在莊稼上飛。


老梁話三農


蛇是一種品種相當繁多的爬行動物,和北方的蛇有所不同的是,南方的很多種的蛇,都是含有劇毒的,雖然現在野外的環境改變,蛇的生存環境大為的壓縮,但隨著一些特種養殖的增多,一些逃逸到野外的動物也是越來越多,像蛇類養殖,亦是如此,我們這昨天還報道了一則新聞,一條碩大的眼鏡蛇跑到了一戶人家的地窖,對於這種危險性極高的毒蛇,為了安全起見打電話讓消防日人員前來幫忙,我們這是很少有這種劇毒的蛇類的,後來才瞭解到,這是附近一個蛇類養殖場逃逸的蛇。



在農村裡面勞作是村民經常做的工作,對於看到能夠在莊稼上面飛的蛇,還真的不是新鮮事,對於這種被叫做草上飛的蛇,在很多地區都有出沒,有的老人描述這種蛇是很細小,看似不大,但極其的靈活,能夠蜿蜒曲折的在稻穀上如飛一樣的遊弋著,蛇隨著莊稼被風吹動的起伏,一溜煙的急速前行,也有誇張的描述說這蛇有很強的本領,飛到莊稼之上後,莊稼或者野草就會自動的給蛇騰出一條路,供其當做高速公路奔跑著,這種說法也是帶有極大的誇張性,能夠做到在莊稼或者草上游弋的蛇,確實是有,但並沒有描述的這麼神奇,這種被叫做草上飛的蛇又是什麼蛇呢?



村裡的老李春暖花開時節,又開始了每年的春耕工作,這一天老李拉上自己的老牛去農田開始勞作,天氣已然的轉熱,老牛也是不亢不卑的慢悠悠的拉著犁,老李在後面慢慢的跟著掌著舵,老牛走到農田的邊緣,看到地頭綠油油的野草,作為吃貨,即便是在勞動,也是禁不住美味的誘惑,老牛在農田邊緣調頭的時候,低頭伸長了舌頭去卷食哪些鮮嫩的野草,老李也是放任老牛去歇一歇,自己點了根菸,慢慢的看著老牛在吃草。


老牛嫌吃的不暢快,又上前走了兩步,老李卻發現老牛的蹄子好像踩到了一條灰色的繩子,這繩子極為迅速的飛到草叢之上,對著老牛的鼻子就咬了一口,老李這次知道遇到了蛇,趕緊拿著鞭子上前去揮舞,這蛇咬了老牛一口之後,就在草上蜿蜒飛速的跑了,拿著速度是相當快的,老李趕緊去照看老牛,卻發現這麼短的時間,老牛的鼻子開始發腫,眼睛也開始出現了渾濁,老李想去給老牛把毒擠出來,還沒等上手,老牛已經戰戰兢兢地躺倒在了地上,老李趕緊呼喊附近的正在勞作的鄰居,大家聽到老李的呼喊趕緊聚攏過來,其中有個見識多的老張,老張一看老牛的狀況,然後聽了老李的描述,老張說沒辦法了,這蛇是草上飛,毒性相當的大,別看這個頭不大,毒性是相當大的,大家七手八腳的把老牛弄了回來後,老牛也掛掉了。

這種被叫做草上飛的毒蛇,也被叫做土公蛇,也被叫做草上飛,是一種分佈極廣的劇毒蝮蛇,個頭不大,毒性甚烈,有一個毒蛇顯著的三角鐵頭,顏色也是一種和土壤非常相似的土黃色,這種毒性很大的蛇,現在也被廣泛的進行人工養殖,取其毒液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土公蛇別看個頭小,但極為的迅速敏捷,對於這種毒蛇,見到之後還是小心為妙,毒性是甚烈的,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在膠東農村,這種在莊稼和草尖上飛跑,速度快如閃電的蛇,俗名“鞭稍蛇”,又名“草上飛”,蛇身較小,細長,故名鞭稍蛇,意思就是指形態如農民趕馬車牛車用的鞭子的鞭稍,細細的身子,卻速度快如鞭影一閃。

阿兮從小在農村,聽過很多關於“草上飛”鞭稍蛇的故事,村裡老爺爺講過幾個村裡和鄰村被鞭稍蛇追過農人的奇事,因為故事太過傳奇,而我又先天怕蛇,看到蛇膝蓋發軟,所以至今記憶蠻深刻的。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點,就是農村老人說鞭稍蛇腦部含有一種“蛇酶”,可讓人產生幻覺,幻覺一起,會感覺身邊都是攻擊自己的鞭稍蛇,前赴後繼向自己撲過來,打也打不完,直至累脫力至死。

