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湖北省地级市,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

襄阳,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襄阳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襄阳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全市辖3个区、3个县级市、3个县,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6.9万人。

襄阳位于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襄阳市的发展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从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景点有:古隆中、襄阳城、唐城、中国汉城、米公祠、鹿门寺、保康尧治河乡村旅游区、保康县五道峡自然风景区、九路寨、南河风景名胜区、薤山国家森林公园、水镜庄、春秋寨等。

2018年,襄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7.8%。

2018年12月21日,襄阳被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列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截至2018年底,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66.9万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8%。人口出生率为9.95‰;死亡率为1.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53‰。[14]

襄阳,湖北省地级市,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

襄阳(2)

襄阳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有40个少数民族成分,分别是回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羌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仡佬族、锡伯族、拉祜族、景颇族、克尔克孜族、达翰尔族、仫佬族、撒拉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罗斯族、京族、独龙族、门巴族。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4.8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218.2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676.8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为9.6:51.5:38.9。

201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3.2%,衣着上涨2.9%,居住上涨4.0%,交通和通信上涨4.1%,教育文化用品和娱乐上涨1.8%,医疗保健上涨1.0%,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6%。[14]

第一产业

2018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830.1千公顷,与上年持平;全年粮食产量481.7万吨,下降3.7%;棉花产量1.0万吨,下降13.1%;油料产量31.3万吨,增长1.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79.9万吨,增长3.5%;茶叶产量0.9万吨,增长5.2%;水果产量98.3万吨,增长6.6%。

2018年全市生猪出栏567.6万头,下降2.1%;羊出栏128.1万只,增长1.6%;牛出栏32.7万头,增长0.6%;家禽出笼6408.4万只,增长5.0%;水产品产量19.2万吨,增长0.9%。[14]

第二产业

2018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991.5亿元,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7.8%;重工业增加值增长8.4%。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白酒产量2.9万千升,下降17.1%;纱产量71.1万吨,增长12.1%;布产量19.7亿米,下降10.5%;服装产量14272.4万件,增长13.7%;化肥产量11.3万吨,下降57.0%;水泥产量997.7万吨,下降8.5%;汽车产量39.2万辆(含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在襄阳生产车辆产量),增长22.1%;钢材产量152.8万吨,增长104.0%。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55.9亿千瓦时,增长9.3%,其中,工业用电量95.1亿千瓦时,增长6.9%。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97.7亿元,增长9.1%。实现利税419.4亿元,增长17.8%,其中利润总额280.4亿元,增长13.8%。

2018年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985.0亿元,增长11.1%。[14]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全市在建施工项目增长21.8%,其中,新开工项目增长9.8%。

2018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增长64.4%;第二产业增长17.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3%;第三产业增长3.3%。

2018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5%。房屋施工面积2401万平方米,下降2.7%,商品房销售面积695万平方米,增长5.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33.1万平方米,增长9.5%。

国内贸易

201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9.0亿元,增长11.9%。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419.3亿元,增长11.9%;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239.7亿元,增长12.1%。

对外经济

201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8.5亿美元,增长27.2%。其中,出口24.1亿美元,增长26.7%;进口4.4亿美元,增长30.1%。全市新批外资企业21家,增长23.5%;实际外商直接投资8.8亿美元,可比增长16.5%。

邮电和旅游业

2018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7.7亿元,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505.3万户,固定电话用户42.9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28.5万户。

2018年全年旅游总人数5500万人次,增长21.0%。其中,入境旅游人数5.5万人次,增长1.5%;国内旅游人数5494.5万人次,增长21.0%。旅游总收入415亿元,增长21.9%,其中,入境旅游收入3251.2万美元,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412.9亿元,增长22.0%。

财政、金融与保险

2018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474.3亿元,可比增长8.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5.5亿元,可比增长8.0%。其中,税收收入205.5亿元,可比增长8.4%,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5%。

2018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516.0亿元,比年初增加167.9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225.3亿元,比年初增加194.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334.4亿元,比年初增加218.1亿元;住户贷款余额677.1亿元,比年初增加95.7亿元。

