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張建紅,鐵角城的張建紅

在華池縣城去鐵角城村的車上,張建紅接了一個電話,她用地道的慶陽話對電話另一頭說:“藥不要亂吃,等我到了看完說明書再說。”

打電話的是村裡一位不識字的婦女,去醫院看完病拿了藥,到家後忘了用法和劑量,就給她打電話求助。

“他們現在有任何吃不準的事情都會問我。”張建紅對記者說。

鐵角城村位於華池縣與陝西定邊縣的交界處,距離華池縣城90公里,下轄5個村,共有202戶67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72戶290人,且都是最難啃的深度貧苦戶。

張建紅現任鐵角城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她本是甘肅省體育局田徑曲棍球管理中心的人事科長。2018年6月,單位選派的一名扶貧幹部因為不合格被組織部門退回後,面對無人可派的尷尬局面,作為人事科長的她硬著頭皮自己去了。

“當時,內心一百個不願意,我本人沒有一點在農村生活和工作的經驗,我的女兒馬上就要高考,需要照顧。女兒對我的這個決定充滿了憤怒,我的老公也在質問我——‘難道你們單位真的就沒有人了嗎’”,張建紅就這樣不情不願地走上了自己的扶貧崗位。

她花了10個小時從蘭州趕到華池,天色已晚,只好在縣城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又用2個小時,才從華池趕到了到鐵角城。

“越走我心越涼”,張建紅回憶道,“從村民手中接過一個煮土豆後,我的內心交織著溫暖和不安。”

張建紅要接手的工作額外艱難,村支書在她上崗前不久剛剛辭職,文書也是新近走馬上任,村主任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村民收入基本依靠打工和地裡的收成,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是個典型的深度貧困村。

我是张建红,铁角城的张建红

張建紅帶領記者參觀她的臨時住所。

我是张建红,铁角城的张建红

張建紅桌上的心理學書籍。

工作千頭萬緒,張建紅卻找不到要領。

第一次開黨員會,通知下午2點開會,4點過了,一大半人還沒有到。

很快,同來的一位女幹部就因為無法適應而申請調回了。

和這些貧困的村民聊天后她能感受到,這裡的人們勤勞、真誠,渴望過上富足的日子,但是苦於缺乏引導和幫助而找不到方向。

或許是被這裡的貧窮和落後震驚,或許是被這裡人們的勤勞和善良打動,雖然對於如何脫貧致富,張建紅和村民一樣迷茫,但是,她最終決定留下來,和村民一起尋找脫貧致富的路子。

張建紅明白,要想村民們跟著她幹,就必須取得他們的信任。於是,她拒絕了鄉鎮府為她提供的相對舒適的宿舍,選擇住在村上一間簡易的民房內。她認為這樣有助於更好地瞭解村民的想法,並迅速摸清村裡的家底。

擁有碩士學位和多年教學經驗、作為國家認證心理師諮詢師的張建紅,決定先從孩子身上找到突破口。

這裡有很多留守兒童,張建紅主動找他們聊天,幫助他們排遣內心的孤獨,疏解那些積累已久的不良情緒。同時,每天檢查他們的個人衛生,用自己隨身攜帶的指甲刀給孩子們剪指甲。

我是张建红,铁角城的张建红

鐵角城小學的孩子們見到張老師很開心。

她還和縣鄉兩級的其他駐村幹部一起,給孩子們開起了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課、音樂課、體育課,為孩子們爭取到了大量的體育器材。很快,這個只有兩名教師、多年來甚至從未舉行過升旗儀式的小學,一下子變得生機勃勃。

“我深信,體育和音樂能在孩子們的心裡種下希望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發芽、成長。”張建紅說。

聽到孩子們回家都說起張老師如何如何好,村民一個個喜上眉梢,和張建紅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許多。

