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製茶遇“斷層”危機 傳承之路如何走?

千里大別山,好茶在六安。剛剛過去的4月,我市茶界“盛事”連連:4月26日,成功舉辦第五屆六安茶谷開茶節活動;4月27日,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在六安舉辦了全國茶葉綠色生產模式及配套技術培訓班;4月29日,又迎來了一件“盛事”,由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總工會聯合舉辦的2019年茶葉手工炒制職業技能大賽在裕安區獨山鎮舉行。此次比賽為市級首次舉辦的綠茶製作項目職業技能競賽。

在大賽開幕式上,市人社局副局長楊震說:茶產業是六安的特色產業之一,在產業發展的背後也存在隱憂,核心的問題就是人才!茶樹培育、茶園管理與綠色防控、綠茶製作、茶文化推廣及茶葉營銷等環節均存在人才缺乏問題。他表示,舉辦此次大賽目的就是傳承六安源遠流長的手工製茶技藝,提升茶葉製作加工水平,促進我市茶產業發展和製茶技能人才成長,助力六安茶谷建設,助推脫貧攻堅和農民增收。

46名製茶能手賽場“決高下”,展現“匠人精神”

本次大賽共有來自霍山縣、金寨縣、舒城縣、裕安區、金安區等5個茶葉主產縣區的46名選手參加,比賽要求選手在90分鐘內完成固定數量的成品綠茶製作。按照現場抽籤的順序,選手們身著統一工作服、坐在炒鍋前,現場裁判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始。選手們有條不紊地操作著,把茶葉倒進殺青大鍋裡,用竹把嫻熟地翻炒、抖動,手起手落間,徜徉在熱鍋裡的新鮮茶葉漸漸變幹,賽場內茶香四溢。

裕安區農業農村局產業扶貧辦主任盧興坤是茶葉專業“出身”,擔任此次大賽的裁判長。他告訴記者,綠茶製作一般可分為三道工序,分別是殺青、理條和烘焙。“每道工序其實都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炒制的時間、溫度、手法等因素都會直接影響茶葉最終品質。例如,殺青時溫度高了就會‘焦變’,溫度低了又會‘紅變’;理條則十分考究做型的手法,揉捻過輕或過重,茶葉的型都不會理想;烘焙溫度高了茶葉就會湯黃,低了又會味淡。所以說,手工炒茶不僅是手頭活,也是技術活、腦力活,大賽充分展示了選手精湛的炒制技藝,也展現了他們精工細作的匠人精神。”

據瞭解,此次比賽選手總成績按百分制計算,分現場手工製茶操作過程得分和製成品茶感官評審得分。現場操作主要評價參賽選手賽前準備、設備使用、製茶操作、工藝流程、溫度時間把控、現場清理、器具規範等內容。比賽時間結束後,由賽事工作人員立即對參賽選手所炒制的茶葉進行編號打包,交由專家評委遵照GB/T 23776-2009茶葉感官審評標準,分別從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和水分等方面進行評分。

經過兩個批次激烈緊張的比賽,當天下午5時許,獲獎選手名單出爐。裕安區選手張訓華獲得一等獎,舒城縣選手葉青、金安區選手徐志虎、金寨縣選手黃守紅獲得二等獎,金寨縣選手舒先祥等6人獲得三等獎。據悉,一等獎、二等獎選手可獲人社局授予的“六安市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比賽,製成品達到飲用綠茶標準的參賽選手可獲得“茶葉炒制”專項能力證書。

90後參賽被誤認為報錯信息,手工製茶遇“斷層”

在比賽開始前,記者專門向比賽承辦方瞭解參賽選手的年齡狀況,裕安區就業局培訓中心主任李政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現在會手工製茶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所以這次選手年齡差不多都是四五十歲。隨後他細心梳理了報名信息後肯定地告訴記者,選手平均年齡達到50歲。“最年輕的是來自金安區的邱紅梅和邱桂香姐妹倆,她們是‘90後’,其實當時看到姐妹倆的報名信息,我還以為是年齡填錯了呢,專門核實了一下。”

記者在現場多方瞭解後得知,李政口中所說的“會手工製茶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已是不爭的事實。六安市齊頭山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程守才稱這一現象為面臨“斷層”的危機。據介紹,他的茶廠裡共有20多名製茶工人,年齡均在40歲-50歲左右,“製茶生產一線沒有年輕人,製茶老師傅帶的徒弟也是30歲以上的。”55歲的晁明華是裕安區紅石埂茶廠負責人,她當天代表自己的茶廠來參賽。在與記者交流時,她也提到當前找不到手工製茶技藝傳承人的困境。“我的茶廠製茶工人幾乎都會手工製茶,但他們都上了年紀,所以我也在考慮招些年輕人自己帶著培養,但是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幹,招不到人。”

