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駕崩了,妃子是什麼感覺?

金木的生活日記


皇上駕崩,一朝天子一朝臣。

後宮也是,一個天子一撥后妃。

當朝皇上駕崩,對於當朝后妃來說,就是沒了奔頭,再高超的宮鬥手腕,沒了主子,也沒處施展,無的放矢。

有子嗣的,還能有所倚靠,沒有子嗣的就只能混吃等死。



當然,唯獨一個人——皇后或儲君生母,估計會長吁一口氣,一邊假意抹著淚,一邊得意的在心裡慶幸:哈哈,終於熬到頭了!

所有的宮鬥遊戲都game over了,不用當心皇帝會被哪個狐媚子勾引,一時心血來潮,廢太子,廢后了。

中國古代帝王是九五至尊,天之嫡長子,可是翻遍二十四史,誰都知道,上天真的沒有怎麼太眷顧帝王,這個是風險性最高的職業,被篡位,被謀殺,被俘獲,被架空成傀儡的比比皆是。



可皇后又何嘗不是,被廢,被殺,被猜忌的,榮光背後,一直都是風口浪尖。

歷史上第一位皇后呂雉,幾次差點被戚夫人替代。衛皇后曾經煊赫天下,也因被猜忌,造反不成自殺,還有趙飛燕、陰麗華、甄姬、蕭皇后、唐高宗的王皇后等等,舉不勝舉,

有人做過統計西漢一朝被殺或被廢的皇后就有9人,東漢共有11個。

兩漢還是中國封建王朝發展穩定而強盛的王朝,尚且如此,更不必談,刀殂魚肉的亂世。



至於其他嬪妃們,在皇上駕崩後會是什麼感覺,就要看皇上死後,對於嬪妃個人生活,是怎樣的一種塵埃落定,是幸福自由的新開始,還是生命的枯槁,甚至盡頭。

比如漢朝還是比較寬厚仁慈,老皇帝駕崩,有子嗣的妃嬪可以隨兒子去封國,享受封國一隅天空下的獨尊和自由。對於嬪妃來說,皇帝駕崩傷心之餘,意味著解脫,獲得自由。

要碰上明朝,尤其是前期,那就悲催了,皇帝駕崩,很大可能性被強迫殉葬,然後為母家換取一點榮光——朝天女戶。

要是碰上秦始皇駕崩,那些沒有生育子女的嬪妃,那就更悲催,直接趕到地宮裡被活活困死。



因此,作為帝王嬪妃,就像紅樓夢裡的賈元春,看是光耀母家,可風光的背後,是一生的不幸。

大好的年華困頓在皇宮巴掌大的地方,得寵得勢還好,一旦失寵失勢,那就只能任人踩踏,憋屈湊活一輩子,真是早死早超生!晚死多受罪!


開涮歷史


皇帝駕崩了對於妃子來說,絕不是什麼好事。因為歷史上有的皇帝很變態,他們在死的時候,要施行人殉。

這時候曾經服侍過他的妃子們可就要倒黴了,這些妃子們,很可能是要跟著他一起歸西的。至少朱元璋死後,就用了大量的“人殉”。

但是,大部分皇帝還是正常的,他們不會輕易拿人的性命當兒戲。

雖然這些妃子們能夠活下來,但是,他們的下場並不怎麼樣。

我們說幾個歷史上的事實吧。

唐太宗李世民,在自己的死後,他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至少有上百人,那些為他生兒育女的還好,都去地方和兒女團圓了。

但是,沒有生兒育女的就慘了.