2018年全市保费收入118.2亿元,其中产险29.7亿元,增长11.8%,寿险88.5亿元,增长15.5%;全市各类风险提供赔款与给付累计33.9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15.7亿元,增长13.3%,人身险给付18.2亿元,增长18.1%。

襄阳自古即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襄阳西接川陕,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中原,是鄂、豫、渝、陕、四省市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

201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215.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到28788.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0公里。全市公路货物周转量618.8亿吨公里,增长7.8%;公路旅客周转量51.4亿人公里,下降4.4%。

2018年襄阳机场航线现已通达25座城市26个航点,全年保障运输航班14957架次,增长21.9%;完成旅客吞吐量140.6万人次,增长36.9%;完成货邮吞吐量2632.2吨,下降9.7%。[14]

水运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穿境而过。汉江襄阳码头历史悠久,早在东周春秋时期就开始营运。西汉时期,襄阳码头已成为汉水中游的重要港口。汉江中下游的航运除已建成的崔家营、王甫洲枢纽,已开工的兴隆枢纽外,汉江下游千吨级航道整治工程也已开工,新集、碾盘山等枢纽正加紧进行前期工作。

襄阳港是中国第二十大内河港口,国家“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主要中转港口,是汉江流域港口服务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襄阳港将形成以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商品汽车运输为主,兼顾旅游客运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襄阳港划分为2个港区,其中汉江干流港区1个(陈埠港区),支流港区1个(唐白河港区)。

航空

襄阳刘集机场位于襄阳市东北角,距市中心18千米,机场于1989年12月14日正式通航,成为中国第一家由地方集资新建的民用机场。机场开通有到北京(南苑)、北京(首都)、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广州、深圳、武汉、天津、海口、重庆、西安、杭州、成都、温州、厦门等航线,此外通过经停武汉天河机场,可一票中转全国多数机场。除了刘集机场外,襄阳的老河口市也有老河口机场,老河口机场位于老河口市城区东郊,是全国五大军用机场之一。

铁路

襄阳,湖北省地级市,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

襄阳火车站

车站有开往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武汉、南京、郑州、广州、西安、福州、太原、洛阳、哈尔滨,无锡,南通,海口等全国各大中城市。2009年10月1日,襄阳与武汉之间开通了高速动车组。武汉至襄阳城际铁路已纳入规划。

2012年7月1日,襄阳火车东站建成投入使用,负责分担原襄阳站汉丹线,襄渝线的东西方向客流和新增动车的停靠,也是沪蓉铁路线上重要的一个站点。

市区火车站襄阳站(一等站)、襄阳东站(二等站)、襄阳北站(特等编组站)、襄阳南站(四等站)、襄阳东津站(特等站)

公路

市境内高速公路长27千米。襄十高速公路:襄(阳)至十(堰)高速公路及连接线襄阳段98.53千米;襄荆高速公路:襄(阳)至荆(州)高速公路襄阳段57.15千米;孝襄高速公路:孝(感)至襄(阳)高速公路襄阳段91.09千米;阳魏高速公路:襄(阳)至南(阳)高速公路襄阳段22.81千米;麻竹高速襄阳段(在建)。

襄阳内中外环线正在修建中,成为湖北除省会武汉外第一个修内中外环线的地级市,届时襄阳将实现各区县互通高速公路。

襄阳,湖北省地级市,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

高速公路网

2012年12月26日,襄阳绕城高速正式开工建设(东段于2017年1月25日正式通车),同时316、207国道襄阳城区段改建工程,是襄阳市“十二五”交通重点工程。316国道襄阳城区段起于双沟镇,自东向西经伙牌、龙王镇,止于老河口仙人渡镇,全长62.9千米,概算总投资14.6亿元;207国道襄阳城区北段改建工程,起于襄州区黄集镇鄂豫交界处,自北向南经过伙牌、团山镇,止于邓城大道,全长35.6千米,概算总投资6.3亿元。

市区客运汽车站襄阳汽车客运中心站、襄城汽车客运站、襄阳长途汽车客运站、襄阳高速公路汽车客运站、襄阳汽车客运东站(襄阳市襄州汽车客运中心站)、襄阳汽车客运南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