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为善”的秦光荣,何以终至“主动投案”

“与人为善”的秦光荣,何以终至“主动投案”

“与人为善”的秦光荣,何以终至“主动投案”

2014年,64周岁的秦光荣未到退休年龄,便卸任云南省委书记。当时云南官场对这一反常现象议论纷纷,有人猜测他已经“平安着陆”,有人说他将步前任白恩培的后尘被“双规”。现在看来,人们的想象力都还是太过拘谨,谁也没有料到他是以“主动投案”的方式尘埃落定的。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这几年投案自首主动交代问题的官员越来越多。但是主动投案的省部级官员毕竟还是少数,原省委书记投案,秦光荣可能是头一个。财新的消息称,秦光荣的投案另有隐情。其独生子秦岭此前曾任华融投资董事会主席,赖小民案发后,秦岭也被留置调查。按照此说,秦光荣主动投案与其儿子被查有重要关系。王三运此前也曾被法院认定为自首而予以从轻处罚,但投案还不等于自首,只有投案之后如实供述罪行,尤其是交代办案机关不掌握的犯罪事实,才能被认定为自首。这都要看秦光荣的诚意了。

人数越来越多、层级越来越高的官员投案、自首,这确实说明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对腐败分子形成了法网难逃的心理震慑效果。

具体到秦光荣而言,这可能侧面反映出,白恩培等一批官员落马后,中央对云南的深挖彻查一直在深入进行,许多未暴露的线索被组织掌握、许多未暴露的人,开始感到烈焰灼灼。

说起来,秦光荣虽然是湖南人,但可以算是云南官场的旧人。他1999年就已经位列云南省委常委,到今年恰好入滇二十年整。这二十年来,云南官场白云苍狗风云变幻。秦光荣先后眼见着前省长李嘉廷、前省委书记白恩培、前省委副书记仇和、前副省长孔垂柱、沈培平,前昆明市委书记张田欣等人落马。

跟白恩培、仇和这些人相比,秦光荣的存在感一直比较低,有人评价他是“弱势省长”。媒体对他报道比较多的一件事是,在他卸任前不久的一次会议上,他公开称,官员要与人为善,不能因为一点自身利益就举报。并举例说,云南有100封举报信,可能6封是实的。他说这话其实有一个背景,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多年坚持举报白恩培,白恩培的落马与云南一些老干部对他长年举报有重大关系。杨维骏在找秦光荣了解情况时,秦光荣用“不便过问”搪塞回去了。

不难看出,秦光荣对于老干部常年坚持举报问题官员的不满,其实也透露出他混迹官场的处世哲学就是“与人为善”,说白了就是不得罪人,奉行好人主义。能在山头林立的云南官场屹立这么多年,可能正与他这种处事风格有关。2013年身为省委书记的他批评了昆明的城市规划,外界一度很惊讶,称这是秦光荣入滇14年来,首次对昆明提出系统性批评。按说昆明连续四任市委书记落马,积弊非一。秦光荣担任省委书记两年多了,才第一次提出批评,实在也说不上是及时。外界的这种反映,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既然“与人为善”,就难免与一些人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说被断崖式降级四年后,再次被查的原云南省委秘书长曹建方就是一个。我们可以注意几个时间节点:曹建方此前是云南财政厅厅长,而秦光荣当副省长时就分管财政厅。2008年曹建方晋升为副省长时,秦光荣当时正是云南省长。2011年秦光荣担任省委书记,同一年曹建方进入常委班子,成为省委秘书长。时至今日,仍能搜到许多两人一同出席活动的报道。2014年底,秦光荣离开云南到全国人大就职。第二年,曹建方就被断崖式降职为云南省农垦总局规划统计处原副调研员。到了今年,相隔半年,两人一个重新被查,一个主动投案。而曹建方身后,则牵扯着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腐败窝案。

此外,已落马的原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局长余云东,此前曾任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并在秦光荣当省长期间,谋到了烟草局长的肥缺。副省长沈培平,也在秦光荣主政期间得到了关键提拔。对他们的腐败行为,秦光荣作为主要领导至少也有失察之嫌。

秦光荣在云南担任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多年,但看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政绩。尤其在他担任省长、省委书记后,云南正值关键时刻,面临复杂情况。他说了一些漂亮话,但却没看到什么大刀阔斧的改革动作,实际上耽误了云南的发展。就任省委书记后,他一方面表示要扭转白恩培时期强拆强征的做法,但到了具体的事件中,他仍在纵容这些做法继续。这些都让他看上去很像个善于周旋官场的“两面人”。

同样是偏居西南,人们往往愿意拿云南和贵州相比。这几年来,贵州在转型升级上做了很多探索,大数据产业的异军突起甚至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相比之下,云南最有特色的旅游业,反而屡有负面新闻传出。两任省委书记、多名省部级干部落马,这样的政治生态之下,云南在某些方面陷入发展困境也就不难理解了。

秦光荣主动投案,最重要的是他会交代多少办案机关尚不掌握的线索,而这些线索很可能会成为下一步云南反腐的目标。云南主政者的任务很重,要一面抓政治,一面谋发展。时势虽艰,正可有为!

“与人为善”的秦光荣,何以终至“主动投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