他們並不是被遣散回家,而是直接給送到了廟裡當尼姑去了。

這些人中最典型的就是武則天,她在唐太宗死後,被送到了感業寺。

只不過後來唐太宗的兒子李治,因為和她有私情,又把她給接回了皇宮。才有了她後來稱帝的機會。

若是唐高宗李治,沒有愛上過她。那武則天的命運,只能是在廟裡孤老終生了。

武則天是幸運的,但是,唐太宗的其它的妃子們,可就沒有武則天這麼幸運了,他們多數人是,無兒無女悽慘而終的。

還有漢朝的時候,劉邦死後,他最寵愛的妃子,戚夫人就很慘。

呂后當政之後,把戚夫人給折磨而死,手、腳、眼、耳、鼻能割掉的全部給割掉了。然後又給丟到了廁所。

真的是慘不忍睹呀,但是,同樣是劉邦妃子的薄姬,命就不錯,她是被呂后遣送到兒子那裡,他的兒子在後來還當了皇帝,這個皇帝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漢文帝劉恆。

還有漢武帝死後,他生前最寵愛的妃子鉤弋夫人,也是年紀輕輕就給處死了。只不過鉤弋夫人,不是被人害死的,而是漢武帝把她給處死的。

因為鉤弋夫人的兒子劉弗陵當上了太子,是未來皇位的接班人。

所以說漢武帝必須要處死她。

歷史上已經有無數經驗告訴漢武帝,子少母壯對一個國家來說是最危險的,無論是秦王嬴政小的時候,他母親趙姬的當政,還是劉邦死後,呂后當政都一樣。對自家的江山是隻有壞處,沒有好處的。

因為他們當政,所以,肯定是會對自家的人造成不小的損害的。呂后的時候,可是差一點就把劉邦的皇子皇孫全部給整死。

漢武帝怎麼可能讓這種事情重蹈覆轍呢。

當然像這樣活生生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一個皇帝的死去,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所以跟隨這個皇帝的無論是女人,還是大臣,該涼的也都要涼涼了。


史學達人


這個得看時代以及看角色。在宋朝以前,妃子們還是比較自由的,她們巴不得皇帝趕緊超生投胎,因為這意味著她們解放了,可以像一個正常人一樣享受性生活或者天倫之樂。

在程朱理學誕生以前,古人對婦女所謂的貞操並沒有看得那麼緊,寡婦再嫁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情婦情夫亂搞的事也是應有盡有。在皇帝活著的時候,由於擔心生出來的孩子不是皇帝的會被亂棒打死,妃子們是不敢私通他人的。但是皇帝死後就沒有這個限制了,有兒子的她們可以自願選擇去跟兒子住一起(皇子都有賞賜宅子),姘個頭養個男寵也沒人管;沒有皇子的人可以獨寡到老也可以選擇再嫁他人,包括給新皇帝當妃子(武則天就是),總之不用再取號排隊等待施捨甘霖了。

但是宋朝以及明清以後(元朝除外),由於開始強調貞操觀念並有了所謂戴綠帽的說法,這時候妃子們就難過得多了。沒人敢給先皇戴綠帽,也就沒人敢再碰她們,也就是說她們再也無法正常的性生活了,只能藉助於各種道具。從皇室待遇上來說,對於有皇子的妃子們來說可能影響比較小,她們同樣可以選擇搬出宮跟皇子住一起(同樣不能找男寵,否則被發現皇子會被恥笑);而沒有皇子的妃子就慘了,她們不僅不能再嫁,還會被限制跟其他男人來往,否則就是對先皇不敬,往往會由新皇帝修一座庵,把她們全部送進庵裡當尼姑。所以呢,這時候的妃子們肯定是不希望皇帝駕崩的。


優己


皇帝駕鶴西遊,妃子們有的哭,有的笑,有的忐忑有的鬧啊。因為每個妃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情況,日後怎麼辦?妃子們的心苦著呢。

有的傷心而哭,有的擔憂而哭,有的無望而哭。

劉邦死了,戚夫人哭得眼睛都腫了。不哭不行啊,被劉邦寵了那麼多年,給劉邦生下了一個很像劉邦的兒子——趙王如意,本來要當上太子了,硬是讓呂后給擋死了路。劉邦一死,他們母子的苦日子要來了,咋能不傷心地哭呢?