為何年輕人不願意學習並從事手工製茶,是因為工資收入低嗎?現場一位茶企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個製茶工人一個茶季至少可以收入5000元以上,並且上班管吃喝。據瞭解,目前我市大大小小的茶廠給製茶工人開出的工資為每小時20元左右,高的達到25元以上,也有按日薪200元計算的。按照當前六安市區非全日制小時最低工資16元,其他縣區15元的最低工資標準來說,這並不算低。既然工資不算低,為何年輕人不願意呢?在盧興坤看來,年輕人不願做主要原因在於手工製茶的勞動強度大。“說白了,這就是一個辛苦活,而且也只有產茶季才能掙到這筆工錢。”

3萬噸茶葉僅佔15%,手工製茶為何比例逐漸縮小

茶產業是我市的特色產業,500裡六安茶谷孕育了六安瓜片、霍山黃芽、金寨翠眉、舒城小蘭花、華山銀毫“五朵金花”。據瞭解,目前全市茶園面積已發展到約70萬畝、年產茶葉3萬噸左右。然而,在這3萬噸裡,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成的茶葉僅佔15%左右(約為0.45萬噸),而且這一比例還在逐漸縮小。

手工製茶技藝在我市源遠流長,傳承手工製茶技藝有利於弘揚我市茶文化、促進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不少愛茶人更喜愛傳統手工製成的茶葉,在他們看來,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成的茶葉更好地保留了茶葉原有的風味,品質更佳,口感更加醇厚。既然有助產業發展,又有人喜愛、有市場,為何手工製茶所佔比例會越來越小?

記者瞭解到,其背後除了手工製茶傳承人面臨的“斷層”危機,還有來自市場的因素。“目前市場上手工茶和機制茶,從價格上看,雖然前者高於後者,但是並沒有多大的差距。”晁明華以她的茶廠加工的上等六安瓜片為例,機制茶每斤1800元,手工製成的每斤2200元。

看起來這二者之間有著400元的差價,但是加工成本卻有著本質差別,金寨縣農委高級農藝師黃世啟介紹說,目前手工製茶成本每斤大約需要20元,但機械製茶每斤成本只要5元左右。“而且手工製茶和機械製茶的效率也有著天壤之別,手工製茶一個人一晚上只能制三四斤,機械製茶可以制100多斤。”

盧興坤也認為,近年來人員工資的不斷攀升,再加上機械製茶效率高、加工成本低,這一系列因素疊加起來,成為當前手工製茶逐漸被機械製茶取代的主要原因。“用高成本加工的茶葉賣不上高價錢,自然選擇手工製茶的少了。”

手工製茶可延長增收鏈,傳承之路任重道遠

在比賽現場,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孔慶好說,站在推動我市綠色振興、助力脫貧攻堅和農民增收的角度,傳承傳統手工製茶技藝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茶農一家一戶不可能都購置製茶機器,學習了手工製茶技藝,可以自己製茶,增收的鏈條就延長了。”

“我們今後將多組織一些類似的競賽,通過比賽促進技藝交流切磋,更好地推動傳統手工製茶技藝的傳承發展。”孔慶好表示,由於手工製茶是一個專項能力,而且茶企均不是員工制,人社部門無法組織大規模的培訓,目前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師帶徒”或者通過代際傳承來延續這項技藝。

據瞭解,為了促進手工製茶技藝的傳承,金寨、裕安等縣區已開始實施“師帶徒”項目。黃世啟告訴記者,該縣實施“師帶徒”已有三年時間,通過挑選手工製茶技藝精的“老師傅”,每人配套項目資金3萬元,並提供相關設備,讓他們每人帶20名左右的徒弟,手把手傳授手工製茶技藝。三年來,已經在全縣培養了上千名手工製茶能手。“今年我們金寨縣來參賽的10名選手都是通過‘師帶徒’培育的。”

當天的參賽選手之一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的周秀菊,就是通過“師帶徒”掌握手工製茶技藝實現就業脫貧的典型。她告訴記者,在師傅王增寬的悉心幫助下,很快掌握了六安瓜片製作要領,被介紹到當地的茶廠上班,去年她在茶季從事製茶獲得收入7000元。

記者瞭解到,目前我市一些茶企內部也在積極開展“師帶徒”,有的茶企還在嘗試代際傳承。55歲的晁明華幾年前把在醫院上了四五年班的女兒顧修莉叫回來傳承自己的技藝。作為茶農的女兒,顧修莉並沒有排斥,她說,從小就被父輩們的製茶手藝和濃郁的茶香薰陶,回到家中她在母親的教導下,便開始學習掌握手工製茶。同時,思路開闊的她這幾年裡還多次到浙江、福建等地學習,已取得了茶葉審評資格,為自家的茶葉走精品路線打下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