他們舉的那個本村人物案例,主人公姓趙,按照輩分我該叫他老老爺爺,年輕時極帥,趕大車,耍得一手好鞭法,基本是指哪兒打哪兒,長鞭摘花也是來得的,為人有些張揚,按照現在的說法叫“耍帥”,經常炫炫鞭技。最猛的一件事就是信奉“見蛇不打三分罪”,打死的蛇不知道多少,而且還愛用鞭子打蛇。

後來這一天,是秋天穀子秀穗時節了,這位趕大車上山,路上尿急就停下對著路邊穀子地要“灑水”,這一有動靜,就見好像一條小蛇身影一閃,馬上吊起了他打蛇的心思,回身拿起趕馬車長鞭,一鞭子抽過去。

只見瞬間,一條不大的小蛇彈跳而起,立於穀穗之上,圓瞪一雙小眼睛與他對峙。這位一看這是要跟我叫板啊?又是一鞭子過去,鞭稍蛇一躲居然閃過了。於是一人一蛇在酷暑裡開始了對抗,一直追進了谷地裡。最後蛇終是不敵,被這人一鞭子將腦袋抽裂開,死去了。

這位擦擦汗剛要走,不得了了,只覺得谷地裡殺機四伏,竟有成百上千的鞭稍蛇前赴後繼向他攻擊而來!這一驚讓這位爺嚇得亡魂喪膽,只得打點起全部精神用鞭子還擊,只覺得殺了一批又來一批,瞬間就要命喪蛇陣的感覺。

還好,有村人經過,遠遠看這位在谷地裡揮鞭狀如瘋癲,嘴裡還不停呼喊,又嘟念著:“闊累死我了!累死我了!”村人試著喊他:“特二叔,大中午的你在谷地裡幹啥?”這位爺瞬間清醒,一屁股坐地下,汗如漿出,暈死過去。

後來被村人救了回村,歇了好幾天都沒恢復精神,從那天以後,這位爺再也沒打過一條蛇。村裡老人說,這是打出“蛇酶”來,出現了幻覺,若是一直遇不到人去喊醒,很可能就自己累死了。這故事我聽後,再沒敢一個人去谷地,見了穀子都繞著走。

其實這鞭稍蛇,農村見過的人也不多,因為速度太快了,尤其是在谷地或者草叢上,那可真是“草上飛”,有人說顏色灰白,背部一根線,腹部一邊一根線,但實圖真沒有,因為速度太快了。但有一點我敢肯定,這麼多被鞭稍蛇追過的事例,我沒聽說過一例被鞭稍蛇咬死的案例,有毒肯定是有的,否則農村老人也就不會留下許多對付鞭稍蛇追人的方法了。

遇到“草上飛”鞭稍蛇追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快速跑入無草的空地,並且呈“之”字型奔跑。草上飛,草上飛,草是鞭稍蛇最大的運動工具,在草上人這點速度根本無法與它相提並論。所以你必須果斷斬了它的“代步工具”,讓它無法借勢。到了空地,尤其是剛剛耕過的鬆軟土地上,就基本是人的主場了。

當然,遵守自然共存法則,遇到有草有莊稼可能藏蛇處,先打草驚蛇,讓它先離開比較好,或者遇到後也不要主動挑釁惹它攻擊,求個各自安好也不錯。


阿兮隨筆


其實蛇類,不管有毒沒毒,大部分都是有攀爬能力的,都是爬樹高手。之前看到有人說,被蛇追,爬到樹上就好了。這種做法,真的會害死人的。爬樹,人是爬不過蛇的,而且在樹上,人是無法做到像蛇那麼靈敏的。

農民們說在莊稼上面飛跑的蛇,是啥蛇呢?

我們可以用排除法,一般莊稼像小麥,玉米等都是無法承受很重的東西的。那麼像一些體型比較大的蛇,如眼鏡王蛇,烙鐵頭蛇等,可以排除。

一般來說,在莊稼上爬行,還動作靈敏,行動如飛,通常是體型比較小的蛇。


1:竹葉青。

竹葉青主要是吃蛙類,鳥類,蜥蜴等。全身青色,行動迅速,通常生活在樹林裡,山溪旁的雜草叢生處,田埂旁等。

竹葉青是很小的,成年的竹葉青都只有七八十釐米。竹葉青是爬樹高手。在田埂雜草邊的竹葉青,有時為了抓鳥類,也會爬到莊稼上去。

竹葉青是一種劇毒類的蛇。蛇毒是血液循環類的,混合有少量神經毒素類。所以在被竹葉青咬到時,要按血循環類,處理傷口。


2:土公蛇。

土公蛇,是一種體型比較小的蛇,有劇毒。它的毒性,比響尾蛇稍微小一點,是很容易置人於死命的毒蛇。

土公蛇的叫法有很多,土夫蛇,土巴蛇,地扁蛇,草上飛等。

土公蛇,一般生活在稻田耕作區附近的草叢裡,或者房屋附近。

因為土公蛇,喜歡吃老鼠,蛙類,小鳥,所以時常出沒於莊稼地附近。


農民們常說的會在莊稼上飛跑的蛇,可能就是這種土公蛇了。這和它的生活區域有關。

土公蛇,是混合毒素的毒蛇,被咬後,要及時用清水處理傷口,並及時救治。

當然了,在莊稼上飛跑的蛇,可能還有別的蛇,但是我覺得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土公蛇了。