李世民死了,徐惠妃傷心欲絕。想起從前受到的恩寵,她哭成了淚人兒,幾乎要昏死過去。此後,她像換了一個人,茶飯不思,果然不久後死亡。

還有朱元璋死前要求,凡沒生過子嗣的妃子一律殉葬,朱大皇帝一死,後宮妃子的哭聲慘烈不已。

皇帝駕崩了,也有的妃子心裡偷著樂。李淵後期過上了太上皇的日子,幾乎就是個擺設。他的妃子們更是苦不堪言,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李淵一死,沒生過娃的妃子們苦日子到頭,因為李世民放她們回家了。久違的笑容自然就出來了。

還有一種妃子,那就是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心裡七上八下的。比如李世民死後的武則天。眼看著和李治燃起了愛火,卻又不得不去感業寺。她牽掛著李治,李治會不會惦記著她?她心裡實在沒底,跟毛爪子撓一樣。果然,她與李治重逢時淚如雨下。

妃子們是一個把命運挷在皇帝褲帶上的群體,哭笑俯仰全因為自己把握不了命運。



文蹤旅跡


皇帝駕崩了,妃子們肯定是哭作一團,但是內心的小九九肯定不一樣,這就要看下一任皇帝對她們的安排了。

這個題目比較寬泛,沒有指明朝代,各個朝代對皇帝死後的妃嬪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面對不同的未來,妃子們的心境也會不同。有人說最得意的就是下一任君主的生母了,穩妥妥的太后,終於可以從心驚膽戰的後宮生活之中解脫出來了。不管皇帝死了之後她難不難過,但是將來是有的她高興的。其實在中國的某些朝代之中曾有過“立子殺母”的制度,就是為了避免外戚干政。西漢漢武帝有一例,北魏拓跋氏一直將這種制度沿襲著。

春風得意的太后身後也會有一群跟著過好日子的太妃,她們平日裡與太后交好,或者在太后的爭權鬥爭之中幫過一把手,太后得了勢,自然不會忘了她們。雖然沒有了丈夫的庇佑,但是生命無憂,可以安度晚年了。

與之相反的就是和太后有著直接衝突的妃嬪,或者曾經參與過皇儲爭鬥的皇子的生母,這些妃子後果一般好不到哪裡去,皇帝一死,她們一定非常絕望,沒有了皇帝在,當年的敵人一定會肆無忌憚地報復她們。比如當年的呂雉對戚夫人,是何等的殘忍,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看不下去。

還有一批倒黴的妃嬪就是選來為皇帝殉葬的妃嬪了,基本上這些妃嬪都比較年輕,在後宮沒有權勢,也沒有給皇帝生下一兒半女的。新上位的皇帝不會顧念舊情,只會遵循祖制讓她們去殉葬。當年秦二世登基的時候,曾經下令所有沒有皇子的妃嬪都要殉葬,所以秦始皇陵附近發現了一百多座妃子的陵墓,可見當年的殉葬場景是多麼血腥殘酷。對於這些妃子來說,真是日日夜夜都要祈禱皇帝好好活著,拼了命也要生個孩子,如果皇帝有一天突然駕崩,直接就宣佈了死期,心中一定十分絕望。

心態最為平和的大概就是元朝的妃子了,蒙古族新王不僅僅能繼承父親的位置,還能將年輕貌美的後媽也收了過來。還有一些妃子可以在皇帝駕崩之後選擇出家,比如武則天在被李治接回皇宮之前就一直住在尼姑庵裡面,這些妃子基本上沒有怎麼被皇帝寵愛過,對皇帝感情也不是很深。但是她們普遍年輕輕輕,突然從皇宮進了尼姑庵,心裡肯定非常不平衡。與其說她們為皇帝的死傷心,不如說是自己為自己的青春難過了。

