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母親】阿姨就是我敬愛的媽媽

阿姨,對很多人來說只是一個極其普通的稱呼,可對39歲的劉美燕而言,家中66歲的阿姨多了一層含義,“阿姨就是我敬愛的媽媽。”劉美燕說。

【寫給母親】阿姨就是我敬愛的媽媽

▲劉美燕和阿姨(右)親密合照。

劉美燕自小跟著姑姑在威海老家生活,爸爸因工作一個人生活在濰坊。1992年,她來到濰坊後,看到爸爸工作忙,日常起居沒人料理,家裡經常是一團糟。

1996年,正讀高二的她下了晚自習發現,家裡多了一位年輕漂亮的女人。爸爸半開玩笑地問她以後要如何稱呼,她不好意思地低著頭喊了句“阿姨”就跑上樓了。爸爸有點不太滿意,可阿姨說:“隨孩子吧,不要強迫她。”從此以後,家裡直接變了模樣,裡裡外外乾乾淨淨。

2002年,劉美燕準備去德國留學,弟弟打算去日本,可家裡經濟條件無法供兩個孩子同時出國。這時阿姨出面做了弟弟的工作,讓他暫緩出國,先把機會給姐姐。“真的特別感激她,沒有她的支持可能我無法順利留德。”劉美燕說。

劉美燕走的那天,爸爸出差不在家,阿姨和弟弟一起送她到機場。登機的一剎那,她在心裡說了句:“媽媽,謝謝您,媽媽,再見。”

阿姨在劉美燕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平淡的日子因為阿姨的出現增色不少,也讓隻身在異國的她少了許多擔憂。

爸爸年事漸高,劉美燕非常擔心他的身體,可因為有阿姨在,她又覺得自己沒什麼可擔心的。2017年春節,三年間臥床不起的爸爸在阿姨的照料下能下地走路了,卻不小心摔了一跤導致重回原點。

劉美燕接到阿姨哭著打來的電話後瞬間淚崩,並說要回國。阿姨卻說:“燕子,你爸已經80歲了,想回到以前是完全不可能了,但你放心,我會盡一切努力照顧好他,你就不要飛來飛去了。”

劉美燕說,阿姨在家與醫院之間來回穿梭了6年,這本是自己應該做的事,阿姨全替她做了,使她能夠在德國站穩腳跟,“她替我做了太多太多,即便我來伺候父親,還真不一定能做得比阿姨細緻、體貼。”

“她心裡裝著我們全家。”劉美燕說,阿姨十分關心她,關心她的孩子Kerry。每年劉美燕都帶著孩子回濰坊看望阿姨,但阿姨從來沒有要求她做什麼,從來沒有給她壓力和負擔。“阿姨是我佩服和敬重的人,以後我也想像她照顧我父親那樣照顧她關心她,她就是我的媽媽。”

【寫給母親】

敬愛的阿姨:

您好,我回德國兩週了,以往想您時,都是電話和微信聯繫,母親節到了,容我修書一封,表達女兒對您的敬意和思念。

阿姨,我離家這些年,多虧有您的陪伴和照顧,爸爸的日子才過得舒適、不孤單,也是因為有您才讓家變得更加溫暖。這些年您一個人忙裡忙外照顧爸爸,很是辛苦,謝謝您。這次回國看您精神疲倦,許是太過勞累,您要多注意休息。這些年您忙著照顧爸爸,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生活,爸爸走了,您也可以卸下重擔享受一下屬於自己的生活。

我回德國後雖依然忙碌,但一切都挺好的,請您不要掛念。只是Kerry整天唸叨著姥姥做的飯好吃,特別是炸醬麵,她想天天吃。阿姨,過段時間您把事情都安排好了,我就接您來德國玩玩,我陪著您到周圍幾個國家逛逛。

對了,Kerry每次回國都會聽到很多人說她長得跟姥姥很像,所以您來了後,我一定多給您祖孫倆拍照片,留作紀念。

阿姨,母親節到了,祝您節日快樂。

致禮

永遠愛您的女兒:燕子

記者 鄧永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