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生日的徐峥:要学会在职场做个“技术派”

你好,我是那个试图让你少走弯路的五脚兽。18日是山争哥哥的生日,作者对他的表演还是挺喜欢的,给我带来了很多欢乐,相信你也是。从《春光灿烂猪八戒》、《李卫当官》等电视剧,到后来的《疯狂的石头》、《人在囧途》、《夜店》、《无人区》、《心花路放》、《泰囧》、《港囧》这一串耳熟能详的作品,很多人认为他有表演天分,但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技术派,今天我们就聊聊职场发展路径问题。

01徐峥说的“表演就是一门技术”时,在说什么

徐峥在节目《演员的诞生》里在看完任素汐的表演后,非常认同她的演技,并把他那一票投给了任素汐。


过生日的徐峥:要学会在职场做个“技术派”



他认为表演就是一门技术,应该作为演员的最高标准。而吴秀波却不同意,认为表演是一种体验,要进入角色的情绪当中。


过生日的徐峥:要学会在职场做个“技术派”



这其实需要的更多是天赋。

这里边并没有说,谁的方法更好,我想他们俩也都知道这两种方法最后都是水乳交融的。这都需要我们理解,到底什么是技术派?

在表演里,技术派是将角色的要表达的内容、情绪通过演员的翻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出来。与之相对应的,体验派是指,演员就是角色,角色就是演员自己,这需要的是演员的天赋本身。

其实后一种更需要一名演员的灵性,天生如此。典型的,就是喜剧真大师、真天才周星驰,他的表演一切都那么自然,有人评论:星爷和徐峥、黄渤的区别是,后者有想法、有技术、但没有感情,所以他们永远拍不出喜剧这壳包裹着的悲剧。

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这是要天赋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

刚开始,只能以技术派切入,不断地训练自己的表演技术,最后形成一种感觉、成为大脑中的一种情绪模块,这种情绪模块慢慢地会让你达到自如切换,以至于形成一种类似那些有天赋的人同样的特质。

徐峥现在的表演,就让我有这种感觉。

作为职场人来讲,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岗位都有天才式的人物,他们不用太努力,通常就可以把事情得做很好,我举几个例子——

马云的天赋,是他开悟的能力比一般人更强,影响人的能力更是天赋异禀。他很早就在看哲学的东西,研究阴阳太极,这些东西能帮他想通很多做企业中的困惑,更早的获得智慧。与之对比的是,同样做电商的刘强东,走了另外一条路,技术派路线,自营、自建物流,然后才做了开放平台。

史玉柱很早就讲,做营销不要看书,也不要请咨询公司,自己研究,自己写广告语,自己写文案……事后证明他的营销策略,广告投放方法,渠道的铺设的套路做得都挺到位的,他没有去学习书上的东西,因为他自己有营销的天赋,他自己的方法就是对路的,懂得因地制宜进行招式的变化。

……

他们是先得道,后在做中改进术,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但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更鼓励更多人从技术派开始。

02绝大多数职场人都应该学会做个技术派

我上文提到了,老实讲,技术派一定程度上很难超越很有天赋的人。

演员张译,也是我挺喜欢的一个演员,就是那个在《士兵突击》里饰演许三多班长的那位,他表达过一个观点——

因为自我感觉不是那种生来就感受力和爆发力特别强的人,就通过后天的各种学习“曲线救国”。我们在从事自己的行业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关键的时候你打败不了一个有天分的人。但是没关系,他也许只是一个点比你高,你可以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彻底打败他。

后来,他说自己既是个技术派,也是个体验派。其实是指从表演这个角度,他有时能开始学会自如切换了,有些角色是自己情感很容易进去的,自然可以用体验派的方式,有些角色却很难,那就用技术派的方式。

到现在为止,很多人也不会觉得徐峥从表演的角度超越了周星驰,但从实际商业成就的角度,港囧的票房可是相当牛逼的。

在职场上混,也是一样,无论是你做哪个工作,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你正在做的,并不是你最擅长的,这里边真的有天才。


过生日的徐峥:要学会在职场做个“技术派”



我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天赋,但是是否能被自己或贵人挖掘出来,这就不好说了。

很可能你手上正在做的工作,就不是你喜欢、擅长的,你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份活儿,而不是工作、事业。

这时候,你有两种选择:一是不好好干好手中的活,不断地寻找自己适合自己的工作;二是将手里的工作做到炉火纯青,然后等待合适的机会。

我一般地推崇后一种,其实很难讲,你现在认为的手里自己认为不适合的工作,就不是你擅长的,或有天赋的。

做好手中的工作,就是在不断地证明自己是不是在那方面有天赋,有可能你开始真的不擅长,但同样需要你去做个技术派,慢慢地成为一个专家,为什么?

我们的职场生涯其实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在35岁之前的奋斗期,从毕业到10来年的奋斗期内,如果你在某一个方面不是绝对的精通,未来一事无成,是大概率的。

这时候,你有可能做过几次变换,但最后一次的方向调整,不管你是否喜欢、擅长,你都应该踏实地做到该领域的专家,你才有可能足够的资本、资源平衡好生活、工作中的很多事情,当我们为生活所迫时,就更不要谈什么天赋了。

而后再谈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工作,以及,如果不是,那自己喜欢与擅长什么,以及如何改变。

03高手最后都是体验派与技术派的合体

徐峥的表演现在就是这样的高手。

你认为他真的不知道体验派演员,有天赋的演员更能发展得更好吗?


过生日的徐峥:要学会在职场做个“技术派”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天资,所以就演员这个行业,他鼓励以演技作为最高的标准。这是对很多不知名、但有演技的演员的基本尊重。

可能他们未必能成为大咖,但可以在这个行业也可以活得不错,这个行业才能继续蒸蒸日上。

他在节目中说:好演员的春天快要来了。

他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多年的的舞台剧经验,练就了扎实的演员基本功,经过后来的更多影视作品的锤炼,他已经是一位将技术融进自己的情绪模块,可以随意调用的水平了,这就是另一种境界,训练出来的直觉。

这种直觉也许不能完全和有天赋、又勤奋的人匹敌,但足以碾压很多自恃有天赋,却不知珍惜的人。

这是他所推崇的,绝大多数普通人也能成功的路径。

在职场上,也是如此,真正的高手,最后都会是体验派与技术派的合体。

我有一个前同事,他是做大客户销售的,就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派,他可以将销售流程的每一步,所需要的技术都练习得炉火纯青,然后经过大量的实战训练,现在可以非常自如地应对很多的变化。他不是天才,但可以很自如地调动自己的技术模块,因为这一切已经是他大脑中的情绪模块了,也就是一种直觉。

现在做得风生水起,客户资源非常丰富,也升职加薪了,做到了总监的位置,也是一位真正的高手。

我问过他,你喜欢干销售吗?

“起初不喜欢,很累,只是为了钱,但后来是真正的热爱,销售工作可能是最能锻炼人的工作,我在职业生涯最成功的就是当初选择了做销售这个方向。”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很多普通人的职业成功的路径之一,我们有时候未必都能掌控好自己的职场、生活,但是我们还是得在信息不全的时候就做出决策。

这个决策,很可能影响我们的一生,你可以有几次调整的机会,但

一旦选择了,就努力先做到高手级别吧。这样的你,也一定可以成功。

我仍然是那个试图让你少走弯路的五脚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