不過到了清朝對於太妃的待遇還是不錯的,清朝康熙帝徹底終止了殉葬制度,太妃們在皇帝死後讓出自己的宮殿,然後住進紫禁城中專門給她們安排的養老院,也就是慈寧宮為首的一系列的建築,比如壽康宮、壽安宮,聽這些名字就知道是給老太妃們養老用的了。這些太妃們做什麼都跟著太后走,只要不得罪太后,安度晚年還是可以的。這些太妃們在皇帝死後會傷心一陣子,然後投入到新生活之中。從一個宮殿搬到另一個宮殿,不過也是籠子中的金絲雀罷了。最終她們也是心靜如水,最多的時候大概就是焚香禮佛了吧。


木劍溫不勝


這要看是什麼時代的妃子們,如果是秦始皇的妃子,又沒有為始皇帝留下一兒半女,那始皇帝一死,很大幾率是會被殺。


所謂殉葬,不是妃子宮女們對先皇有多麼濃烈的感情,像秦始皇統一六國,每征服一個國家都要把這個國家最美的女人納入後宮,很多女人很可能這輩子都沒見過始皇帝一面,何來感情。


但是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即位,她們要騰地方,會有更年輕的女人住進宮裡來,但是秦二世覺得他爹的女人,放出宮去讓那些凡夫俗子娶回家,肆意褻玩好像也不太好,那就給給她們指條明路吧,殉了先王。


其實在古代很多妃子的命運大多如此,亂世如飄萍,和平年代,有的反而能有一碗平安茶飯吃。


如曹操這樣臨死前絮絮叨叨安排自己女人身後事,讓她們織織布乾點活,養活自己。


英雄一世的曹操臨死前不說什麼豪言壯語,沒有留下什麼名言警句,都是說些分香賣履的話,安排后妃侍女們的住處,後世人都覺得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曹丞相,臨死前未免有點不太像英雄。


但是這卻是曹操真性情的,我該做的都做了,功業說不說都在那裡,反而是這些陪著自己的女人們,要永訣了有點不捨,要為她們的未來多想想。


雖然曹操喜歡人妻,有時候也奪人所愛,但是曹操對於自己的女人還是不錯的,比方說他搶了呂布手下大將秦宜祿的夫人杜氏,杜氏帶著自己的兒子秦朗嫁給了曹操。


曹操對秦朗很好,視如己出,有一次和文武大臣喝酒,喝多了曹操還向別人炫耀說:


“世有人愛假子如孤者乎?”


另一位帶拖油瓶的是尹夫人,他兒子是著名的小鮮肉何宴,有傅粉何郎的稱號。


何宴和秦朗不同,秦朗比較謹慎,何宴則活的很張狂,有魏晉風度。


因為曹操對他們和對曹丕等人一視同仁,但是在這些親兒子心中則不一定這麼想,曹丕看何宴成天和自己吃穿一樣,連開的車都一樣,最主要的是他長得比自己還帥,所以從心裡對他厭惡,見面不喊他名字,直呼:


假子。


和曹操一樣對自己妃子不錯的皇帝也有不少,但是他們死後,他們的繼承者未必會善待他們曾經寵愛的妃子。


比方說劉邦對戚夫人很好,甚至一度還想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皇位繼承人,但是劉邦一死戚夫人的下場就不太妙了。


對戚夫人恨瘋了的變態女人呂雉立即命人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丟入廁所。


另外一位對家人愛護有加的是努爾哈赤,但是他死後,皇太極為了怕有兩個兒子的大妃阿巴亥做大,逼著阿巴亥給自己的老爹殉葬。


年僅37歲的阿巴亥不願死啊,皇太極讓人用弓弦把她給勒死了。


這些其實都是為了政治的利益犧牲的女人。



其實最爽的一種后妃就是老皇帝死了,自己的兒子當上皇帝,她們升級成了皇太后。


這算是后妃的人生巔峰了。


所以兒子被封為太子的女人大約做夢都在期盼升官發財死老公,畢竟老公活著會有很多變數,但是老公一死自己妥妥的就是後宮之主了。


沒有野心的女人吃吃喝喝,快樂的過完餘生,有點野心的女人會再進一步,玩個垂簾聽政啥的,過一把女皇的癮。


他們對於老公的死,心情大約只有倆字可以形容:


開心~~



=================




薛白袍


皇帝駕崩,不同的妃子們會有不同的想法,有的感到大喜有的感到大悲,也有的人對此沒有太大的感覺。下面咱們來看看,不同的妃子會怎樣想此事。其實大多數的妃子們,即使對皇帝有很深的感情,但是當皇帝去世後,也根本來不及想此事,她們更多的心思在想自己以後要怎麼生活,要知道後宮爾虞我詐是經常的事情,一不留神你就活不成了。

最高興的人是太子的母親。我們都知道皇帝去世後,太子一定會上位,俗話說母憑子貴,一旦自己的兒子成為皇帝,自己也就成為太后,手中握有重權,自然沒有誰敢欺負,而最難管的後宮,也是太后一手操縱。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女性爭著搶著想讓自己兒子當太子的原因,不僅僅是為孩子考慮,也為自己考慮。

有子嗣的妃子們比較高興。當年她們生下孩子的時候,皇帝就已經給了這些孩子們封地,一旦皇帝去世後,他們可以選擇回到自己的封地上,而他們的母親也可以隨著兒子去到那裡。從此再也不用擔心在後宮中敗下陣來,最後被處死。因此這些妃子們也是比較開心的。

需要陪葬的妃子們內心畏懼。我們知道在古代有這樣一種制度,那就是皇帝比較尊貴,他們去世後會需要一些妃子們陪葬,這對於那些妃子們是十分不公平的,本來自己活得挺好,但是卻要被埋了。只是封建時代的皇帝說的話就是權威,沒有人有權利反駁。幸運的是朱元璋統治時期,人殉制度被廢除。

沒為皇帝生下孩子的那些妃子們對此事無感。有一些妃子說起來比較悲哀,被皇帝娶進宮,但是多年也沒有被寵幸過,這些人等皇帝去世後,她們會得到一大筆錢開始過自己的生活。而有一些人雖被皇帝寵幸過,卻沒有生下孩子,這些人大多數當了尼姑,畢竟皇帝用過的人,不願讓她們嫁給普通男性。

原來古代的皇帝去世牽扯著這麼多女性的利益。


孔夫子說歷史


皇帝死後妃子們無論如何至少在表面上是要放聲痛哭,至於這哭聲背後她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可就五花八門千差萬別了,因為她們各自和皇帝的感情以及等待她們的命運是完全不同的。

作為太子的母親這時應該是正暗自偷笑——自古以來太子和太子之母就是所有後宮妃嬪、皇子羨慕嫉妒恨的對象,而在每一位皇子的背後又各自有負責伺候的太監、宮女、侍衛、老師,於是在每個皇子周圍都形成了各自的利益圈子。這些人巴不得有朝一日太子出點錯,然後被皇帝廢掉,而自家主子恰好就是新一任太子,所以太子和太子之母儘管在人前風光無限,其實卻是始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隨著皇帝的駕崩意味著爭寵奪嫡的遊戲game over了,太子即將成為新的皇帝,作為太子之母也即將榮升太后,從此再也不必提心吊膽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陰謀詭計,她能不偷著樂嗎?不過有一個朝代可能例外——這個朝代就是北魏,這是因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立下了立子殺母的祖制,也就是說如果某位皇子被確立為太子,那麼他的母親就會被殺掉,以免造成外戚干政的現象。後宮本來就是女人之間兇險萬分的戰場,而北魏的妃子可能是最糾結的——如果放手去爭寵,那麼當自己成為太子之母之日就是自己的死期;如果不爭寵,保不齊哪天自己成為別人爭寵奪權的犧牲品。

