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暴击的循环,崩溃一下真不代表你完了

生活就是暴击的循环,崩溃一下真不代表你完了

01

上周朋友派他公司的一个女员工千里迢迢跑来给我送了一堆零食,这令我十分诧异。

果然,这姑娘送完后没走,直接一屁股瘫在我家沙发上,还主动问我要茶喝,见我行动有些迟缓,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轨姐,我想辞职,老板让我来跟你谈谈心。”

What?你员工要辞职派给我做心理建设?所以你这是打算用一箱小零食强暴了我是嘛?

姑娘瞟了我一眼,说,轨姐,你别怕,我不会难为你,我也是从我老板朋友圈关注到你的,算是你的铁粉儿,很多年的那种,这次来就是想跟你聊聊天儿,仅限于聊聊天,见见您本人。我回去该辞辞,您别有压力。

我点点头,把茶泡上,说:“没事儿,姑娘你说吧,想说啥就说啥,我八成也帮不上你什么忙,顶多就是听听故事。”

“轨姐,前几天杭州小伙子当街摔手机大哭崩溃掉的视频你有看到了吧?”

我点头。

“其实我挺羡慕他的,我在王总(我朋友)公司里是老员工了,连公司的人事大姐都是我招来的呐,可见我有多资深了吧。其实钱也不少挣,骂也不少挨,但不管多委屈多难受,都从来没有一次当街当众就大哭大叫出来的,都是怕别人看笑话,一路忍着难受,憋到家再哭。那小伙子的视频,都给我看哭了,我太懂那感受了……我在这公司,每一年我都写一次辞职申请,但版本都更新到6.0了都因为太怂没交过一次……”

“那你这次是打算终结6.0版本了?”我插了一嘴。

她咬着嘴唇:“本来我觉得自己一路崩溃一路修复日子也能过到老,但最近我一个同学,就是跟我关系特好的同学,她突然跑到丽江去开客栈去了,每天朋友圈里就是晒晒湖,晒晒客栈里来来往往的客人和满满当当的花,人家吃着老本,整天混吃等死过得比我强多了,老板说您在大理这边生活了很多年了,跟丽江那姐妹的日子也差不多,特意让过来了解了解情况再决定。我知道他想挽留我,所以不惜豁出去您这样的朋友,不过您也别有压力……”

姑娘再一次善解人意地要我别有压力,我还是非常直接打断了她:“姑娘,你有老本儿嘛?”

“什么”,她一时没反映过来,过了一会儿,脸一黑,摇了摇头。

后来姑娘回去后辞没辞我不知道,就是觉得这件事让我还是蛮感慨的。

倒不是想要劝谁向上,劝谁务实。

如果有条件,其实做个混吃等死的废物也挺好的,只是人家有混吃等死的老本,你有什么呢?

你有房贷,有房租,有老人要养,有孩子要奶。

混吃等死?你能混谁的吃?又能等谁的死?

02


报社一个朋友,因为受不了报社没白没黑的工作压力,辞职后考了个闲职铁饭碗,真个儿就一下掉进了福窝里,每天上班时间多数时候屁事儿没有,就跟一帮未老先衰的小青年大姑娘花式品鉴各种茶叶。

以前她在报社工作的时候,都是我主动发过去消息,半个月之后她一下幡然醒悟,一副痛心疾首地样子跟我这儿忙不停地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姐妹,你看我这忙的,以为早回复你了,原来是用意念回复的啊。

捧到铁饭碗以后呢?

呵,每天晚上临睡前,她都要打个视频电话过来要唠嗑,我这写稿子写到脱层皮都忙不赢的人,怎么可能有这功夫天天跟人玩激情视聊?

不聊。

聊不起。

但不聊却不行,她实在是太有毅力了,不接还打,不接还打,直到你接起来,不管你正在干嘛,劈头盖脸就跟你唠单位里那帮神混。

我果断对她设置了消息免打扰。

结果她倒好,为了能够@所有人以便准确召唤到陪聊值班员,特意把我们几个关系不错的老相识拉了个群,一开始有面子薄的会在里边附和几句,时间久了,这个群里你往上回拉上百八十页,都不见有什么互动痕迹,每天就是她一个人的头像,忽而叩问灵魂,忽而人间不值得,就跟个女神经病似的。

即便我这样觉得,我也不敢告诉她“你跟个女神经病似的”。

因为,她一定会顺势抓住我在线的证据,用生命拉着我陪她完成一场有关“她是不是女神经病”的激烈辩论。

大概3个月之后吧,我夜里睡不着一时兴起想翻翻她的近况。

结果,她不在了……不是,我是说,群主退群了。

这寂寞如雪的人生啊。

好奇心驱使我怀着不要命也要搞搞清楚状况的决心,主动敲开了她的对话框。

“没事儿吧?”我于深夜1点多小心翼翼地问。

“能有啥事儿,回报社死皮赖脸接着干去了。”她于次日下午5点多云淡风轻地回。

她说,混日子没她想得那么舒坦,混着混着就混不下去,甚至还会羡慕那些还能嗷嗷崩溃一下子的加班狗。

《欢喜》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条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不是顺风。


我倒是觉得,那些混吃等死的人之所以混着混着就混不下去,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一个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着急忙慌地去学别人岁月静好的人,多数都在一段时间后恼火地发现,哪种日子都死没劲。

03


自从我定居大理后,好多朋友都尝试问过我大理的生活怎么样。

其实我知道他们真正想问的是什么。

他们想知道,如果扔掉朝九晚五的稳定,如果扔掉间歇性崩溃的压力,他们能来大理一样过得好吗?

很多人都想过让自己提前退休,所以拼命地留意另一个城市的风景,希望能从别人的日子里找到自己对标的生活,然后也快马加鞭地赶过来过一过这舒坦日子。

但我很明确地告诉你,没有一个城市,有你想要的一切。

我在大理定居后,采访了很多很多人,他们中只有很少很少的一小部分人,最终能够长期定居在大理,正常地作息,正常地工作,得到自己想要的,并且每天可以对着洱海日出保持欣喜与心安。

因为,有很多很多人,他们来到大理最终的归宿,是离开。

他们会怨某个城市给了他假象,走了以后还会说,嗨,大理这个城市,也就那样吧,不适合生活。

其实,真相是,大部分心怀热情跑到大理的人,待了一段时间又走了,不过是因为什么都没干混了一段时间,心里慌了。

因为,无论你选择重新开始一种怎样的人生,都意味着推倒重建,而不是白捡现成的完美匹配。

但很多人不愿意去接受这一点,所以,在忙忙叨叨时抗拒崩溃,在混吃等死时诋毁生活。

04


蔡康永曾在一期《奇葩说》中说:

生活就是暴击的循环。

你可能已经做过很多次努力,后来逢人就说,去特么的房子,去特么的车子,去特么的爱情和理想。

也有可能在舍家撇业去尝试了另外一种人生后,却隐隐羡慕以前的生活。

不是你偏激,不是你犯贱,不是你活该这辈子就要过着一种行尸走肉、欲求不得的丧逼生活。

真的,全不是。

而是,我们的生活,就像蔡康永老师说的那样,就是不停地在给我暴击,不停地让我们品尝“也就那么回事”的失落。

没有人能逃离暴击。

人这一生,注定都是自己开荒,自己认栽,自己重建,自己去确定意义。

当你感觉自己即将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的时候,尤其需要知道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