張建紅還和村裡的老年人拉家常,80歲的老黨員徐蘭生(音)告訴記者,“張老師人非常好,經常來家裡和我拉家常,關心我的生活。”為了能更好地和村民交流,張建紅在不足一年的時間裡,學會了說慶陽話,就像徐蘭生說的那樣,“她和我能拉到一起”。

我是张建红,铁角城的张建红

張建紅和80歲的老黨員徐蘭生(音)交談。

為了讓孩子們溫暖過冬,張建紅想法設法聯繫了10噸過冬煤,解決了30套學生的冬季校服、運動暖鞋。

這些努力,終於換來了村民的信任。他們相信,這位城裡來的女幹部,並不是到鐵角城村來走過場的。

經過幾個月的實地生活,張建紅開始實施她的構想,第一步就是硬化村裡的路面,整治道路環境,並每天安排人打掃。

她在自己的同學群裡發起眾籌,在村裡道路兩旁栽起了雲杉、國槐、丁香、牡丹、芍藥等景觀植物。

之前人們將生活汙水都隨手潑在街上,不衛生不說,冬天還會結成冰,給老人小孩帶來潛在的危險,在張建紅的勸導下,再也沒有人往街上潑髒水了。

我是张建红,铁角城的张建红

孩子們放學後,走在乾淨的鐵角城村街道上。

“鐵角城村是千年川陝鹽道的必經之地,也是紅軍由甘入陝的歇腳點,我想將它打造稱一個集探尋歷史、懷念革命為一身的旅遊小鎮。”張建紅說,目前第一批客棧已經開始對外營業。

“客棧建起來,婦女們有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就會留在家裡,陪著孩子成長。我知道,童年缺乏母親的陪伴,對孩子的心靈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張建紅說,“擁有一個內心健康的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比什麼都重要。”

這裡的人們愛喝黃酒,很多人都有家傳的釀酒的技術,他們釀出的黃酒甘甜可口,風味獨特。於是張建紅就動員大家將這手藝利用起來,釀酒不要只是為了自己喝,還要用它變現。

我是张建红,铁角城的张建红

村民章賢仁的黃酒酒窖。

好幾家人響應了她的提議,今年50歲的章賢仁告訴記者,他釀的黃酒,最遠賣到了新疆,去年一年他僅黃酒一項就收入了七八萬元,加上地裡的收成和打零工的收入,全年進賬12萬左右。“要不是張老師動員,我真的沒有勇氣去釀那麼多酒,我擔心沒人要,賣不出去。”他告訴記者。

她還在村裡開起了愛心小超市,出售這裡優質的高寒小雜糧,村民們手工製造的鞋墊、草帽等各種特色物品,“來這裡的人,總會買一點東西帶走,這些是集體的收入。”張建紅說。

目前,張建紅正在華池縣政府的協助下,幫助村民搭建電商平臺,希望將這裡的土特產賣到更遠的地方。

同時,張建紅還組織“家長課堂”、“婦女課堂”、“老人課堂”,幫助這些識字不多的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講中國傳統文化裡尊老愛幼的習俗。

“這裡的人以前農閒時節愛喝酒、愛賭博,我發現了就批評教育他們。現在他們打牌的時候,最多贏一罐飲料,也很少有人在農閒時喝大酒,”張建紅說,“要想幫助他們徹底擺脫貧困,必須要先幫他們樹立一個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態”。

張建紅帶著記者在村頭轉悠時,正值孩子們下午放學,很多孩子都跑過來主動向她問好。11歲的潘偉,正帶著自己上幼兒園的弟弟潘浩一起回家。他對記者說:“張老師對我很好,經常幫我剪指甲,不忙的時候就來學校裡,找我們每一個人說話,她告訴了我很多關於外面世界的信息,我想盡快長大,去外面看看張老師描述的世界。”

我是张建红,铁角城的张建红

潘偉和弟弟以及姥姥在一起。

當記者問潘偉,如果張老師有一天離開了鐵角城,他會怎麼辦時,他低下頭想了很久後說:“我會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