那些平日裡素來和太子之母交好的妃子這時的心態應該是相對較為平和的——儘管後宮是一個兇險的戰場,但身處其中的后妃中也不乏就想著明哲保身而沒什麼權力慾的。由於太子和太子之母始終處於政治漩渦之中,所以太子之母也需要在自己身邊有一群關係比較好的“閨蜜”,一則是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子培植勢力,二則也可以在長期高度緊張的政治鬥爭的間歇有幾個能放心說話的人,那些沒權利慾的妃子恰好適合扮演這樣的角色。對這些妃子而言:她們本就沒爭權奪利之心,她們更多是把皇帝當成自己的丈夫侍奉而不是當成一國之君。皇帝死後她們也許會傷心一段時間,待心情平復後再投入新的生活。由於昔日裡和太子之母相處不錯,如今已升級的太后和新帝也不會為難她們。

那些直接參與到爭寵奪嫡之中並因此和太子之母矛盾尖銳的妃子這時的心態是忐忑不安的——本指望著獨佔皇帝的恩寵並把自己的兒子扶上帝位,現在皇帝一死就再沒指望了。不僅沒了指望,還必須提心吊膽地面對來自新帝和太后的報復。漢代戚夫人的下場將成為她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惡夢:戚夫人作為漢高祖劉邦的寵妃在劉邦死後遭到呂后的瘋狂報復——先是被囚禁在永巷舂米,後來她所生的劉如意又被呂后毒殺,她自己被砍掉雙手雙腳、挖掉眼珠、毒啞燻聾後扔進廁所。退一步講即使新帝和太后不打算用如此殘忍的手段除掉她們,可至少藉機報復一下是免不了的。

那些新入宮的年輕貌美的有爭寵之心,但還沒來得及被皇帝寵幸的妃子這時可能會欲哭無淚——本指望著憑藉自己的高顏值和好手腕寵冠後宮,這下皇帝一死不僅沒了爭寵的可能,自己的後半生都只能在孤寂的深宮之中了此殘生,日日夜夜與青燈古佛為伴,想必這絕不是一件令人快慰之事。

以上情況是一般朝代妃子們在皇帝駕崩後各自的心態,如果是在有殉葬制度的朝代,那麼妃子們首先關心的就是自己是否會被列入殉葬名單。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歷經永樂、洪熙、宣德各帝分別有後妃38人、16人、5人、10人殉葬。當年秦二世登基後也曾下令所有沒有皇子的妃嬪都要殉葬,以致於秦始皇陵附近發現了一百多座妃子的陵墓。對生活在有殉葬制度的朝代的妃子恐怕日日夜夜都要祈禱皇帝長命百歲,至少活得比自己長,以免自己被活活殉葬。所以當她們得知皇帝駕崩時恐怕會有頓時天塌地陷之感。


黑炭頭鴨


皇上駕崩的時候,太子一定是最高興的,因為太子可以如願登上皇位了。但是同為皇帝家人的妃子卻感受各不相同。

如果妃子是太子的母親的話,那麼沒有意外情況的話,她就會成為太后,當然這也是一般情況。也有例外,比如漢武帝的妃子鉤弋夫人,其子被確立為太子後,她就被勒令自盡了。而慈禧太后在當時皇太后之前,差點也被咸豐帝勒令自盡。所以,假使自己的兒子被確立為太子的話,妃子在皇帝臨終的時候也不一定是欣喜樂狂的。

大多數妃子的感覺應該是非常落寞的,因為一旦先皇去世,這些留下的妃子大多數會被打入冷宮,孤獨終老。那種滋味絕不是一般人可以體會的。有些妃子在皇帝去世的時候還非常年輕,比如同治皇帝的敬懿皇貴太妃,18歲就守了寡,一直到77歲去世,將近60年都是獨自一人,其中滋味只有她自己知道。

還有一類妃子在皇帝去世的時候是要面臨絕望的心情的,因為她們要殉葬,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妃子有相當一部分都殉葬了。這些妃子被稱為朝天女。

皇室駕崩了,妃子之中有哭有樂,反應必是不一。


青年史學家


皇帝死後妃子們無論如何至少在表面上是要放聲痛哭,至於這哭聲背後她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可就五花八門千差萬別了,因為她們各自和皇帝的感情以及等待她們的命運是完全不同的。