村哥小凡


本題我來專業解答一下,由於提中出現莊稼一詞泛指農民作物許多種類,由於作物種類不同,可能出現多種解讀,但是後面有上面飛跑說明速度很快,就基本限定蛇基本習性。

先解能飛跑的蛇,大多數為遊蛇科,次等的是眼鏡蛇科,其餘蝰科是移走速度非常慢的,就算逃命式逃跑其速度也不能稱飛跑。

用排除法


竹葉青蛇圖

蝰科蛇類如尖吻蝮,蝮蛇,烙鐵頭,竹葉青,蝰蛇這幾種蛇,大部分時間不會於植物枝,葉表面行走移動,其中僅有竹葉青多能在植物枝葉表面纏繞行走,一是由於此類蛇多有毒牙,毒腺,捕食多用於毒素注入,行動上靠襲擊,其身體物質比重較重,不適應於枝葉浮枝上行動,也大多不會在植物表面停留,攀爬本領不強,可以排除蝰科蛇類絕大多數,僅可能為竹葉青蛇,但竹葉青蛇除下滑式墜落,基本上不能算飛跑。估且保留一下可能性,因大多數人都怕蛇心裡,將蛇看的比實際粗,和行動快。

如果說莊稼包括北方玉米,高梁等,這些硬杆密植的,能在莊稼上面的蛇類就比較多。

其中毒蛇中眼鏡蛇科,眼鏡蛇,眼鏡王蛇,金環蛇,銀環蛇都能停留或喜攀於植物之上,這科裡行動是較快的,蛇身長度也能快速從我們栽種植物種植密度中隨意穿行。


灰鼠蛇圖

無毒蛇中游蛇科常見虎斑遊蛇,赤鏈蛇,黃鏈蛇,翠青蛇,棕黑錦蛇,黑眉錦蛇,王錦蛇,百花錦蛇,玉斑錦蛇,紅點錦蛇,灰鼠蛇,滑鼠蛇,烏梢蛇,黃脊遊蛇,蟒蛇,中華水蛇,鉛色水蛇都可能爬上,或追擊食源而上,或天氣炎熱爬上乘涼,這些行動均很快,能稱得上飛跑,並且這些無毒蛇多是見人,除行動不便多是快速逃避。

翠青蛇圖

如果我們將莊稼排除玉米,高梁,甘蔗這些硬杆植物,將固定於水稻,油菜,芝麻,大豆這些南方夏季作物,那麼基本上象大型遊蛇科,眼鏡蛇科是基本上成熟蛇不可能浮停於這些作物表面,比重會壓沉落於下地。據本人多年觀察僅有(性成熟)灰鼠蛇和翠青蛇能在水稻,油菜,芝麻,大豆這些莊稼表面快速逃跑不落下,是由於這兩種蛇身子倩長,肉比重輕,行速快,如懸浮車一樣能在有限莊稼表面飛跑不落,這兩種蛇均無毒。


老艾葉


農村老人說有一種蛇會在莊稼上面飛跑,這是什麼蛇,有毒嗎?剛剛看了大家的回答,他們都一直認為是土公蛇,其實我不贊同,因為土公蛇是在地上的,基本不會上到莊稼上去。


個人認為,這種能夠在莊稼上飛跑的蛇,應該就是喜歡在樹上、草上生活,顏色和莊稼一模一樣的竹葉青蛇。只有該蛇才有本事在莊稼和樹上飛跑,其他的蛇雖然也能上樹,但是其在莊稼上及樹上的行動能力,都不及竹葉青蛇,因為這個是竹葉青蛇的天性決定的。

竹葉青蛇喜歡棲息於陰溼的環境,比如山溪雜草中、水稻田埂雜草、竹林、岩石、灌木或瓜棚中,海拔0~2000都有分部。常倒掛或糾在樹枝或雜草上,攻擊性強,有巨毒。主要以蛙、蝌蚪、鳥、蜥蜴及小型獸類為食。隱蔽性非常強,人若侵犯了其領地,便會遭到其攻擊。速度很快,加上其天然的保護色,是很容易著它的道而又不易發現它。雖被該蛇咬了不會危及生命,但是折騰你幾個月還是可以的。



總之,能夠形容其在草上飛的蛇,在我國除了竹葉青蛇的大小及生活習慣適合上草以外,我國其他的蛇應該都還沒有進化到這個程度,因為其他蛇基本不會這個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