作為太子的母親這時應該是正暗自偷笑——自古以來太子和太子之母就是所有後宮妃嬪、皇子羨慕嫉妒恨的對象,而在每一位皇子的背後又各自有負責伺候的太監、宮女、侍衛、老師,於是在每個皇子周圍都形成了各自的利益圈子。這些人巴不得有朝一日太子出點錯,然後被皇帝廢掉,而自家主子恰好就是新一任太子,所以太子和太子之母儘管在人前風光無限,其實卻是始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隨著皇帝的駕崩意味著爭寵奪嫡的遊戲game over了,太子即將成為新的皇帝,作為太子之母也即將榮升太后,從此再也不必提心吊膽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陰謀詭計,她能不偷著樂嗎?不過有一個朝代可能例外——這個朝代就是北魏,這是因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立下了立子殺母的祖制,也就是說如果某位皇子被確立為太子,那麼他的母親就會被殺掉,以免造成外戚干政的現象。後宮本來就是女人之間兇險萬分的戰場,而北魏的妃子可能是最糾結的——如果放手去爭寵,那麼當自己成為太子之母之日就是自己的死期;如果不爭寵,保不齊哪天自己成為別人爭寵奪權的犧牲品。

那些平日裡素來和太子之母交好的妃子這時的心態應該是相對較為平和的——儘管後宮是一個兇險的戰場,但身處其中的后妃中也不乏就想著明哲保身而沒什麼權力慾的。由於太子和太子之母始終處於政治漩渦之中,所以太子之母也需要在自己身邊有一群關係比較好的“閨蜜”,一則是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子培植勢力,二則也可以在長期高度緊張的政治鬥爭的間歇有幾個能放心說話的人,那些沒權利慾的妃子恰好適合扮演這樣的角色。對這些妃子而言:她們本就沒爭權奪利之心,她們更多是把皇帝當成自己的丈夫侍奉而不是當成一國之君。皇帝死後她們也許會傷心一段時間,待心情平復後再投入新的生活。由於昔日裡和太子之母相處不錯,如今已升級的太后和新帝也不會為難她們。

那些直接參與到爭寵奪嫡之中並因此和太子之母矛盾尖銳的妃子這時的心態是忐忑不安的——本指望著獨佔皇帝的恩寵並把自己的兒子扶上帝位,現在皇帝一死就再沒指望了。不僅沒了指望,還必須提心吊膽地面對來自新帝和太后的報復。漢代戚夫人的下場將成為她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惡夢:戚夫人作為漢高祖劉邦的寵妃在劉邦死後遭到呂后的瘋狂報復——先是被囚禁在永巷舂米,後來她所生的劉如意又被呂后毒殺,她自己被砍掉雙手雙腳、挖掉眼珠、毒啞燻聾後扔進廁所。退一步講即使新帝和太后不打算用如此殘忍的手段除掉她們,可至少藉機報復一下是免不了的。

那些新入宮的年輕貌美的有爭寵之心,但還沒來得及被皇帝寵幸的妃子這時可能會欲哭無淚——本指望著憑藉自己的高顏值和好手腕寵冠後宮,這下皇帝一死不僅沒了爭寵的可能,自己的後半生都只能在孤寂的深宮之中了此殘生,日日夜夜與青燈古佛為伴,想必這絕不是一件令人快慰之事。

以上情況是一般朝代妃子們在皇帝駕崩後各自的心態,如果是在有殉葬制度的朝代,那麼妃子們首先關心的就是自己是否會被列入殉葬名單。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歷經永樂、洪熙、宣德各帝分別有後妃38人、16人、5人、10人殉葬。當年秦二世登基後也曾下令所有沒有皇子的妃嬪都要殉葬,以致於秦始皇陵附近發現了一百多座妃子的陵墓。對生活在有殉葬制度的朝代的妃子恐怕日日夜夜都要祈禱皇帝長命百歲,至少活得比自己長,以免自己被活活殉葬。所以當她們得知皇帝駕崩時恐怕會有頓時天塌地陷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